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

作品数:12 被引量:158H指数:5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铜仁学院教育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儿童
  • 2篇心理
  • 2篇年轻人
  • 2篇中学生
  • 2篇教育
  • 2篇教学
  • 1篇大学生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观
  • 1篇道德观念
  • 1篇道德行为
  • 1篇德行
  • 1篇动体
  • 1篇心理辅导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心理疗法
  • 1篇心理咨询
  • 1篇学前儿童
  • 1篇学生网络

机构

  • 12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铜仁学院

作者

  • 7篇王玲凤
  • 5篇陈汉英
  • 2篇徐冬英
  • 1篇傅根跃
  • 1篇田秀菊
  • 1篇刘玉康
  • 1篇李真

传媒

  • 3篇中国校医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苗族与汉族儿童攻击性行为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苗族与汉族儿童攻击性行为,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517名10~13岁苗、汉族儿童,进行攻击性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苗族儿童在嫉妒性攻击行为上存在性别差异,苗族儿童攻击性行为类型总体、报复性攻击行为、敌意性攻击行为显著高于汉族儿童;苗族儿童攻击性行为手段总体、言语攻击水平显著高于汉族儿童。结论苗族儿童某些攻击性行为类型和手段高于汉族儿童,应重视苗族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陈汉英刘玉康
关键词:儿童行为暴力
基于网络的内观疗法对大学生感戴的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网络内观疗法对大学生感戴的干预效果。方法 40名参加辅导的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大学生实施了10次网络内观干预,对照组不实施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对2组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大学生经过网络内观疗法的干预,感戴状况有明显改变,除对自然的感激维度无变化外,总体状况及剥夺感缺失、对社会的感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学生干预前后感戴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内观疗法对大学生感戴的干预有积极的效果。
田秀菊陈汉英
关键词:年轻人干预性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被引量:63
2010年
采用自编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测查问卷和Maslach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284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测查。结果表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总均分女教师(2.78±0.44)显著大于男教师(2.52±0.62)。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年龄差异显著,30-39岁年龄组职业压力(2.83±0.60)最为严重,29岁或以下年龄组(2.70±0.45)其次,40岁或以上年龄组(2.34±0.39)最小。特殊教育教师在遇到压力和困扰时采用最多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0.79±0.20),其次是转移注意(0.61±0.24)和求助(0.62±0.20)。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较为严重,重度以上低成就感、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的特殊教育教师比例分别为12.8%、17.6%和9.9%。职业压力因子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解决问题、转移注意、合理化等应对方式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有负向预测作用。
王玲凤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
应对方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应对方式对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Achenbach学前儿童行为问题量表和情境故事评价的方法对204名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了测量。结果3~5岁学前儿童最突出的行为问题是注意问题,其次是攻击行为和焦虑/压抑,外显行为问题[3岁,(0.63±0.23)分;4岁,(0.51±0.16)分;5岁,(0.50±0.26)分]多于内隐行为问题[3岁,(0.41±0.21)分;4岁,(0.29±0.15)分;5岁,(0.28±0.17)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逐渐减少。问题趋向应对对学前儿童的内隐、外显行为问题和行为问题总得分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部分学前儿童存在行为问题,问题趋向应对可以减少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
王玲凤
关键词:学前儿童
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被引量:42
2009年
目的探讨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测查了1646位老人,其中空巢老人1250人。结果城市空巢老人排行前五位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认知问题、睡眠食欲、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和适应问题。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城市空巢老人、普通老人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相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其次是普通老人,第三为绝对空巢老人,无子女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女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男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年龄组间差异显著。随着收入的降低,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受教育程度越高,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有配偶相伴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单身老人。结论不同家庭结构的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老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王玲凤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
微格教学在心理咨询技能训练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在研读文献资料和心理咨询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阐明了微格教学在心理咨询技能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和实施过程。对微格教学应用于心理咨询训练效果进行了调查,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陈汉英徐冬英
关键词:心理咨询微格教学
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论高师《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被引量:5
2009年
经过活动体验式教学进行《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的课程学习,能更好地促进高师生今后从事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操作的衔接。基于此,我们构建了关于该课程的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文中对该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实施进行了论述。
徐冬英陈汉英
关键词:心理辅导教学模式
中学生成人依恋与社会适应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中学生成人依恋及与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和关系问卷(RQ)中文版,按照方便取样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654名初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的安全型、轻视型、倾注型和害怕型4种依恋类型人数比例分别为36.9%、23.5%、22.8%、16.8%;高中生的安全型、倾注型人数比例(66.1%)明显高于初中生(52.9%),而初中生的轻视型、害怕型依恋类型人数比例(47.2%)明显高于高中生(33.9%);初中和高中学生的依恋类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学生成人依恋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初、高中男生的回避得分分别为(3.54±0.75)、(3.54±0.69)分,均明显高于女生的(3.35±0.81)、(3.00±0.85)分;中学生社会适应内容特质、预测控制、心理调节和动力支持各维度得分,安全型、轻视型依恋中学生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倾注型和害怕型依恋中学生;焦虑和回避得分和中学生社会适应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128^-0.250)。结论中学生的成人依恋安全型依恋人数比例最高,成人依恋和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有关。
王玲凤
关键词:中学生成人依恋社会适应
大学生网络欺凌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欺凌现状及其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网络欺凌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1名在校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及人格特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平均分为1.3382;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欺凌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在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总分及各维度与宜人性、严谨性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网络权益欺凌与开放性存在负相关。结论大学生较少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男生比女生实施网络欺凌行为更多;上网时间越多,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的频率越高;宜人性、严谨性人格特质的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更低。
褚小红陈汉英
关键词:年轻人欺负因特网人格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责任心关系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学生责任心与网络成瘾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中学生责任心问卷,调查浙江省湖州市654名中学生的责任心和网络成瘾状况。结果网络成瘾中学生占6.7%,网络成瘾边缘中学生占3.7%;高中生网络成瘾率(9.4%)高于初中生(3.8%),初中男生成瘾率(6.9%)高于女生(1.2%),高中男生成瘾率(13.6%)明显高于女生(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和网络成瘾边缘群体的责任心均低于正常群体;相关分析显示,总体责任心、一般任务责任心、一般过失责任心以及任务责任心和过失责任心各维度得分均与网络成瘾总均分呈负相关(r=-0.140~-0.463);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总体责任心、一般任务责任心、一般过失责任心、任务责任心中的任务学业和任务家庭责任心、过失责任心中的过失学业和过失家庭责任心均对中学生的网络成瘾总均分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01~-0.299)。结论网络成瘾与中学生的责任心有关。
李真王玲凤
关键词:网络成瘾责任心中学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