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构建水下爆炸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致伤机制,分析早期死亡原因,为临床诊治水下急性肺损伤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选择新西兰兔30只,雌雄不限,质量(2.04±0.35)kg;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15只。实验组爆炸源与致伤动物的距离为1.8m,对照组不做爆炸。伤后0、4、12、24h采集血液,24h放血处死,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标本,测定肺湿干重比(W/D),测量伤后0、4、12、24h呼吸频率,并行血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血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光镜下观察肺HE染色切片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伤后0、4h呼吸频率较对照组增快(P<0.05),伤后24h Pa O2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液及BALF中IL-8、TNF-α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实验组W/D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见肺泡结构破坏,肺间质及肺泡腔水肿、出血,粒细胞浸润。结论实验组能较好地模拟水下爆炸肺损伤特点,结果重复性好,能作为水下爆炸肺损伤的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水下爆炸致兔急性闭合性肝损伤早期干预的效果研究。方法:健康新西兰兔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用药组(给予血必净),以水下爆炸致兔急性闭合性肝损伤,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爆炸后0、4、12、24 h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浓度。结果:爆炸后4 h各组间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爆炸后12 h各组间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用药组(P<0.05~P<0.01);爆炸后24 h MMP-9水平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用药组(P<0.05);损伤组爆炸后4 h与爆炸后12 h和24 h MMP-9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爆炸后4 h与爆炸后12 h MMP-9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对水下爆炸致兔急性闭合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