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益林和国有林场管理总站
- 作品数:109 被引量:167H指数:7
-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凤阳山不同林分类型表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 2022年
- 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与针阔混交林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研究同一采样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各林分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径变小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常绿阔叶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分别在0.5~2.0 mm(14.81 g/kg)、0.5~2.0 mm(1748.28 mg/kg)和<0.5 mm(3.35 g/kg)粒径内最高,杉木林与常绿阔叶林分布规律一致;针阔混交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分别在<0.5 mm(12.77 g/kg)、2~5 mm(1724.65 mg/kg)和<0.5 mm(2.88 g/kg)粒径内最高,柳杉林均在<0.5 mm粒径内最高。常绿阔叶林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基本高于杉木林同粒径;柳杉林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也基本高于针阔混交林。随粒径变小,各林分土壤团聚体的易氧化有机碳/有机碳的比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稳定态有机碳/有机碳的比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这表明小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比大粒径稳定性更强。
- 茹军张勇王志坚王增姚任图
- 关键词:林分类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
- 基于小样本线性模型的林下种植对大龄杉木胸径生长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随着近成过熟林等大龄林分的不断增加和幼中低龄林分的减少,大龄林分林下种植逐渐增多,但针对大龄林分林下种植对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较少,且存在新的研究难点。本文基于小样本线性模型方法,探讨大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林下种植中草药对林木胸径生长的影响问题。2021年,在浙西南景宁畲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际林场与草鱼塘林场大龄杉木人工林中设置了有3年林下种植中草药和没有林下种植的样地各10个,每个样地做1株平均木解析木,基于解析木最近3年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在对数据进行适用性检验、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变换处理后,建立线性模型分析林下种植对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不满足线性要求的年龄进行变换消除非线性后的线性模型质量有明显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林下中草药种植对胸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受到林木年龄的影响和制约。线性模型方法适用于情况复杂、无法对实验进行严格控制情况下的数据分析,方法灵活,但在小样本情况下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若不满足则必须先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满足条件。
- 叶丽敏许元科周肄智陈郑璐高海力周天焕
- 关键词:林下种植杉木
- 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对青冈林乔木层生物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对青冈Quercus glauca林乔木层生物量的影响,本文以2020年在浙江省9个设区市设置的138个青冈林样地为研究对象,以物种多样性、胸径、树高三个因子作为潜变量,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物种多样性、胸径结构和树高结构对青冈林乔木层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木胸径、树高和物种多样性对青冈林乔木层生物量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其直接效应分别为0.17、0.35和−0.42,而通过其他因子产生的间接效应使得总效应分别提高了64.71%、20.00%和40.50%;物种多样性的负效应与青冈林中青冈的主导优势地位有关;异龄复层林经营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林内营养空间,促进青冈林生物量的积累。
- 张勇陆尤尤王志高吴初平姚良锦焦洁洁李兰英王增
- 关键词:生物量物种多样性胸径树高
- 柯城区森林资源数据与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的对接融合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当前,柯城区林业部门所管理的森林资源数据与国土部门第三次土地调查(简称“三调”)的数据,如地类、边界、属性等存在较多的不一致,导致2个部门在管理上经常出现不同意见。为解决2个部门数据管理的问题,将2个部门的管理数据进行充分融合显得尤为必要。该文着重分析了2个部门数据对接融合技术要点,并进行了质量控制和成果运用分析。
- 宋盛余建荣高海力王增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一种公益林区林下中药材种植浇灌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益林区林下中药材种植浇灌装置。所述公益林区林下中药材种植浇灌装置包括水管;所述喷洒机构的侧壁对称安装用于减缓喷头堵塞是调节机构,所述喷洒机构的侧壁对称设有所述气囊,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气囊和所...
- 张勇 高海力 梁玮 林松 叶丽敏 李杰峰 牛明月
- 一种用于山核桃的振动采摘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山核桃的振动采摘装置,包括U型板、振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U型板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和支撑块,所述固定框靠近U型板中心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支撑块靠近U型板中心位置的一...
- 张勇王增刘海英沈爱华高海力陆尤尤蒋静俭吴翠蓉
- 浙江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成效及措施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碳汇能力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浙江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森林蓄积量从2005年的1.72亿m~3提高到2019年的3.61亿m~3,全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2.8亿t;2006-2019年全省共完成造林更新41.2万hm^(2),共实施中幼林抚育面积约181.47万hm^(2);建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浙江碳汇基金,募集社会资金大力实施公益性林业碳汇项目,共营造碳汇林9786.67hm^(2)。同时,分析了当前浙江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存在宜造林地严重不足、森林质量总体不高、松材线虫病形势严峻、对林业碳汇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应切实提高森林增汇能力、努力减少森林碳排放量、加强林业碳汇建设与交易、加大林业科技支撑力度和强化组织领导和科普宣传等发展对策。
- 张勇蒋仲龙蒋科毅王增胡卫江刘海英
- 关键词:林业森林碳汇气候变化
- 不同造林年限马尾松林碳密度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解译典型亚热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碳的积累特征,探明马尾松林的固碳机制和固碳潜力。【方法】在浙江淳安县千岛湖镇姥山林场内,选取坡度、海拔基本一致的4个不同造林年限(分别为8、12、22、38 a)的马尾松人工林样地,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结合冗余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不同造林年限的马尾松林碳密度特征以及影响马尾松林碳密度的主要因素。【结果】马尾松林总生物量在38 a(成熟林)时达到最大值,显著大于中幼林的生物量(P<0.05);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在造林年限为22 a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74和5.24 t·hm^(-2)。不同造林年限的乔木层碳密度随造林年限增加而增加,在38 a(成熟林)时达到最大值,为176.36 t·hm^(-2)。不同造林年限马尾松林的土壤碳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0~10和10~30 cm土层均在38 a(成熟林)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8.60和57.13 t·hm^(-2)。冗余分析显示:全钾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坡向为马尾松林碳密度的主要贡献因子,分别解释了各组分碳密度的28.70%、27.00%、9.90%,对整体土壤和植被碳的固定至关重要。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容重、植被密度、全钾质量分数对马尾松林碳密度具有重要影响。【结论】马尾松林碳密度在很大程度上与造林年限有关,其中成熟阶段的马尾松林固碳能力最强。此外,环境因子和土壤养分状况对马尾松林固碳潜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 王冰怡张勇吴翠蓉王增傅伟军
- 关键词:马尾松林碳密度影响因素
-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亚热带阔叶林分类被引量:2
- 2022年
- 使用无人机平台获取亚热带阔叶林样地的多光谱影像和可见光影像,并将多光谱影像与可见光影像进行波段合成获得添加多光谱信息的可见光组合影像,从可见光影像、多光谱影像和组合影像中分别提取光谱信息与空间信息,采用支持向量机、最大似然法、神经网络和马氏距离等4种分类算法对其优势树种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影像在不同分类算法下的分类结果。仅使用可见光影像使用不同算法分类的精度都比较低,最高精度为采用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分类精度为62.97%,Kappa系数为0.225 6。使用多光谱影像和添加多光谱影像的可见光组合影像分类精度均有提升。组合影像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组合达到90.64%,Kappa系数为0.786。使用低成本的无人机可见光影像分类精度较低,而添加多光谱影像能较大提升分类精度。
- 刘雨真高海力方陆明周辰琴郑辛煜
- 关键词:多光谱可见光
-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木质浴桶的水流强度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木质浴桶的水流强度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继移动终端监听由基站广播的第一中继配置信令;响应于接收到第一中继配置信令,由中继移动终端确定用于传输和接收数据的侧链路资源...
- 王增方崇荣吴翠蓉蒋仲龙刘海英何帧曹件生张勇胡卫江徐漫萍袁少飞黄玉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