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
- 作品数:40 被引量:226H指数:8
- 相关作者:李国友李国友陆书然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艺术更多>>
- 创新实践与实践创新——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建筑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构被引量:1
- 2019年
- 建筑学是一门"创新"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从这一特色出发,通过常规设计课程中的创新能力基础塑造,开放式研究型设计课程中创新能力的进阶培养,以及实践课程中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的结合三个方面,建构一整套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建筑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有利于创新与实践的紧密融合,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 薛名辉张佳奇张正帅韩衍军武悦
-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体系
- 庭空间在图书馆建筑改扩建中的应用
-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需求同步增强。日益复杂化、综合化的社会,使图书馆也将由单一功能走向综合性多功能的发展道路,以满足多方面的要求,这为图书馆建筑自身的更新与改造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
- 周立军高中岭
-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
- 岸坡开挖扰动对天津港高桩码头结构安全性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4
- 2002年
- 文章以天津港高桩码头的特定地层条件、土性参数、桩基结构体系为对象 ,对天津港高桩码头的桩坡体系在使用期间受到岸坡土体清淤疏浚施工扰动的性状进行了逼近问题原形的 FEM数值分析。数值分析结果全面地揭示了岸坡土体开挖施工过程引起码头桩坡体系共同作用的规律。
- 廖雄华张克绪王占生
- 关键词:相互作用高桩码头FEM
- 两种创作策略的效果——以佳木斯大学校门和松花湖风景区大门为例被引量:3
- 2003年
- 以佳木斯大学校门和松花湖风景区大门为例,探讨了设计过程中分析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重要性,试图寻找出不同背景下的创作思路,以避免混乱。
- 张伶伶赵伟峰黄勇李光皓
- 关键词:中观风景区设计过程
- 进化的遗产——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群落活化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以东北地区工业文化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将工业景观的发展过程理解为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从空间和时间维度上,阐释工业遗产群落是由点、线、面架构的立体多维演替结构,在"进化的遗产"观指导下,剖析出能催化遗产群落进化的三个机制——自组织更生、多层次拟合、低冲击循环,以期有助于遗产群落的活化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
- 朱莹张向宁
- 关键词:群落
- 三重时空维度下传统乡土聚落“微更生”设计研究
- 文章以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以三个时空维度为基点,在自组织理论平台上,提取聚落空间再生设计机能、提出'微更生'设计方法。第一重时空维度——解析过去,提炼传统聚落空间原型,表现为三种空间秩序和五个关联结构。第二重时空维度——...
- 朱莹; 张向宁; 孙明宇;
- 关键词:传统聚落
- 文献传递
- 碰撞与融合--中澳跨文化跨专业联合设计工作坊实践
- 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不断加深,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跨文化、跨专业教学交流是现代化建筑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一次创新性建筑教育探索,探讨了在开放设计平台下,以联合工作坊(wor...
- 邵郁陆明孟怡平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住居学视角下的适居环境构筑”主题沙龙被引量:2
- 2018年
- 本次主题沙龙基于住居学的视角,是追寻联合国提出的人人平等的目标,关爱弱势群体,共享人类资源及文明成果。众所周知,2016年和2018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分别是智利籍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和印度的把克里希纳?多西,他们都是在解决社会底层人们的居住问题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师,这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新的价值取向。在人类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凸显的今天.
- 胡惠琴孙湛辉薛名辉舒平孙志坚邵磊王琋慧尚曦沐李翔宇陈璐
- 关键词:里弄住宅安置房建筑品质既有住宅住居学
- 走向文化自信的当代建筑被引量:1
- 2022年
-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建筑则是城市中文化的空间载体。当代建筑与自信的中国文化愈发频繁相遇,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充满信心地专注于建筑文化的匠心演绎和创新呈现。当代建筑应该兼具历史温度的设计与当代意识的表达,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现建筑文化的感染力与社会价值,用创造性的设计与创新性的发展,讲好中国声音,走向文化自信。
- 薛名辉崔愷赵元超崔彤张鹏举张鹏举张昕楠张昕楠
- 关键词:文化自信核心竞争力文化自觉当代建筑
- 办公建筑的那点事被引量:4
- 2010年
- 办公建筑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主角",经历着从外在到内在、从对"新"技术的热情拥抱到旧有建筑的积极改造,强调公共性与私密性兼具、国家化与地域性并存、标准化与个性化兼修的历程。曾在困境与机遇中的发展探寻,亦是在建筑形象"出位"与形态内涵"复归"中的开拓,在绿色生态和节能主题下呼唤更加人性化和愉悦性的环境创造,提倡更具合理性和文化性的形态塑造。
- 褚冬竹杨洲向科李国友罗隽罗隽刘文鼎
- 关键词:办公建筑建筑形象环境创造绿色生态私密性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