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 作品数:197 被引量:331H指数:9
-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河谷平原水田植茶酸化对耕层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解“非粮化”利用对水田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河谷平原选择代表性植茶水田,按土壤酸碱度(pH)把土壤分5.5~6.5、4.5~<5.5和<4.5等3组,统计分析水田植茶酸化对耕作层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酸度的增加,耕层土壤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有效硅、有效硼均呈下降趋势,而有效铁、有效锰呈增加趋势,有效锌和有效铜随酸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pH<4.5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略高于pH 5.5~6.5和4.5~<5.5的土壤。pH 5.5~6.5与pH 4.5~<5.5的土壤之间酶活性差异较小,但当pH<4.5时,土壤酶活性明显下降。土壤酸化还轻微降低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 阮弋飞汪天娜章明奎
- 关键词:水田非粮化养分
- 一种酸化土壤改良系统
-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酸化土壤改良系统,包括固定板、水箱和搅拌箱;还包括运动单元、升降单元、弹性管、喷头、刚性管、散药器和推手。通过设置运动单元、升降单元、弹性管、喷头、刚性管、散药器、搅拌单元和推手...
- 阮弋飞秦华 李松昊 童小虎 张小华 夏一军 王华
- 叶面肥对水稻养分吸收、产量和二化螟危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施用合适的叶面肥有利于水稻生长和产量提高。本试验以5种不同类型的叶面肥为材料,分析比较了施用不同叶面肥对水稻养分吸收、产量及二化螟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叶面肥均能提高水稻体内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锌(Zn)和钼(Mo)等营养元素的含量,显著提高水稻产量3.88%~7.47%,其中,瑞普生和丰瑞达牌叶面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显著,其次为彪榜、行万里和天需牌叶面肥。通过分析产量构成因子后发现,施用叶面肥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提高了每穗粒数。行万里牌叶面肥可以显著降低二化螟引起的水稻枯心丛率和枯心株率,其余叶面肥对降低水稻枯心丛率和枯心株率没有显著效果。施用不同叶面肥处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丰瑞达>瑞普生>彪榜>天需>行万里。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叶面肥品种。
- 邬奇峰魏倩倩徐青山黄晶潘林朱练峰孔亚丽金千瑜张均华朱春权
- 关键词:叶面肥水稻养分二化螟
- 高温胁迫下NO对铁线莲光合特性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胁迫应答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以铁线莲‘钻石’品种幼苗为材料,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0.1,0.4,0.8,1.2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并进行高温胁迫处理,分析质膜透性、活性氧代谢、光合特性等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外源NO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铁线莲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P<0.05),减少H2O2和O2-的积累;同时外源NO处理可以增强抗氧化酶(SOD,CAT,POD)的活性,提高Fv/Fm、ETR、ΦPSⅡ、NPQ(P<0.05),维持较高的PSⅡ光化学活性,由此提高铁线莲耐高温能力,其中0.4 mmol/L NO处理效果最明显。上述结果表明,外源NO处理缓解高温对铁线莲的伤害可能与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提高有关。
- 俞遴陈康民周斌刘波蔡铃潇王方李珍罗平
- 关键词:铁线莲NO高温活性氧代谢光合特性
- 甘薯脱毒苗的甘薯茎腐病发病及产量表现初探被引量:3
- 2019年
- 为研究了解甘薯脱毒苗的甘薯茎腐病田间发病表现及发病与产量的影响关系,2017—2018年在浙江临安发病区对甘薯脱毒苗、农户自繁苗进行了甘薯茎腐病田间发病情况监测比较试验和甘薯茎腐病发病严重度对产量影响的测定。初步结果表明,甘薯茎腐病田间发病率脱毒苗明显低于农户自繁苗,平均单株产量脱毒苗高于自繁苗;甘薯茎腐病发病率(x)与甘薯脱毒苗产量(y)呈线性负相关,其相关性模型为y=-0.028 9x+3.306 8。
- 顾建强张小华仇智灵姚海峰祝小祥
- 关键词:脱毒苗病情指数
- 一种培育优质小番薯苗的育苗箱
- 本发明属于育苗箱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培育优质小番薯苗的育苗箱,包括箱体、箱盖、滑板和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固连有橡胶筒;所述橡胶筒内部开设有第一气腔;所述滑板于远离箱体一侧表面固...
- 姚海峰仇智灵祝小祥楼兵干阮弋飞
- 文献传递
- 间作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新垦山地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种植模式对新垦山地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以玉米(Zea mays L.)、番薯(Ipomoea batatas Lam.)、大豆(Glycine max Merr.)为供试植物,以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 90034)为供试AMF,设置接种AMF和不接种2类处理,在每类处理下设置玉米单作、玉米-番薯间作、玉米-大豆间作3种种植模式,测定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间作可较玉米单作显著(P<0.05)提高玉米产量,但是否接种AMF对玉米产量没有明显影响。接种AMF后,玉米单作的土壤pH和碱解氮含量显著(P<0.05)高于间作。与不接种AMF相比,接种AMF显著(P<0.05)提高了玉米单作处理土壤>2 mm大团聚体比例,以及土壤蛋白酶和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玉米-番薯间作接种AMF后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脲酶、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而玉米-大豆间作接种AMF后显著(P<0.05)降低了β-葡萄糖苷酶和磷酸酶活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和碱解氮对土壤酶活性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综合来看,接种AMF条件下玉米-番薯间作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和酶活性,对于提升新垦山地地力条件具有较好的潜力。
- 陶晶邬奇峰石江李松昊葛江飞陈俊辉徐秋芳梁辰飞秦华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间作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土壤酶
- 不同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炭对雷竹林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被引量:17
- 2018年
- 以竹材边角料、玉米Zea mays秸秆和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蒲壳制备的生物质炭为材料,采集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集约经营模式下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酸化土壤进行90 d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盆栽试验,探究不同原料生物质炭添加对黑麦草生长及土壤养分、酸度、微生物丰度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炭和山核桃蒲壳炭显著提高了黑麦草生物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和pH值,而显著降低了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的质量摩尔浓度(P<0.05);竹炭处理仅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降低了交换性氢质量摩尔浓度(P<0.05)。相比对照,玉米秸秆炭可以显著提高真菌丰度,提高幅度为53%;而山核桃蒲壳炭和竹炭可以提高细菌丰度,提高幅度分别为71%和66%。相比玉米秸秆炭和竹炭,山核桃蒲壳炭可以更大程度地促进土壤脱氢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山核桃蒲壳炭和玉米秸秆炭处理下黑麦草生物量的提高主要归因于这2种生物质炭对土壤酸度、养分、微生物丰度和相关酶活性的改善作用。综合而言,山核桃蒲壳炭和玉米秸秆炭对雷竹林酸化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具有较好的改良能力,而竹炭效果较差。
- 包骏瑶赵颖志严淑娴白珊李松昊徐秋芳叶正钱沈颖陈俊辉
- 关键词:森林土壤学生物质炭雷竹林土壤酶
- 松材线虫病疫木卫生伐对马尾松纯林林分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lius病疫木采伐对马尾松人工纯林林分结构的影响,对松材线虫病入侵后的马尾松林分的经营管理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分别选择松材线虫病危害及周边未受害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设置样地并进行调查。【结果】疫木卫生伐12 a后的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较,卫生伐之后马尾松重要值显著下降,从100.00%降至38.41%;胸径结构由正态分布变为反J型曲线;树高结构由单层林变为复层林;林木大小个体差异显著增加,两级分化显著加剧;林木分布从均匀分布变为随机分布;林木竞争压力增加,6 cm径阶林木竞争压力最大。【结论】卫生伐促使受害马尾松纯林向混交林演替的速度加快,多个林分结构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单层马尾松同龄纯林演替为复层马尾松落叶阔叶树混交异龄林。图2表4参18。
- 张华锋陈思宇刘刚王懿祥
-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松材线虫病卫生伐林分结构
- 黄精皂苷的化学成分、生物合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黄精(Polygonatum spp.)是药食同源植物,其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和皂苷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黄精中提取具有抗疲劳、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及增强免疫力的皂苷类成分。尽管对黄精皂苷的结构解析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生物合成途径尚需深入研究。黄精中的皂苷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和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途径合成,涉及多个酶催化步骤。本研究提出,黄精皂苷在抗肿瘤、抗菌抗炎、抗病毒及提高免疫调节方面具有多种生物功效,并在药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当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结构解析不够深入、生物合成途径未完全阐明及药理作用机制不明。未来的研究应加强黄精皂苷的分离、结构解析、合成生物学及药理学研究,以推动其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为新型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翟玉凤丁兰余叶敏贾巧君梁宗锁汪得凯
- 关键词:黄精皂苷化学成分生物合成药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