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作品数:85 被引量:703H指数:6
相关作者:杨国政秦海鹰田庆生董强刘珂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文学
  • 15篇语言文字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艺术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文化
  • 9篇文学
  • 7篇电影
  • 7篇语言
  • 6篇小说
  • 5篇诗歌
  • 5篇戏剧
  • 5篇翻译
  • 4篇尤瑟纳尔
  • 3篇身份
  • 3篇自我
  • 3篇互文
  • 3篇教学
  • 3篇法语
  • 2篇代文
  • 2篇独白
  • 2篇断片
  • 2篇行者
  • 2篇言语
  • 2篇言语活动

机构

  • 84篇北京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日本关西学院...
  • 1篇人民网

作者

  • 7篇田庆生
  • 5篇秦海鹰
  • 4篇段映虹
  • 3篇董强
  • 3篇刘珂
  • 3篇陈燕萍
  • 2篇杨国政
  • 2篇朱晓洁
  • 2篇孙凯
  • 2篇张怡
  • 2篇朱珠
  • 2篇吴西京
  • 2篇吴磊
  • 1篇阎雪梅
  • 1篇刘自强
  • 1篇桂裕芳
  • 1篇钱翰
  • 1篇龚觅
  • 1篇刘绢绢
  • 1篇金武刚

传媒

  • 15篇法国研究
  • 12篇国外文学
  • 6篇外国文学
  • 5篇法语国家与地...
  • 4篇文化与诗学
  • 3篇当代电影
  • 3篇外国文学评论
  • 3篇语言学研究
  • 2篇当代世界
  • 2篇法语学习
  • 2篇语文建设
  • 2篇吉林艺术学院...
  • 1篇书摘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电影艺术
  • 1篇戏曲艺术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出版广角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陈季同与《中国人的戏剧》被引量:1
2010年
清末驻欧洲的外交官陈季同是第一个用西方文字把中国戏曲介绍给西方人的中国人。他用法文撰写的《中国人的戏剧》,全方位、多层次地阐释中国戏曲文化。涉及了中国传统古典戏曲的思想主流、剧目内容、演剧习俗、舞台观念、剧诗特色、戏剧结构、角色行当等。陈季同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展开中西戏剧文化的对话,是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先行者。陈季同用法文著书立说,目的是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理论阐述,让欧洲人消除对中国的偏见,正确地认识中国人和中华文化。
周莽
关键词:陈季同中国戏曲
从新古典主义到“消防队员”画家——19世纪学院体制下的法国艺术被引量:1
2018年
法国19世纪的艺术十分多样,从19世纪下半叶起尤其流派纷呈。然而,有一股恒定的潮流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反而成为法国艺术的一大特征,那就是学院体制下的专业创作。从新古典主义到被称为"消防队员"绘画的潮流,法国始终遵循古典时期定下的学院在教学、深造、创作和收藏方面的原则,造就了一大批法国学院派艺术家,尤其在历史画、肖像画方面获得很高成就。雕塑领域以吕德和卡尔波为代表,同样成果斐然。本文通过对法国学院体制的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性介绍,从法兰西美术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罗马奖、罗马法国学院、沙龙展、画室、卢浮宫等机构性层面,探索这一学院派潮流得以历百年而不衰的原因,并分析学院派在20世纪下半叶的学术界、博物馆界能够得到重新认识和评价的原因。
董强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
言语活动中的形式与意义
2019年
受邀为本次大会作开幕报告,我深感荣幸。考虑到我对哲学一无所知,却在哲学家的大会上发言,对我而言,这种情感中不免也夹杂着许多忧虑。令我略感安慰的是,本次大会选定了这样一个议题:哲学家们认为有必要在他们之间讨论言语活动的问题。在接下来几天的交流和讨论中,哲学将再次回溯至它的一个最主要的、永恒的灵感源泉。它们也将向语言学家们,也就是通常说的专门研究言语活动的专家,展示某些很可能不同的思考言语活动的方式。一次宝贵的交流将就此开始,但应当说,它起步得太晚了。至于我自己,在相当鲁莽地接受了来此发言的邀请之后,我无以自辩,只能再犯另一个更鲁莽的错误,即选择了一个似乎更适合哲学家而非语言学家来讲的题目:言语活动中的形式与意义。
龚兆华(译)王东亮(审校)
关键词:符号学屈折变化动词形式卡尔纳普心理主义
在沉默中走向孤独被引量:1
2001年
卢梭写完《忏悔录》后 ,在朋友的小圈子里朗读了其中的第二部 ,希望朋友们就他的性格和内心展开讨论 ,纠正自己被歪曲的形象 ,但是他的朗读遭到的竟是一阵难堪的沉默。于是卢梭重新拿起笔 ,写下了另一部自辩性自传作品《对话录》。在《对话录》中 ,卢梭一反传统的自传叙事模式 ,采用对话刻画自己。沉默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一个主题 ,迫害者们的沉默是强加给让_雅克的一种惩罚 ,让_雅克的沉默是被剥夺了说话权利的结果 ,是一种无奈。卢梭之所以采用对话形式 ,就是迫使对立的双方把话说出来。在作品内部 ,卢梭打破了沉默 ,但这种胜利只是纸上的胜利 ,卢梭渴望在现实中找到一位知心读者 ,于是他执着地踏上了寻找可靠的手稿寄托者之路 ,但每次均以沉默告终 。
杨国政
关键词:沉默黑暗孤独
当代瑞士文化法制建设新进展——《文化促进联邦法》述略被引量:5
2012年
2009年底,瑞士联邦议会通过了《文化促进联邦法》,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是瑞士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全国统一的文化发展方针。该法授权联邦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创作、文化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多元文化交流和国际交流等领域采取有力措施,大力促进文化发展。同时,该法还对承担"一臂之距"中介职能的瑞士文化基金会,重新规范了其组织与管理。该法是瑞士文化法制建设因应时代发展所做出的重大创新,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彭微张柯金武刚
关键词:文化法制建设
书写魁北克性--米歇尔·特朗布雷笔下的魁北克文化风景
2017年
魁北克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米歇尔·特朗布雷的作品带有鲜明的魁北克属性。他以极具魁北克特色的语言和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主题,通过大量的戏剧和小说,讲述特定历史时期的魁北克故事,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魁北克社会独特的文化风景。特朗布雷这种彰显魁北克性的书写表现出一种对文化差异的诉求和强烈的文化身份认同意识。本文主要以特朗布雷的戏剧《妯娌们》和小说《隔壁的胖女人怀孕了》为例,通过创作语言的选择和作品所表现的重要主题,从宗教、家庭、心理、地理空间等方面解读特朗布雷笔下呈现的平静革命前夕、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魁北克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并从历史、政治、社会等视角探讨其形成原因。
陈燕萍
关键词:文化认同宗教家庭
更新的逻辑:日本的文化遗产
2023年
日本的传统艺术与其说是通过属于过往的、已经制成的作品来表达,不如说是通过今天的艺术家对其进行再次更新来表达。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才是最重要的,对其作品的保护只能退居次席。经历了岁月洗礼的物品和遗迹逐渐远离公众视野,被赋予了神秘莫测或异国情调的色彩。或者,它们被用于经济目的。所有这些特点都有助于否定一种线性的历史观念:传统、物品和“历史”遗迹是现时的一部分。这种更新的逻辑是日本对20世纪现代文明不可阻挡的崛起感到窘迫的结果,也是调和传统与现代的一种尝试。
荻野昌弘许卢峰(译)章文(校)
关键词:文化遗产市场经济
“新知”与“旧友”——从法国对中国文化的接受看中国出版如何“走出去”
2008年
出版的本质,就是在这种意向性与未知性之间开拓出无限的空间。探讨我们的图书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在这种意向性与未知性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度"。
董强
关键词:中国文化出版意向性
教书育人四十载 译坛耕耘五十年——北京大学法语系桂裕芳教授访谈
2007年
自本期起,本刊与“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史”项目(北京大学“211”二期集体科研项目)合作,在2007年开设“学科史访谈录系列”的临时栏目(分四期刊出)。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接受访谈的前辈学者通常既是学科历史上某些重要发展阶段的见证人,也是在外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和翻译领域颇有建树的国内知名学者。这些“口述历史”提供的生动信息使我们得以从不同侧面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而前辈学人在治学上的经验和体会也是留给后辈学人的一笔重要精神财富。
桂裕芳杨明丽(采访人)王东亮(采访人)刘娟娟(访谈整理)
关键词:教书育人语言文学教学语系外国语言口述历史知名学者
从人性论到民众剧——梅西耶戏剧思想探源
2021年
民众与戏剧的关联思考肇始于18世纪中后期,与启蒙时代社会政治思考息息相关。在早期法国民众戏剧理念的建构中,梅西耶的剧论扮演了重要角色。民众戏剧是"人民"问题的延伸,与政治美德、公民身份、自由平等、国家民族、理想政体等一系列问题密切相关。梅西耶憧憬共和理想,以戏剧为培养政治美德的教育手段,倡导与之呼应的戏剧美学革新,成为民众戏剧运动的重要先行者。
罗湉
关键词:卢梭民众戏剧启蒙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