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研究所

作品数:1,190 被引量:8,436H指数:38
相关作者:郑达贤高路章文龙陈友飞翟水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81篇期刊文章
  • 73篇会议论文
  • 28篇专利

领域

  • 283篇农业科学
  • 279篇天文地球
  • 2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6篇经济管理
  • 80篇历史地理
  • 51篇生物学
  • 45篇社会学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篇水利工程
  • 17篇建筑科学
  • 14篇文化科学
  • 10篇政治法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哲学宗教
  • 4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5篇土壤
  • 93篇湿地
  • 76篇生态
  • 51篇城市
  • 47篇影响因素
  • 43篇亚热带
  • 42篇气候
  • 39篇植被
  • 39篇土地利用
  • 39篇流动人口
  • 36篇红壤
  • 35篇旅游
  • 35篇河口湿地
  • 32篇稻田
  • 32篇海岸
  • 31篇细根
  • 29篇生态环境
  • 28篇农业
  • 26篇生态系统
  • 26篇互花米草

机构

  • 1,18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25篇教育部
  • 80篇福建省湿润亚...
  • 52篇中国科学院
  • 40篇上海大学
  • 13篇枣庄学院
  • 10篇南京师范大学
  • 9篇福建农林大学
  • 9篇兰州大学
  • 9篇韶关学院
  • 8篇南京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7篇信阳师范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地...
  • 6篇麦考瑞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闽榕茶业有限...
  • 5篇贵州民族大学
  • 5篇路易斯安那州...
  • 5篇福建省空间信...

作者

  • 99篇王维奇
  • 92篇曾从盛
  • 63篇朱宇
  • 53篇郑达贤
  • 51篇查轩
  • 51篇李志忠
  • 49篇林李月
  • 47篇杨智杰
  • 46篇陈光水
  • 46篇靳建辉
  • 44篇孙志高
  • 44篇仝川
  • 41篇刘秀铭
  • 37篇杨玉盛
  • 37篇韦素琼
  • 36篇柯文前
  • 35篇熊德成
  • 33篇祁新华
  • 31篇汤小华
  • 31篇钟全林

传媒

  • 168篇亚热带资源与...
  • 79篇生态学报
  • 51篇福建师范大学...
  • 43篇环境科学学报
  • 41篇福建地理
  • 35篇第四纪研究
  • 34篇水土保持学报
  • 2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2篇台湾海峡
  • 19篇地理学报
  • 19篇地理科学
  • 19篇湿地科学
  • 14篇海南师范大学...
  • 13篇地理研究
  • 13篇亚热带水土保...
  • 1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16篇2024
  • 46篇2023
  • 73篇2022
  • 68篇2021
  • 84篇2020
  • 89篇2019
  • 95篇2018
  • 78篇2017
  • 91篇2016
  • 65篇2015
  • 27篇2014
  • 27篇2013
  • 55篇2012
  • 26篇2011
  • 30篇2010
  • 13篇2009
  • 10篇2008
  • 10篇2007
  • 15篇2006
  • 11篇2005
1,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凋落物和根系处理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氮素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选取19a和91a杉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SR)、去除凋落物和根系(NO)、去除凋落物(NL)、去除根系(NR)、双倍凋落物(DL)5种处理进行为期3a的野外观测,以探讨凋落物和根系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氮素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5种处理对NO3^--N含量影响不明显,对NH4^+-N影响因林龄和土层而异,DL和NR提高了19a杉木林表土层(0~10cm)NH4^+-N含量,但在矿质层(10~20cm),所有处理均显著降低了NH4^+-N含量;NO会降低杉木林DON含量,DL会促进19a杉木林DON含量增加;杉木林的DON含量总体随土层加深而增大,与DIN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凋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氮素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作用因氮素形态、林龄和土层而异。
章宪范跃新罗茜谢锦升孙杰
关键词:氮源DON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根系
模拟酸雨对福州平原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酸雨已成为全球农业、环境和生态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探讨酸雨对稻田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了解真菌群落结构变化与酸雨胁迫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福州平原稻田为试验场所,根据福州市近年来的酸雨成分,配置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计算出喷淋量,并于水稻秧苗移栽后每隔7 d喷淋一次酸雨,直至水稻收割.当水稻收获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处理下早、晚稻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其丰度.结果表明:①模拟酸雨处理改变了稻田土壤真菌的相对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且不同处理中真菌的优势菌属及相对丰度也具有差异;②早稻3个模拟酸雨处理组均使稻田土壤真菌多样性降低,在晚稻生长期,pH=2.5和pH=3.5处理使稻田土壤真菌多样性降低,而pH=4.5处理则使真菌多样性显著升高;③模拟酸雨处理使Paranamyces、刺座霉属(Volutella)、镰刀菌属(Fusa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同时也出现了少量Monographella、Hygrocybe、Acremonium等对照组中不存在的菌属;④早、晚稻pH=4.5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均最大;⑤环境因子能够影响土壤中真菌的相对丰度并改变土壤碳组分,其中,真菌Westerdykella(韦斯特壳属)的相对丰度与稻田土壤电导率(EC)呈显著负相关(p<0.01),Psilocybe的相对丰度与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呈显著正相关(p<0.01).
王晓彤许旭萍王维奇
关键词:模拟酸雨多样性群落结构
福建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 I事件缓变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末次冰期终止事件(Termination I,简称TI)是发生在末次冰消期约14.7 ka B.P.北半球最显著的一次快速升温事件,其气候突变的全球响应及转型特征是末次冰消期研究的重点。基于中国东南地区福建西部仙云洞两支石笋(样品编号为XY11和XYⅢ-21)17个高精度230 Th年龄和567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12.67~16.10 ka B.P.时段内平均分辨率达十年际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演变序列,捕捉到了Termination I转型缓变特征。仙云洞石笋记录揭示Termination I事件缓变特征持续时间达800 a,明显比也门(约13 a)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约35 a)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约200 a)石笋记录的转型时间长很多,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 I转型时段季风开始增强响应于北高纬气候,但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 I缓变特征指示其可能受到热带低纬西太平洋暖池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
马乐肖海燕张鑫姜修洋蔡炳贵
关键词:TERMINATION东亚季风石笋
茶树鲜叶含硒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1
1996年
对福建三茶区茶树鲜叶含硒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有效态硒含量是影响茶叶含硒量的主要因素,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土壤上种植,由于土壤中的有效态硒含量不同,茶树鲜叶含硒量竟相差11倍(黄品种)和18倍(水仙品种);其次是茶树品种间的差异,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不同茶树品种的鲜叶含硒量高低相差近4倍;第三是季节间的差异,茶树鲜叶含硒量表现为头、四茶显著高于二、三茶,高低相差为2倍左右。茶叶加工过程对茶叶含硒量没有影响。
沙济琴郑达贤
关键词:茶树鲜叶含硒量土壤
晋邑千秋,一县成三市 江涛万里,三届列百强──“全国小康先行县(市)”晋江市
1996年
晋邑千秋,一县成三市 江涛万里,三届列百强──“全国小康先行县(市)”晋江市俞宏业(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厦漳泉经济开放区沿海中段、晋江下游南岸。东北临泉州湾,东接石狮市,东南濒台湾海峡,南临围头澳,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
俞宏业
关键词:摩尼教建筑陶瓷水泥路面
中龄和老龄杉木人工林细根序级形态和呼吸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以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溪后村安曹下19年生和9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1—5级细根的形态及呼吸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个林分细根直径、根长、组织密度随序级升高逐渐增大,比根长及比根呼吸随序级升高则减小;2个林分细根仅在4级根之间和5级根之间的直径以及5级根之间的比根呼吸具有显著差异(P〈0.05)。方差分析表明林龄仅对细根直径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根长、比根长、组织密度及比根呼吸的影响均不显著;林龄和序级的交互作用对细根直径,比根长及比根呼吸有显著影响(P〈0.05,P〈0.01),对根长和组织密度的影响不显著;序级对两个林分细根直径、根长、比根长、组织密度及比根呼吸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回归分析表明2个林分细根直径、根长、比根长、组织密度及比根呼吸与序级之间具有三次函数,指数函数,或者幂函数关系。
熊德成黄锦学杨智杰陈光水杨玉盛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细根
闽江河口湿地土壤对痕量元素吸附⁃解吸特征及其对pH值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
2020年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芦苇湿地、短叶茳芏湿地及二者交错带湿地为对象,研究了湿地土壤痕量元素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其对pH值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3种湿地土壤对Cr^6+、Ni^2+和Cd^2+的吸附能力及其对Cr^6+和Ni^2+的最大缓冲容量均表现为短叶茳芏湿地低于交错带湿地和芦苇湿地;对Cu^2+和Zn^2+的吸附能力和最大缓冲容量在0~30 cm土层均以芦苇湿地较高,而在30~60 cm土层以短叶茳芏湿地较高.导致3种湿地土壤对痕量元素吸附能力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土壤颗粒组成和pH值的差异有关.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较好地拟合湿地土壤吸附Cr^6+、Ni^2+、Cu^2+、Zn^2+和Cd^2+的热力学过程(R^2≥0.82).3种湿地土壤中Cr^6+、Ni^2+、Cu^2+、Zn^2+和Cd^2+的解吸量均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且其解吸过程均存在滞后现象,说明吸附过程的作用力较解吸过程强.随着pH值的增加,3种湿地土壤对Cr^6+的吸附量均呈波动降低变化,对Ni^2+、Cu^2+、Zn^2+和Cd^2+的吸附量整体均呈增加趋势;而Cr^6+、Cu^2+、Zn^2+和Cd^2+的解吸量对pH值变化的响应与之相反.研究显示,在未来闽江河口硫酸型酸沉降发生频次增加的情况下,相对于短叶茳芏湿地,芦苇湿地和交错带湿地对Ni^2+、Cu^2+、Zn^2+和Cd^2+的吸附量将大幅降低,而解吸量将有所增加,说明Ni^2+、Cu^2+、Zn^2+和Cd^2+将更易游离于这两种湿地的土壤孔隙水中,进而可能增加其对植物或土壤生物的生态毒性风险.
李晓孙志高李亚瑾陈冰冰胡星云胡星云何涛
关键词:痕量元素PH湿地
基于漫反射光谱和色度的土壤中赤铁矿和针铁矿半定量探讨被引量:6
2020年
土壤中赤铁矿(α-Fe2O3)和针铁矿(α-FeOOH)的含量和比例对气候变化具有明确的指示意义,对其半定量和定量是古气候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通过选取黄土–古土壤样品以及红壤样品进行加热试验,对比加热前后的漫反射光谱(DRS)峰高,红光段,色度指标红度a*、黄度b*、b*/a*参数,分析红壤与黄土中针铁矿和赤铁矿的组成和差异,探讨土壤中针铁矿和赤铁矿的半定量重建,结果表明:黄土样品的DRS一阶导数形态与红壤存在差异;红壤样品的a*整体上高于黄土,b*差异不明显,a*与b*具有协同变化的特点;红壤和黄土样品的DRS赤铁矿特征峰峰值与色度指标a*密切相关。加热过程中针铁矿特征峰下降,并显示出黏土矿物峰和赤铁矿特征峰整体上升的特征,表明针铁矿脱水并生成赤铁矿。在有氧参与情况下,除针铁矿向赤铁矿转化外,细小颗粒的磁铁矿(Fe3O4)和不稳定磁赤铁矿(γ-Fe2O3)可能是有氧加热后产生赤铁矿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陈梓炫吕镔郑兴芬刘鑫
关键词:色度赤铁矿针铁矿黄土红壤
福建周宁黄红壤的磁学特征及其磁性矿物转化被引量:1
2022年
对我国亚热带地区发育于花岗岩之上的一个黄红壤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环境磁学测量,对土壤样品的磁化率、等温剩磁、磁滞回线等常温磁学参数进行测量,对代表性样品进行热磁分析,并结合色度、常量地球化学元素和漫反射光谱参数,探讨亚热带黄红壤的磁性特征,以及在相对湿冷的气候条件下,黄红壤中的磁性矿物具有怎样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亚热带黄红壤中强磁性矿物为亚铁磁性的磁铁矿、磁赤铁矿,弱磁性矿物为反铁磁性的赤铁矿、针铁矿。随着成土作用/风化作用增强,磁性矿物颗粒变细。母质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区域磁性差异的重要因素,次生磁性矿物(特别是赤铁矿与针铁矿)的含量主要受气候条件控制。在相对湿冷的气候条件下,磁性矿物的转化以强磁性的磁铁矿与磁赤铁矿转化为弱磁性的赤铁矿与针铁矿为主。气温(而非降水)是湿润亚热带地区花岗岩风化壳上发育土壤中针铁矿和赤铁矿含量以及相对比例的主导影响因素。
刘鑫刘鑫吕镔陈梓炫杜佳昊
关键词:环境磁学针铁矿赤铁矿黄红壤气候
闽江下游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及未来防洪排涝问题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探讨了福建闽江下游地区历史上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讨论了未来海平面上升对防洪排涝的影响以及减轻洪涝威胁的一些相应对策与措施。
曾从盛
关键词:洪涝灾害防洪
共1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