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甘蔗研究所

作品数:93 被引量:676H指数:12
相关作者:吕建林何启钧汪帆陈育隆廖建峰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82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0篇甘蔗
  • 15篇育种
  • 10篇基因
  • 8篇性状
  • 8篇抗病
  • 7篇黑穗病
  • 6篇抗病性
  • 6篇抗性
  • 5篇杂交
  • 5篇高产
  • 4篇选育
  • 4篇育种材料
  • 4篇栽培
  • 4篇栽培技术
  • 4篇植物
  • 4篇配合力
  • 4篇胁迫
  • 4篇花叶
  • 4篇花叶病
  • 4篇甘蔗品种

机构

  • 92篇福建农林大学
  • 7篇广西大学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海南大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莆田市农业科...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福建省农业厅
  • 1篇福建省亚热带...
  • 1篇福建省烟草公...
  • 1篇热带作物生物...

作者

  • 63篇陈如凯
  • 19篇林彦铨
  • 15篇张木清
  • 12篇邓祖湖
  • 8篇许莉萍
  • 8篇张华
  • 7篇王建南
  • 6篇高三基
  • 5篇徐欣
  • 5篇何启钧
  • 4篇林国栋
  • 4篇袁照年
  • 4篇阙友雄
  • 4篇林俊芳
  • 3篇潘大仁
  • 3篇罗俊
  • 3篇曾献军
  • 3篇薛其清
  • 3篇林德波
  • 3篇徐景升

传媒

  • 26篇甘蔗(福建)
  • 11篇福建农业大学...
  • 6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糖料
  • 2篇生物技术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福建省农科院...
  • 2篇花生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计算机与农业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农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机化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上海畜牧兽医...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 3篇1997
  • 9篇1996
  • 13篇1995
  • 9篇1994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产多抗优质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福农91-4621被引量:7
2004年
福农91-4621是我所1990年以美国佛罗里达州主栽品种CP72-1210为母本,崖城野生种第2代湛74-141为父本杂交,经12年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在国家第二轮区试、生产试验和福建的多年多点表证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一个中晚熟、高产、多抗、优质、糖能兼用优良甘蔗新品种。
邓祖湖陈如凯高三基林彦铨徐良年
关键词:选育
实行糖酒联产,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甘蔗燃料乙醇被引量:1
2008年
目前,国际油价飙升至148美元/桶,高油价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致使的伤害。在严峻的能源形势下中国必须找到经济适用的石油替代产品,发展甘蔗乙醇是其中的一个有效措施。本文主要探讨:①甘蔗乙醇是否有生态经济合理性;②发展甘蔗乙醇空间是否影响粮食生产;③发展甘蔗乙醇空间是否影响食粮供给。
路明陈如凯
关键词:燃料乙醇甘蔗联产国际油价经济合理性经济发展
基因枪法介导GNA基因遗传转化甘蔗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将含有雪花莲外源凝集素(GNA)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用基因枪法分别导入一个果蔗和一个糖蔗品种中,以期获得转基因植株。方法:将GNA基因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上,构建出不同选择标记、不同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并用基因枪法将之导入甘蔗胚性愈伤组织,分别在G418、PPT和Hyg的选择压力下,筛选抗性植株,并进行分子杂交鉴定。结果:通过斑点杂交和PCR-Southern杂交证明GNA基因已整合到甘蔗基因组中。结论:用基因枪法成功获得了含有GNA基因的甘蔗转化株,为培育抗甘蔗绵蚜(Ceratovacuna lanigeraZehnther)的新品种提供了基础。
长孙东亭罗素兰陈如凯林皎月严建燕
关键词:甘蔗基因枪转化GNA基因
甘蔗对黑穗病的生化反应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被引量:11
1994年
本文以4个不同基因型的甘蔗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甘蔗感染黑穗病后的生化变化。结果表明,感病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和转化酶活性提高,蛋白质含量下降。高感品种病、健叶中PO活性的比率最高,蛋白质含量的比率最低。病、健叶的叶绿素a、b和a+b的含量虽有差异,但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认为PO作为抗性鉴定的指标尚有一定的价值,其余几种生化物质意义不大。
许莉萍王建南陈如凯
关键词:甘蔗黑穗病抗病性
我国甘蔗燃料乙醇的生产潜力、面临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已具备充足的甘蔗原料供应能力和成熟的技术,生产甘蔗燃料乙醇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甘蔗燃料乙醇生产潜力巨大。未来几年内,全国可发展200万公顷的糖能兼用甘蔗,生产1.4亿吨原料甘蔗,在保证每人每年平均摄入9...
徐欣陈如凯
文献传递
甘蔗杂交后代早期世代性状表达的重演力被引量:1
1996年
以3×3NCⅡ设计的9个组合的实生苗世代(SⅠ),实生苗宿根世代(SⅡSC)和入选的单系新植(SⅡPC)为材料,研究了SⅠ与SⅡPC、SⅠ与SⅡSC世代间7个重要经济性状的重演力。结果表明重演力在性状间、家系间有较大的差异;SⅠ与SⅡSC间的重演力要比SⅠ与SⅡPC间的重演力高;茎径的重演力最高而且稳定,在世代间可高度预测,可在SⅠ世代严加选择。其次株高的重演性也较强。有效茎数在SⅠ与SⅡPC间重演性差,建议推迟到无性世代选择;在实生苗与其宿根世代,有效茎是一个高重演力的性状,说明宿根世代的有效茎数受实生苗世代的强烈影响,锤度的重演力中等偏低,在SⅠ世代表达不充分,建议适当放宽选择标准,以免优良基因型的遗失。ROC10×桂73-167、CP65-357×Ya73-512在SⅠ与SⅡPC间性状的重演性好,CP72-1210×桂73-167、ROC10×桂73-167、CP65-357×Ya84-153在SⅠ与SⅡSC间重演力强,家系在SⅠ与SⅡPC、SⅠ与SⅡSC的重演力好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邓祖湖林彦铨陈如凯张增基
关键词:甘蔗杂种性状表达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食糖市场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2008年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期货市场投机资金回撤变现,国外食糖市场近期出现暴跌,国内糖市也应声而跌。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但对甘蔗制燃料乙醇的影响不大,甘蔗制糖占比可能有所降低,2008/09榨季全球食糖总产量面临下滑,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疲软将导致全球食糖总需求量增速放缓,预计全球食糖供需缺口有望缩小,纽约国际原糖价格将难以低于12美分/b。预计国内2008/09榨季食糖产量将达到1500万t,而消费量则受金融危机影响会不增反减至1330万t,食糖供过于求的态势将继续扩大,因此,国内2008/09榨季糖价预计在3000元/t上下波动,下行概率较高,不排除跌破2500元/t关口的可能性。
徐欣陈如凯
关键词:金融危机食糖市场
甘蔗生物量育种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8
1998年
对甘蔗8个亲本品种及其选配的15个组合生物量的配合力分析表明,甘蔗的生物量遗传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的;母本gca方差大于父本gca方差,说明甘蔗生物量育种中母本选择的重要性。地上部鲜重的hB2在70%以上,暗示它在早期阶段选择效果较好。研究发现生物量gca效应高的亲本为Co1001,Cp72-1210和ya90-33,可作为生物量育种的亲本加以利用。根据配合力总效应评价组合,认为Co1001×Ya89-26、Co419×Ya90-33、Co1001×Ya90-33、Co1001×Ya73-226、Cp72-1210×Ya90-33、Cp72-1210×Ya73-226是生物量高的组合,可以用于甘蔗的高生物量育种。
何启钧林德波郑登高陈如凯
关键词:甘蔗生物量育种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
复杂多倍体植物甘蔗分子标记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4
1998年
甘蔗是遗传上最为复杂的作物,它主要是由热带种(2n=80)、割手密(2n=40-128)等种间杂交而来。甘蔗的染色体数很多,在100-130条之间。其中,有5-10%的染色体来自割手密,其余主要来自热带种。由于这种特殊性,人们曾经认为甘蔗不能象其它作物那样进行分子作图。近年来,由于一些主要产糖国联合投入巨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现已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本文简要叙述分子标记的主要原理、特点以及在作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潜势,阐述分子标记在甘蔗上的研究进展,指出甘蔗分子标记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自己的设想。
廖江雄
关键词:甘蔗分子标记多倍体杂交育种
蔗田复合共栖及其“三流”效应研究
1996年
根据甘蔗不同时期的生育特点和蔗田生态条件,把蔗田分为3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配置形式和内容,从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多层性上实现蔗田的多功能复合共栖新生产体系,研究这个蔗田新生产体系中产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效应。综合研究表明:按各个阶段的最佳形式配置,每公顷物质流(干物质重)净增30.19 t,能量流净增520.622 GJ,价值流净增9.283万元。若按各个阶段不同形式平均后综合,每公顷物质流(干物质重)净增26.35t,能量流净增454.8239 GJ,价值流净增5.8306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谢仙环
关键词:蔗田甘蔗生态效应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