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中文系
- 作品数:449 被引量:480H指数:7
- 相关作者:万德敬李安纲令狐兆鹏朱松苗李仙娟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绛州鼓乐的民间传承人——在民间语境中的传承变迁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绛州鼓乐素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作为新绛县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绛州鼓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间基础,在当地的民俗民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绛州鼓乐是在新绛县这个特定的区域,被新绛民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传承发生了极大的变迁。本文以其在民间语境中的传承人的传承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与研究来探索绛州鼓乐在现代民众中的传承途径。
- 李立
- 关键词:绛州鼓乐
- 《女娲石》:晚清女权小说背后的男权视角与国家想象被引量:2
- 2016年
- 《女娲石》是描写晚清妇女运动的典范之作,小说描写了女性身体的肉欲和禁欲两级形态,流露出对男性世界的极端仇恨,而这种女性解放实质上对男性世界的拟像,是男权话语操纵的样本。男权立场社会的拟像主要体现在叙事视角、叙事风格、叙事声音的男性化等三个方面。《女娲石》并没有西方女权主义话语诉求的反抗父权的声音,实质上只不过是男性用以救国启蒙的工具,因此,女性自身"身体"并不属于女性自己,而是为民族国家话语所征用,这也是知识分子在民族国家危机时刻焦虑的表征。
- 令狐兆鹏
- 关键词:女权男权身体民族
- 《倾城之恋》与张爱玲的自我追寻及自我困囿被引量:4
- 2019年
- 张爱玲与《倾城之恋》之间有一种奇特、复杂的关系。她与白流苏、范柳原同样被命运、家庭抛置在中西新旧交错的"夹缝"之中,因而去寻求一个更为完整、成熟的"自我",既是主观需要,也是客观必然。张爱玲将其本人的"自我"追寻,有意无意地投射在流苏与柳原身上。然而,他们在《倾城之恋》结局中的那种相对的"自我"圆满,张爱玲在现实世界中并未寻到。她太溺爱既定的自己,也太眷恋其所生活的殖民城市、畸形年代,情愿"困囿"于其中。故其"自我"形态中,充满了残缺、矛盾、执拗与虚无,小处精致绚烂,大处支离茫然。
- 袁少冲
- 关键词:《倾城之恋》
- 晚唐咏物诗题材特征论
- 2007年
- 咏物诗是诗歌创作中的一大门类,晚唐咏物诗创作尤为可观。仅就题材而论,晚唐咏物诗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第一,自然界之物居多,社会人事之物较少;自然界之物中又以弱小者居多,表现出异于传统的鲜明个性。第二,呈此消彼长之势。第三,所咏之物多为带有悲剧性色彩之物。晚唐咏物诗在题材上表现出来的对琐细之物与具悲剧色彩之物的偏好的特征,是社会时代心理与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反映。
- 刘国蓉
- 关键词:晚唐咏物诗题材
- 青海“花儿”传承人的类型浅析——以西宁和海东地区调查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青海"花儿"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特殊的歌唱内容和歌唱形式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花儿"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便是它逐渐传承的过程。"花儿"的传承是关乎"花儿"生命能否继续和旺盛的关键。传承人是青海"花儿"的传承主体,是青海"花儿"尤其是传承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青海"花儿"传承人的梳理、分类,及其特征的调查与分析,是把握青海"花儿"发展趋势的必要前提,有利于青海"花儿"今后传承和发展。只有掌握了"花儿"传承人状况,才能为其发展提出更有利的观点和措施,才能增强"花儿"的生命力。
- 李立张永兰
- 潘岳思想风貌与其文学创作关系考
- 2012年
- 通过对潘岳生平仕历的细致梳理和整体观照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可见潘岳的文学创作有一个特点:即其出发点重在展示与现实生活、个体情感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写实性,文学作品主要用以表现的是,对某一时期生活状况和生活经历的总结与安排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而且其作品大多带有鲜明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 高胜利
- 关键词:文学创作隐逸思想指向性个体情感目的性整体观照
- 晋南“走麦”习俗源流初探
- 2007年
- 在北方小麦种植区域,至今流传着一种麦子丰收以后,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或者娘家人看望出嫁的姑娘的礼仪习俗,在山西的南部地区被称为“走麦罢”。结合田野调查和古文献资料,我们认为“走麦罢”习俗,源于早期祭祀土地丰产的巫术仪式,后来发展为具有多重礼俗功能的礼仪活动。伴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业地位的转变,此习俗也逐渐呈现出衰微趋势。
- 常海燕
- 关键词:礼俗生殖崇拜
- 公孙胜在《水浒传》中的叙事作用
- 2016年
- 在早期水浒故事和元明戏剧中,公孙胜是一个面目不清、可有可无的人物。但是,在《水浒传》中,他被塑造成一个道士,成了梁山领导集团的核心人物。这是因为公孙胜在书中其实是一个"叙事性人物",在《水浒传》的叙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作者结合故事产生和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借鉴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方法和历代农民起义的经验,为适应广大市民的阅读心理和期待而设置的一个人物形象,在他身上,还寄寓着作者对于梁山好汉最后出路的探索和希望。
- 李燕青
- 关键词:《水浒传》叙事作用
- 后土文化与当代生态平衡的思考
- 2009年
- 中国传统生态观,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讲究"天人合一",其实质是追求生态的和谐与平衡。儒家文化侧重强调的是社会生态平衡和稳定,道家文化侧重强调自然生态的平衡和健康,这种和谐圆满的文化精神为历代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一和谐境界的追求在中国本土宗教信仰中有鲜明的体现,后土文化对构建当代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樊淑敏
- 关键词:后土生态平衡天人合一
-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学习的“课程思政”——以马克思“劳动”概念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不仅要懂“课程”,而且要明“思政”,这样才能使思想教育深入人心、启发人心、温暖人心,而不是远离人心甚至背离人心;才能让“课程”因“思政”而锦上添花,让“思政”因“课程”而鲜活生动,两相促进、相向而行。为此,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要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洞察其真理和精髓,而这又建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学习。例如“劳动”概念,如果不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内涵和意义,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劳动创造了美”“文学起源于劳动”等命题,或者说这些命题的完整内涵和丰富意义就无法向我们敞开,而“课程思政”也将无从谈起。
- 朱松苗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