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骨科

作品数:22 被引量:193H指数:8
相关作者:王良琼王红霞王克军王志贵孙之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长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骨折
  • 3篇镇痛
  • 3篇肱骨
  • 3篇护理
  • 3篇关节
  • 2篇硬膜外镇痛
  • 2篇硬膜外镇痛泵
  • 2篇镇痛泵
  • 2篇置换术
  • 2篇入路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思维
  • 2篇思维导图
  • 2篇人工肱骨头
  • 2篇肱骨近端
  • 2篇肱骨头
  • 2篇胫骨
  • 2篇胫骨平台
  • 2篇疗效

机构

  • 21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8篇廖全明
  • 6篇鲁厚根
  • 5篇刘军
  • 4篇王克军
  • 4篇肖继荣
  • 3篇王志贵
  • 3篇陆圣君
  • 3篇胡亚俊
  • 2篇丁永艳
  • 2篇唐霖
  • 2篇孙美芝
  • 2篇王红霞
  • 1篇刘圣凤
  • 1篇姚雅丽
  • 1篇张秀琴
  • 1篇李前方
  • 1篇何红
  • 1篇孙之煜
  • 1篇裴洪
  • 1篇龚腊梅

传媒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护理学报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5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总结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4年6月,采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45~65岁,平均51.2岁。致伤原因:摔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交通事故伤9例。伤后至入院时间1~4 h,平均2.3 h。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7个月。术后CT及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复位,其中2例遗留<2 mm的关节面塌陷,余15例均达解剖复位;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6周。随访期间无骨不连、钢板松动断裂、骨折复位丢失、膝关节外翻畸形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采用Rasmussen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获优12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8.2%;膝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05~130°,平均115.5°。结论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的特点,疗效满意。
陆圣君廖全明王克军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入路
不同训练方法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比较早期不同训练方法对神经源性膀胱的作用,探讨有效的训练方法及预防并发症。方法 48例男性不全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反馈法、外触法和内触法3组,每组16例,观察并纪录3组患者在治疗训练期间首次有尿排出的时间、腹部加压(Crede法手法)前的尿量、腹部加压后的排尿量及间歇导尿残留尿量,同时记录期间3组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以及3周后患者尿动力学测定值。结果所有患者腹部加压是使尿液排出的最有效方式(P<0.01);内触法训练组加压前排尿量及腹部加压后残留尿量分别与另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训练方法尿路感染率及肾功能损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动力学比较除膀胱压力外(P>0.05),内触法训练组的残余尿、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最大膀胱容量及最大尿流率分别与另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膀胱功能手法训练直接影响后期膀胱功能处理措施,而内触法并腹部加压是3种训练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
陈克军许永涛李家蓉刘圣凤
关键词:脊髓损伤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做出疗效评估。方法对1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进行Vancouver分型,并根据分型采取具体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均获随访6~12个月,术后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7分,术后平均为85分。结论通过Vancouver分型对假体周围骨折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裴洪廖全明王志贵鲁厚根王克军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假体周围骨折
思维导图在降低自控镇痛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降低自控镇痛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的17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89例),观察组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1%,对照组为3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控镇痛护理中,采用思维导图可提高护士临床观察和护理能力,从而使药物不良反应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正确的处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肖继荣张甜马玮吕诗琴吴阿雪陈雪
关键词:思维导图自控镇痛药物护理
联合入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联合手术入路进行内固定治疗的2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男15例,女10例;年龄31-62岁。Schatzker分型,Ⅴ型18例,Ⅵ型7例。所有病例术前行CT检查了解胫骨平台三柱损伤情况。结果 25例患者术后接受为期12-24个月的随访,发生术后感染1例,关节僵硬2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无一例发生皮肤坏死。Rasmussen功能评定按照疼痛、行走能力、伸膝、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5个项目综合评分。其中优14例,良7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84%。结论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便于骨折显露与复位,提高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保证,治疗效果满意。
陆圣君廖全明鲁厚根刘军
关键词:入路胫骨平台骨折
龙牡壮骨颗粒在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索龙牡壮骨颗粒在绝经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绝经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经皮雌激素基础治疗之上,治疗组给予龙牡壮骨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月、2月、3月的有效率、VAS评分、曲马多用量、骨密度变化及不良事件,并于半年、1年后随访VAS评分、OQOLS量表评分、骨密度与再骨折发生率及不良事件。结果:2组患者在基线时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与观察组各有2例在治疗2月时未随诊;治疗组有3例未接受治疗1年时的随访,对照组有4例未接受治疗1年时的随访,失访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2月时,2组有效率、VAS评分、曲马多用量、骨密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治疗3月时,2组有效率、VAS评分、曲马多用量、骨密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1年后随访时,VAS评分、骨密度与再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OQOLS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无再骨折,无新发高脂血症,无血栓事件,无新发胆囊疾病,无新发恶性肿瘤。结论:龙牡壮骨颗粒联合经皮雌激素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提高骨密度,减轻疼痛症状,减少再骨折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傅兰清胡亚俊王玲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龙牡壮骨颗粒
载BMP-2基因纳米粒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成骨诱导效能的研究
2017年
目的构建多聚精氨酸-壳聚糖/p BMP-2纳米粒,探讨包封多聚精氨酸-壳聚糖/p BMP-2纳米粒的PELA微球的体外成骨诱导效能。方法构建多聚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多聚物,并与BMP-2质粒基因凝聚成纳米粒子,检测其表征。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分析其体外细胞转染效能。进而,将纳米粒子包入PELA微球,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检测BMP-2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分析其成骨诱导分化效能。结果多聚精氨酸-壳聚糖/p BMP-2纳米粒粒径(81.39±22.96)nm,能有效介导BMP-2基因转染MC3T3-E1细胞,转染率高于裸质粒组及壳聚糖/p BMP-2纳米粒组(P<0.05)。PELA微球呈球形,粒径为(43.34±15.24)μm,包封率达(67.49±0.85)%,42 d内累积释药(56.87±5.09)%,与MC3T3-E1共培养,第7天BMP-2分泌量达最高(64.348±2.396)pg/m L,21 d后分泌量仍能达到(51.763±1.789)pg/m L。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形成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多聚精氨酸-壳聚糖能有效凝聚BMP-2基因成纳米级粒子,促进细胞转染,并可通过PELA微球的包封实现纳米粒的长效缓释,促进成骨分化。
李志浩徐晓龙李倩佘远举
关键词:非病毒基因载体成骨分化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指骨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96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指骨BMD分为三组,骨质疏松(A)组30例、低骨量(B)组38例及骨量正常(C)组28例。选取健康对照(D)组26例,分别比较各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HbA1c、Hcy、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 A组与B组Hcy的水平明显高于C组与D组,且A组高于B组,C组高于D组(P<0.05);血浆Hcy的水平与指骨BMD呈负相关(r=-0.601,P<0.05);BMI与骨质疏松是Hcy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b1=-2.108,b2=2.787,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高血浆Hcy水平可能与其指骨BMD减低有关,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徐晓明鲁厚根汪娅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骨密度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与预防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随着专业的发展和多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并成为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1].一旦患者发生DVT,不仅影响手术疗效,还给患者、家属带来身心痛苦和经济问题,严重者可导致患者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而致残,甚至发生致命的肺栓塞[2].因此,增强对DVT的认识,掌握或了解各种DVT预防措施,已成为完善护理理论与实践、适应医学发展的必要需求.现对下肢DVT形成的相关因素与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孙美芝唐霖王红霞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周围血管疾病DVT诊疗技术下肢功能
人工肱骨头假体在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假体在肱骨近端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骨肿瘤切除和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肱骨近端骨肿瘤患者,其中骨肉瘤8例,骨巨细胞瘤4例,软骨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394-5)个月,手术时间平均(110±10)min,术中出血平均(600±41)ml。1例骨肉瘤患者于术后20个月死于复发伴全身多处转移,余14例按Enneking评分标准,末次随访时评分(23.34-3.7)分,总体优良率为84.6%(11/15)。结论采用人工肱骨头假体能有效地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刘军廖全明王志贵王克军
关键词:假体肱骨近端骨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