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亚区域跨境有害生物联合控制国际研究中心

作品数:29 被引量:84H指数:6
相关作者:刘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意大利蝗
  • 9篇基因
  • 5篇生物防治
  • 5篇物防
  • 3篇代谢率
  • 3篇昆虫
  • 3篇昆虫病原
  • 3篇呼吸代谢
  • 3篇蝗虫
  • 3篇飞蝗
  • 3篇病原
  • 2篇氮含量
  • 2篇血蓝蛋白
  • 2篇滞育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发育
  • 2篇孢子
  • 2篇微孢子
  • 2篇温度
  • 2篇内参

机构

  • 28篇新疆师范大学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新疆畜牧科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藏自治区农...
  • 1篇新疆畜牧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篇付雪峰
  • 3篇石旺鹏
  • 3篇季荣
  • 1篇叶小芳
  • 1篇罗礼智
  • 1篇程云霞
  • 1篇索朗达
  • 1篇江幸福
  • 1篇何立志
  • 1篇刘余平
  • 1篇刘琼
  • 1篇张蕾

传媒

  • 5篇昆虫学报
  • 5篇应用昆虫学报
  • 4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生物资源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物氮含量对意大利蝗生长发育和卵巢面积的影响
2024年
为合理预测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的种群动态,分别用1%(对照)、4%和7%氮含量的食物饲喂意大利蝗5龄蝗蝻,测定不同氮含量食物处理后意大利蝗5龄蝗蝻的生长速率,羽化后7 d的体长、股节长、胫节长、翅长、翅宽、体重及羽化后1、7、13和19 d的卵巢面积。结果显示,4%氮含量食物处理试虫的生长速率最大,分别较1%和7%氮含量处理的增加了88.02%和109.33%;4%和7%氮含量食物处理后,意大利蝗成虫的后翅宽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羽化后7 d,不同氮含量食物处理的意大利蝗卵巢面积出现显著差异,羽化后19 d,4%氮含量食物处理的卵巢面积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表明中等氮含量(4%氮含量)适宜意大利蝗生长。
陈妍董化楠季荣何岚张永军丁国蝉
关键词:氮含量意大利蝗生长发育体型
草地螟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及雌雄鉴别方法被引量:9
2020年
草地螟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及鉴别方法在室内研究及种群测报中已经广泛应用,但幼虫及蛹的形态特征及雌雄的鉴别方法目前尚没有报道。本文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观察不同龄期草地螟幼虫的形态特征、5龄幼虫性别特征以及雌、雄蛹的区别,以期为草地螟幼虫和蛹的形态识别和性别鉴定提供科学分类依据。研究表明:1)初孵幼虫体色为淡黄色,随着龄期增大,体色逐渐加深,至末龄为灰黑色或黑色,3龄出现白斑和体侧纵带,5龄体背出现2条鲜黄色或黄白色背线;2)雄幼虫第5腹节背管两侧有一对精巢,呈白色半透明橘瓣状,3片精小囊隔膜将精巢分为4个小腔室,预蛹期2个精巢逐渐靠拢、融合并发生扭转,蛹期完全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剥离的圆球体,直至生命结束;雌幼虫卵巢没有明显分化;3)雌蛹腹部8~10节分节不明显,第8腹节中央的生殖孔和第9腹节的产卵孔连接组成一纵裂缝,裂缝两侧平坦,裂缝下端与排泄孔上端距离较远,为(0.48±0.005)mm,腹部末端钝圆;雄蛹腹部8~10节分节明显,第8腹节无纵裂缝,第9腹节的生殖孔呈一纵裂缝与第10腹节相连,裂缝两侧各有一个半圆形瘤状突起,裂缝下端与排泄孔上端距离较近,为(0.24±0.005)mm,腹部末端较尖。
胡敏程云霞张蕾罗礼智季荣江幸福
关键词:草地螟幼虫性别鉴定
始红蝽呼吸代谢的季节变化及对温度适应的生态学意义
为阐明始红蝽呼吸代谢的季节变化规律,探讨其对温度适应的呼吸代谢策略,运用多通道昆虫呼吸仪逐月测定始红蝽自然种群的O2 吸收率、CO2 释放率、代谢率和呼吸商。
季荣
关键词:呼吸代谢代谢率
西伯利亚蝗卵发育过程的比较转录组分析及滞育关联基因筛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筛选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卵滞育基因及代谢通路,初步明确西伯利亚蝗卵滞育分子机理。【方法】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西伯利亚蝗早期发育(ES)、滞育(DS)和滞育后发育阶段(PS)的卵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GO和KEGG富集分析并结合文献,预测滞育相关通路并聚类热图分析,筛选蝗卵滞育关联基因,并选取其中6个重要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DS vs ES和PS vs DS两比较组分别富集到12419和4789个差异表达基因,且多上调表达;两比较组共表达差异基因为2206个,主要与糖代谢、环境胁迫和生长发育相关。DS vs ES组富集最显著的GO条目为蛋白结合,PS vs DS组GO条目主要包含酶活性、细胞骨架构建及蛋白结合等过程。滞育关联基因主要集中在Wnt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细胞周期通路以及昆虫激素生物合成等通路。6个重要的滞育关联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数据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西伯利亚蝗卵滞育调控的重要代谢途径,并筛选出20个滞育关联基因,为后续深入研究该物种的适应机理奠定了基础。
赵娜吕雪峰扈鸿霞宋余蒋思涵季荣叶小芳
关键词:转录组QRT-PCR
鄂尔多斯细毛羊LMNB1基因和TXNIP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关联分析
2022年
该研究旨在寻找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标记。以462只周岁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为试验动物,联合DNA混池和Snapshot技术,检测LMNB1基因和TXNIP基因多态性,采用SAS9.2对LMNB1基因和TXNIP基因突变位点与羊毛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细毛羊的LMNB1基因有1个Indel(Indel1)、4个SNP同义突变(SNP1、SNP2、SNP3、SNP4);TXNIP基因在3'UTR区有1个突变(SNP5)。LMNB1基因Indel1-SNP1突变位点ATCT基因型和TTTT基因型群体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AACC基因型(P<0.05),ATCT基因型和TTTT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TXNIP基因SNP5突变位点TT基因型平均纤维直径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之间平均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TXNIP基因SNP5可作为影响鄂尔多斯细毛羊绒毛纤维直径的分子标记,为鄂尔多斯细毛羊超细型群体的选育提供试验依据。
付雪峰谷英吴翠玲德德玛孟根曹斯庆毕力格斯登丹巴田可川
关键词:鄂尔多斯细毛羊羊毛性状多态性
不同来源飞蝗后肠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对来源于田间与室内飞蝗种群肠道细菌群落的454高通量测序(HTS)结果进行了分析,共分析鉴定出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66个,其中室内飞蝗种群41个,田间飞蝗53个。全部OTU归属于6个门,9个纲,11个目,14个科,20个属。室内种群共含有12个属,其中优势类群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分别占总种群的13.3%和36.1%。田间飞蝗鉴定出14个属,优势类群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占总种群的18.8%。田间飞蝗后肠菌落的Ace、Chao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室内种群,而Simpson指标呈相反结果。研究表明来源于田间的飞蝗肠道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室内饲养的种群。分析结果为今后开展不同来源飞蝗肠道微生物资源研究提供依据。
石旺鹏
关键词:飞蝗肠道细菌高通量测序
华北白前生物碱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明确华北白前生物碱对重要的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的生物活性,采用点滴法和叶碟饲喂法测定了从华北白前中提取的生物碱对小菜蛾的触杀、胃毒和生长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白前生物碱浓度大于500 mg/kg时,对3龄小菜蛾幼虫触杀的死亡率达23.33%。叶碟饲喂小菜蛾结果显示,10 d内,白前浓度50mg/kg时无幼虫死亡,12 d后各浓度均表现出胃毒作用,但是死亡率不显著,500 mg/kg浓度的死亡率仅为30%;各处理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缓慢,体重均较对照低,幼虫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程度随生物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药后12 d时生物碱对小菜蛾幼虫生长的抑制率在11.78%~92.20%之间。
石旺鹏季荣
关键词:生物碱触杀胃毒害虫防治
西藏绒山羊羊绒细度候选基因筛选及其chi-miR-105a靶基因的验证
2023年
为研究西藏绒山羊羊绒细度,以及了解相关候选基因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筛选chi-miR-105a靶基因进行验证,以西藏绒山羊为研究对象,联合RNA测序数据和蛋白质组学数据,筛选与羊绒细度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对候选基因进行调控作用验证。结果表明:1)通过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整理得到384个DE mRNAs,12个DE miRNAs和29个DEPs。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发现CXCL10、SRC、CXCL9、FOS、ETV6、GMPS和PIP5K1B基因与羊毛细度相关。2)通过DEG-DE miRNA互作网络图发现chi-miR-105a与靶基因ETV6和PIP5K1B均在网络当中出现。因此对该调控因子进行验证和分析,根据靶基因表达水平试验发现转染chi-miR-105a mimics后引起毛乳头细胞中ETV6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01),而PIP5K1B基因的表达量均无显著变化。3)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表明,过表达chi-miR-105a后,ETV6酶活性显著降低,即chi-miR-105a可与ETV6的3′UTR区结合。综上,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筛选出与羊毛细度相关基因CXCL10、SRC、CXCL9、FOS、ETV6、GMPS和PIP5K1B。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进行chi-miR-105a与其预测靶基因ETV6和PIP5K1B的靶标验证,确定chi-miR-105a是ETV6潜在的调控因子,本研究为加快优质绒山羊新品种(系)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刘文娜陆庆伟索朗达宋伟杰吴翠玲付雪峰
西伯利亚蝗越冬卵的呼吸代谢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 L.是新疆亚高山草原和林间草地重要的指示物种,本研究主要探讨西伯利亚蝗卵越冬过程中的呼吸生理变化。[方法]采用多通道昆虫呼吸系统,逐月测定越冬卵的呼吸率、代谢率和呼吸商等指标,分析其变化特征,并监测其环境温度变化,同时解剖蝗卵以观察胚胎发育进度。[结果]越冬过程中,蝗卵的呼吸代谢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高低顺序为越冬前期<越冬期间<越冬后期。越冬前(8—10月)和越冬期间(11—2月),同阶段各月份之间的呼吸代谢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越冬后期(3—4月)呼吸率和代谢率显著升高(P<0.05)。越冬前蝗卵的平均呼吸商为0.66,说明其代谢底物主要为脂质;越冬期间蝗卵的平均呼吸商为0.80,表明其代谢底物除脂质外还有部分糖类参与;越冬后期,呼吸商显著升高(P<0.05),平均值为1.01,表明其呼吸代谢底物主要为糖类物质。早期胚胎发育主要发生在越冬前期,此时头、胸、腹和附肢等结构已分化完全;越冬期间胚胎发育停滞;越冬后胚胎发育迅速恢复。[结论]越冬过程中,西伯利亚蝗卵的呼吸代谢水平与胚胎发育进度密切相关。为适应胚胎发育需要,蝗卵通过调节呼吸代谢水平及代谢底物来调整其生理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从而顺利越冬。
何立志刘余平闫蒙云刘琼李占武季荣叶小芳
关键词:耗氧率代谢率
蝗虫对高温的耐受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给昆虫等变温动物的发育和繁殖带来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其种群动态分布甚至物种生存。蝗虫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害虫种类之一,对于温度等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其种群动态及成灾程度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除了低温耐受性,蝗虫对高温的耐受能力也很强。成虫的致死温度高达40℃左右。在短时高温下,蝗虫可以通过体内抗逆物质及酶含量的变化机制、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呼吸代谢模式以及体温调节行为来避免机体受到损伤,甚至短时高温往往有利于蝗虫交配。蝗虫自身的体温调节行为,在其适应环境和抵御病菌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大增加了蝗虫的生存能力。该文综述近年来蝗虫对高温耐受性的研究进展,加深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对蝗虫种群发生规律的认识。
高学民季荣
关键词:蝗虫全球气候变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