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335 被引量:574H指数:8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0篇农业科学
  • 43篇生物学
  • 27篇文化科学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医药卫生
  • 6篇经济管理
  • 5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植物
  • 29篇基因
  • 27篇土壤
  • 24篇胁迫
  • 20篇根际
  • 15篇青花菜
  • 15篇花菜
  • 13篇群落
  • 13篇教学
  • 13篇草莓
  • 12篇微生物
  • 10篇多样性
  • 10篇养分
  • 10篇入侵
  • 10篇葡萄
  • 7篇土壤养分
  • 7篇区系
  • 7篇烤烟
  • 7篇活性
  • 4篇芽孢

机构

  • 333篇昆明学院
  • 3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1篇云南省农业科...
  • 25篇云南大学
  • 15篇温州科技职业...
  • 12篇西南林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曲靖师范学院
  • 5篇云南省热带亚...
  • 5篇云南省烟草公...
  • 5篇云南省烟草公...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4篇宜春学院
  • 4篇普洱学院
  • 4篇大理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云南省烟草农...
  • 3篇云南省农业生...
  • 3篇云南香料烟有...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15篇唐征
  • 12篇荆赞革
  • 5篇廖德芳
  • 5篇杨秀娟
  • 5篇李迅东
  • 5篇李华春
  • 5篇杨恒
  • 4篇尹可锁
  • 4篇付登高
  • 4篇毛佳
  • 4篇刘小林
  • 4篇黄伟
  • 4篇宁眺
  • 4篇李晶
  • 3篇郭荣富
  • 3篇周晓罡
  • 3篇肖雷
  • 3篇陈国华
  • 3篇郑凤萍
  • 3篇杨韶松

传媒

  • 60篇昆明学院学报
  • 19篇西南农业学报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8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北方园艺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5篇东北农业科学
  • 4篇蔬菜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农产品加工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南方农业学报
  • 3篇中国市场
  • 3篇饲料研究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1篇2025
  • 91篇2024
  • 69篇2023
  • 66篇2022
  • 45篇2021
  • 39篇2020
  • 12篇2019
3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生理生化响应及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2024年
为探究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分子调控机理,该研究以‘水晶’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Shuijing’)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氰胺处理‘水晶’葡萄后芽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及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变化,并通过RT-PCR技术克隆得到其葡萄芽的2个FT(Flowering locus T)基因(VvFT 1和VvFT 2)和1个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基因(VvCBF)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保守基序及结构域和单氰胺处理后其在葡萄芽中的表达水平差异等。结果表明:(1)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表明,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内SOD、POD和CAT活性,MDA和H_(2)O_(2)含量及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均明显增加。(2)‘水晶’葡萄VvFT 1和VvFT 2的cDNA全长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aa);VvCBF的cDNA全长为826 bp,编码237 aa。(3)同源性分析表明,‘水晶’葡萄VvFT1与荔枝(Litchi chinensis,LcFT:AEU08960.1)和龙眼(Dimocarpus longan,DlFT2:ALA55998.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VvFT2与LcFT(AEU08961.1)和DlFT2(AHF27444.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vFT1、VvFT2、LcFT(AEU08960.1,AEU08961.1)和DlFT2(ALA55998.1,AHF27444.1)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VvCBF与野扁桃(Prunus ledebouriana,PlCBF:AEB69782.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vCBF和PlCBF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4)qRT-PCR分析表明,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中VvFT 1和VvFT 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而VvCBF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该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VvFT 1、VvFT 2和VvCBF基因的系统进化和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内各基因表达模式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的分子和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李小琴陶兴梅王凯谯祖勤刘朝张永福
关键词:单氰胺葡萄休眠转录因子
甲基化酶DNMT3B基因敲除的CHO-K1细胞系构建被引量:1
2021年
构建敲除DNMT3B基因的细胞系,为重组蛋白药物生产使用的高效表达系统提供DNMT3B基因缺失的稳定细胞株.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敲除DNMT3B基因的质粒,并利用脂质体转染CHO-K1细胞进行基因编辑、T7E1核酸内酶切及筛选DNMT3B基因敲除细胞,以及软琼脂法获得单克隆.结果表明,通过对获得的单细胞克隆进行测序比对,确定DNMT3B基因第4个外显子处被编辑产生移码突变.最终获得DNMT3B基因特异位点删除的CHO细胞单克隆.
陈奇娜王斌郭庆王静黄伟王霄纪华
关键词:基因敲除DNMT3B表观遗传学
柬埔寨龙血树褐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培养条件分析
2024年
[目的]柬埔寨龙血树为我国各省市广泛栽培的室内观叶植物,近年来普遍发生叶部病害影响其观赏价值。2011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云南省蒙自市、新疆乌鲁木齐的柬埔寨龙血树发现一种叶部初期褪绿逐渐变为灰褐色凹陷最后暗褐色枯死的褐斑病。为了确定其病原菌种类和发病条件,进行病原菌鉴定及培养条件测试。[方法]采用在云南蒙自、新疆乌鲁木齐采集的12份柬埔寨龙血树褐斑病病叶,开展了组织分离、致病性测试、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与培养条件测试。[结果]从12份病叶分离到15株真菌,菌落中央产生黑色孢子,边缘白色,顶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8~45μm,分生孢子球形暗褐色,直径2~5μm,代表性菌株LZB-6、LZB-12经CaM或β-tubulin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塔宾曲霉;刺伤法接种14 d的龙血树叶片均发病,症状与田间一致,并能分离到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形态与原分离菌株一致的真菌,完成科赫法则验证确定为病原菌。培养条件测试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34℃,最适宜温度为28℃,光照抑制菌丝生长,菌丝生长偏爱碱性环境,pH为7~10时,随着pH值升高生长速率仍在增加,最适宜碳源和氮源分别为甘露醇、明胶,菌丝致死温度为55℃10 min;产孢适宜温度为28~40℃,最适宜温度为32℃,光照抑制产孢,适宜产孢pH值为6~8,最适宜pH值为8,最适宜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明胶,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10 min。[结论]导致云南蒙自、新疆乌鲁木齐的柬埔寨龙血树褐斑病菌均为塔宾曲霉,除了光照和氮源之外,温度、pH值、碳源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均不同,22~34℃时病原菌能较好的生长与产孢,应加强对柬埔寨龙血树褐斑病的防控。
郭建伟郭建伟余泽云余亚军林登智张永光元超张永光
关键词:褐斑病系统发育分析产孢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研究状况及对策建议
2024年
通过检索CNKI和citexs数据库中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对其发文量、作者、学科与关键词、研究机构、发表刊物和被引状况等信息,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及可视图的方式,较为系统地呈现国内外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共检索到CNKI数据库文献104篇,研究文献呈现递增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野生稻、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野生植物资源等保护上,学科专业领域主要分布在生物学、农作物和农艺学等方面,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事研究发文最多,获得项目资助仅占约30%;共检索到citexs数据库文献188篇,美国、中国和英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排名前三的国家,超过文献总量的50%,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逐步增多。通过将国内外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有助于掌握野生植物资源原生境保护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建议通过加强建立健全其法规制度与运行机制、强化科学研究和加强宣传教育来进一步提高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高质量持续化发展。
段青红蒋智林吴甜郭俊华申科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文献计量学资源保护
菊花枯萎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菊花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hrysanthemi)是目前影响菊花产业发展的一种侵入土壤根部传播的病害。笔者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菊花患枯萎病的发病植株和菊花健康植株的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菊花枯萎病的发生对根际土菌落丰富度存在明显影响。健康菊花植株和患病菊花植株根际细菌OTU数分别是1831和1723个,两者共有为1661个,菊花健株根际土壤中细菌OTU总数比菊花病株增加6.23%,特有OTUs数是患病植株的2.74倍。从土壤根际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水平上看,菊花患枯萎病植株低于菊花健康植株。Alpha多样性指数显示,菊花病株根际土壤的Shannon、Ace以及Chao1指数比健株降低1.60%、5.71%和6.62%。此外,菊花患枯萎病植株与健康植株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结构上也有明显差异,菊花健康植株根际土中,主要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芽孢杆菌纲(Bacilli)、绿弯菌纲(Chloroflexia),其相对丰富度分别比病株高10.27%、1.51%、9.54%;在属水平上,病株根际土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相对丰富度比健株分别低4.14%、0.45%、39.24%。上述结果说明,在菊花根际土中,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以及物种多样性的降低是菊花枯萎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更早防治菊花枯萎病提供理论依据。
赵娅红吴治兴刘敏荣涂艳芳薛建平王悦卢超刘佳妮余磊姚茹瑜陈志星黄飞燕
关键词:菊花根际土壤高通量测序细菌群落
鸭瘟病毒gJ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4年
鸭瘟病毒是一种可引起鸭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的病毒。gJ蛋白是鸭瘟病毒囊膜蛋白的一种,该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J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由539个氨基酸组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1个α-跨膜螺旋区,有1个信号肽位点;预测了gJ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其有52个磷酸化位点,7个糖基化位点,有18个B细胞抗原表位,14个较强的T细胞抗原表位。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gJ蛋白的结构特性和免疫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李方杰王宵李美荃董翠莲
关键词:鸭瘟病毒生物信息学
6种中草药对禽源沙门菌的体外抑菌试验被引量:4
2022年
为了研究中草药对3种不同血清型禽源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煎法制备黄连、黄柏、白头翁、金银花、女贞子、乌梅6种单味中草药水提液,然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一步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鼠伤寒沙门菌LLCL-8株对黄连、金银花和白头翁较为敏感,MIC分别为(62.50±0)mg/mL、(83.33±29.46)mg/mL、(125.00±0)mg/mL,MBC分别为250.00 mg/mL、250.00 mg/mL、大于500.00 mg/mL;鸡白痢沙门菌LLC-51株对黄连敏感,MIC为(31.25±0)mg/mL,MBC为125.00 mg/mL;肠炎沙门菌S株对黄连、白头翁敏感,MIC分别为(62.50±0)mg/mL、(104.16±29.46)mg/mL,MBC均为250.00 mg/mL。说明黄连对3种血清型禽源沙门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相对明显;白头翁、金银花对某些血清型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王宵王舒婷冉李燕刘洪丹李方杰李美荃董翠莲王静
关键词:中草药体外抑菌试验
兰坪金顶铅锌尾矿细菌多样性及其功能酶活性
本文以兰坪金顶铅锌尾矿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13种培养基对所采样品进行分离培养,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分离获得菌株的分类地位,继而运用平板透明圈法进行分离菌株的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检测.采用稀释平板...
樊炳君姚丽罗昆艳段娇桑聪艳侯秀丽何永健曹艳茹
关键词:细菌
多方合力 做好农业职业院校学生的理想教育
2023年
农业职业院校学生的理想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因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目的是农业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工作。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普通高中的升温,使农业职业院校招生面临严峻挑战和困难。学生思想素质和基础文化素质明显下降,再加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多学生理想迷惘,前途不明朗,学习无动力。
吕晶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农业职业院校高校扩招文化素质毕业生就业难
云南省烟田常见病虫害及绿色防治技术
2024年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基地。烟草病虫害的入侵会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不利于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烟草生产中常见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云南省烟田常见病虫害,包括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常见虫害以及根结线虫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黑胫病、烟草病毒病、烟草野火病、烟草白粉病等常见病害,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绿色防治技术,以期为促进云南省烟草可持续发展提高参考。
曹振亮贾博轩吴甜程文磊钟宇夏体渊
关键词:烟草病虫害烟田绿色防治技术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