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肇庆学院肇庆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

作品数:102 被引量:165H指数:7
相关机构: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历史地理
  • 17篇经济管理
  • 12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艺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7篇明代
  • 12篇考述
  • 11篇名宦
  • 7篇事迹
  • 7篇礼制
  • 6篇清代
  • 6篇晚明
  • 6篇大航海时代
  • 5篇生平
  • 5篇宗族
  • 5篇族群互动
  • 5篇祖先
  • 5篇文本
  • 5篇礼部
  • 5篇墓志
  • 5篇客家
  • 5篇嘉靖
  • 4篇德意志意识形...
  • 4篇叙事
  • 4篇文本分析

机构

  • 102篇肇庆学院
  • 54篇龙岩学院
  • 2篇广宁县木格农...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委党校

作者

  • 1篇袁亚铮
  • 1篇吴清
  • 1篇徐林
  • 1篇李徽
  • 1篇刘厚俊

传媒

  • 8篇长江文明
  • 6篇肇庆学院学报
  • 3篇忻州师范学院...
  • 3篇中国文化论衡
  • 3篇宗教信仰与民...
  • 3篇北京民俗论丛
  • 2篇孙子研究
  • 2篇农业考古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2篇古今农业
  • 2篇湘潭大学学报...
  • 2篇合肥师范学院...
  • 2篇现代农机
  • 2篇闽商文化研究
  • 2篇汉江师范学院...
  • 2篇中国边疆学
  • 2篇古田干部学院...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市场

年份

  • 1篇2024
  • 16篇2023
  • 28篇2022
  • 21篇2021
  • 21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西北七娘信俗新探
2022年
本文围绕闽西北七娘信俗的由来与发展及其成因,通过考证七娘姓名、籍贯、出生时间、身世、名人题诗以及“神迹”“封号”等七个方面,从中发现七娘原型实则类似梁红玉的历史群体化身,其形象经层累建构而成,反映了七娘信俗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七娘信俗的文本书写问题与闽西北区域社会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从而提出了应在地方文化符号建构、族群互动、男女性别比较研究多个视角下深入考察,重点进行文本分析,重写信俗发展历程。
刘涛
关键词:客家族群互动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意义
2021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在布鲁塞尔共同完成的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形态》)创立了唯物史观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共识。一百多年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指导对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和生产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枝青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著作唯物史观《形态》
明代肇庆科举人数与地域分布考述被引量:1
2020年
明代肇庆府辖1州11县,共产生进士64人,举人511人。其时间分布为前、中期较多,永乐朝达到最高峰,后期较少,呈递降之势;空间分布以府城所在地高要为核心,人数最多,毗邻的四会、新兴、高明、德庆次之,边远的开建、阳春、恩平、广宁等地则成绩不佳。明代肇庆的科举状况是国家科举在地方展开的产物,既有国家制度的影响,如永乐朝在乡试不拘额数与教育复兴双重因素影响下,举人、进士数量最多,又有地方因素的影响,如战乱频发,人口减少,使得肇庆科举成绩总体上呈下降之势。虽然如此,在明中后期应试人数渐多和考试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偏远州县却相继考中举人、进士,说明国家科举仍然得到地方的热烈回应,呈铺展之势。
吴恩荣
关键词:明代科举举人进士
民族学视域下重写佛教中观思想史
2021年
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野来看,佛教的中观思想是佛教中国化的开端,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与载体,对其深入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佛教中观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促进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目前学术界关于佛教中观思想在华传播的当代论述尚属空白,本文将围绕中观思想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这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深远影响,在民族学与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背景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全面揭示其文本记载背后的历史情境,重新书写其历史变迁,为新时期民族学与宗教学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刘涛
关键词:民族共同体中观思想
从名儒到帝师:明初名宦郑深道形象变迁考
2022年
围绕明清地方志关于郑深道由名宦到名儒再到“帝师”的形象演变,还原其文本的书写过程,分析其成因与影响。郑深道形象变迁先后获得明代福建镇海卫军户及其后人支持,其太子太傅形象既是其宗族参与清初粮户归宗改革的产物,又是清初地方官与福建镇海卫军户后裔士人共谋的结果,见证了闽南地方社会变迁。针对其本来面目,考证其真伪,分析其书写方法。据此提出历史名人研究,应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文本分析的建议。
刘涛
关键词:明仁宗名宦帝师
苏颂文化符号在闽南同安故里的建构被引量:7
2020年
苏颂文化符号的同安建构始于南宋,历经元、明、清、民国,影响深远。同安的"海滨邹鲁"之称并非源于朱熹,而是苏颂。苏颂对同安故里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朱熹的关注,积极建构文化符号。揭示苏颂文化符号的建构过程,分析其建构原因,对新时期历史名人与地域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刘涛
关键词:文化符号宋代
明万历提学官戴燝宦黔考实
2023年
戴燝自万历四十一年(1613)到四十六年(1618)任贵州布政司参议、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申请增加贵州乡试中式名额成为日后定数,所取之士出类拔萃;与贵州巡抚张鹤鸣深入探讨,应邀为其诗文集质定并为之作序;应贵州军籍进士马文卿邀请,为其母撰写墓志铭;视学铜仁,作《文笔洞纪功铭》,摩崖石刻于文笔洞中;其诗文集《黔中草》请张燮作序、徐兴公点评。戴燝是贵州名宦,获叶向高称道、赵焕认可,却因其门生马士英之故,而未获贵州旧志立传。
刘涛
关键词:名宦明代
明宣德状元林震家世考实被引量:2
2022年
围绕宣德五年状元林震家世文献,运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从中发现署名林文所撰《状元林公墓志铭》、署名林震五世孙所撰《状元公行状》皆系托名之作。《状元公行状》根据《状元林公墓志铭》编写,实则明代漳州卫军户后裔通过清代粮户归宗改革重构谱系的结果。署名林震所撰《大魁公谱序》应是南明隆武举人林廷擢在清初所作。《宣德五年进士登科录》与林文《赠儒林郎、翰林院修撰林先生志铭》实乃林震家世研究关键文献。
刘涛
关键词:状元明代
郑成功1654年漳平征饷考被引量:1
2020年
围绕郑成功漳平征饷这一文本记载,本文首次运用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此进行系统考察,从中发现郑成功在顺治十年十二月出兵漳平,顺治十一年征饷于漳平。郑成功根据漳平在福建西路食盐贸易中的地位、此前在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影响,决定在漳平征饷。在此期间,不仅征收军饷,还获得了军粮补给、补充了兵员,并通过漳平北溪航道对福建漳州、建宁、延平、邵武等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刘涛
西江流域广东段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以西江流域广东段24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江流域广东段传统村落总体分布不均衡,从区域上游至下游呈"由多到少"的分布特征,且主要沿河流、山地分布;其数量较多但类型单一,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古建筑文化型传统村落所占比例最大;其等级分布为高等级聚集市中心,低等级市向周边分散,在区域范围内表现为"东西少,中部多"的分布特征;其空间分布密度表现出"大分散,小集聚;中间密,两头疏"的格局,其冷点区与热点区空间差异明显,大体呈"中间热,两端冷"的格局,在区域层面上表现出明显的"块状"分布特征。分析得出:地形地貌、湖泊水文、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人口分布格局等方面是影响西江流域广东段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针对研究结果,最后从调研普查、政策保护、宣传力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吴清徐茵茵张意柳高千千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