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作品数:252 被引量:524H指数:9
相关作者:邢宇赵琛王婷王春景徐俊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机械工程
  • 59篇金属学及工艺
  • 59篇交通运输工程
  • 41篇文化科学
  • 3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电气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7篇汽车
  • 30篇柴油
  • 25篇柴油机
  • 21篇合金
  • 18篇力学性能
  • 18篇力学性
  • 15篇高校
  • 13篇接头
  • 11篇有限元
  • 11篇教学
  • 10篇电动
  • 10篇课程
  • 9篇优化设计
  • 9篇有限元分析
  • 9篇制动
  • 9篇钎料
  • 9篇教育
  • 6篇电池
  • 6篇生物柴油
  • 6篇时效

机构

  • 246篇常熟理工学院
  • 26篇苏州大学
  • 25篇江苏大学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南京航空航天...
  • 6篇同济大学
  • 4篇苏州市职业大...
  • 4篇桂林航天工业...
  • 4篇江苏省(沙钢...
  • 4篇中国能源建设...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3篇苏州托普信息...
  • 3篇江苏林海动力...
  • 3篇好孩子儿童用...
  • 2篇东南大学
  • 2篇西北有色金属...
  • 2篇浙江新柴股份...
  • 2篇中铝稀土(江...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28篇陈庆樟
  • 27篇许广举
  • 17篇李铭迪
  • 16篇王忠
  • 9篇焦洪宇
  • 8篇赵洋
  • 8篇李学智
  • 7篇杨莉
  • 6篇刘帅
  • 4篇李瑞娜
  • 4篇张尧成
  • 4篇杨保成
  • 4篇朱如鹏
  • 4篇洪亮
  • 4篇陆春元
  • 4篇刘刚
  • 4篇宋兵兵
  • 3篇吴青龙
  • 3篇周奇才
  • 3篇熊肖磊

传媒

  • 43篇常熟理工学院...
  • 21篇热加工工艺
  • 10篇机械设计与制...
  • 10篇教育教学论坛
  • 9篇汽车工程
  • 7篇车用发动机
  • 6篇内江科技
  • 5篇金属热处理
  • 5篇电焊机
  • 5篇农业装备与车...
  • 4篇稀有金属材料...
  • 4篇焊接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领导科学论坛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金属加工(热...
  • 3篇科教导刊
  • 2篇教育与职业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机电工程

年份

  • 6篇2025
  • 21篇2024
  • 23篇2023
  • 21篇2022
  • 17篇2021
  • 29篇2020
  • 37篇2019
  • 31篇2018
  • 30篇2017
  • 13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2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型高校“新四化”车辆工程专业升级改造探索
2024年
汽车行业的“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及共享化)发展迅速,要求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对接汽车产业发展,突破传统工程思维模式,打破“学科壁垒”,交叉融合,融入产业。以应用型高校现有车辆工程专业体系为出发点,从传统车辆工程专业面向“新四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工程认证要求和产教融合教学理念,探索专业培养目标体系、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和师资与教学模式体系的“新四化”升级改造的方法,形成并实践了新工科教育理念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对新形势下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庆樟孟杰许广举
关键词:车辆工程专业
基于动态阈值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均衡管理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组在搁置阶段出现的不均衡问题,通过电池单体开路电压与SOC的拟合方程,利用电池组中的最高电压,得到一个判断电池组不均衡性的动态阈值,并为均衡过程的实现制定了均衡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了搭建了均衡管理模型。
王正义陈庆樟王康王尚
关键词:磷酸铁锂电池动态阈值均衡管理
电动物流车动力电池组循环寿命预测被引量:1
2020年
以某低速电动物流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为研究对象,将动力电池组寿命实验与电动物流车复杂多变的行驶工况结合,进行电池组动态测试。基于电动物流车的行驶工况对动力电池组动态测试得到了容量衰减实验数据,利用遗传算法拟合得到动力电池组循环寿命预测经验公式,拟合容量与实测容量之间的残差平方和仅为0.111,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较好。该循环寿命预测经验公式可用于同类动力电池组寿命预测。
王尚陈庆樟王康王正义王耀
关键词:动力电池组循环寿命遗传算法
铝/钢异种金属焊接及增材制造研究进展
2025年
铝/钢复合结构结合了铝合金的低密度和钢的高强度、低成本等优良特性,在汽车轻量化制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焊接方法和增材制造可以实现铝/钢复合构件的快速制造,但铝和钢的物理性能差异较大且二者之间极易反应形成连续分布的脆硬Fe-Al金属间化合物,严重降低铝/钢异种金属界面及整个构件的力学性能。本文论述了铝/钢异种金属的焊接性,介绍了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一些前沿的金属间化合物调控和消除策略,重点阐述了电弧增材制造和激光增材制造在铝/钢复合结构制备方面的应用及其与铝/钢电弧焊、激光焊的异同之处,最后对铝/钢异种金属焊接及增材制造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蔺春发李响韩雨蔷董龙龙戴宇轩朱铖祺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
汽车工程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年
针对目前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吻合、师资队伍实践检验不足、课程体系设置陈旧等问题,文章以常熟理工学院汽车行业学院为例,探索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并提出建立汽车工程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汽车工程行业班课程体系、行业班运行模式与责任机制、行业班师资平台,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建议,以供参考。
姚建红刘继承高琳琳李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
进气歧管数值仿真及其优化设计被引量:2
2019年
进气歧管是研究四缸机进气均匀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CBR600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CATIA建立了进气歧管模型,采用FLUENT对进气歧管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长度和结构的进气歧管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流阀上锥角为15°时入口质量流量最大,下锥角为7°时出口质量流量最大.进气歧管缩放口的设计可以使发动机有最大的进气量,而不等长进气歧管的补偿设计可以使发动机各缸有一个更均匀的动力输出.计算结果为进气歧管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朋博朱泓澄单鸿煊林玲
关键词:进气歧管FLUENT数值仿真优化设计
FSC气动换挡系统的设计
2019年
以FSC赛事要求设计一套气动换挡系统,通过单片机电子控制程序控制离合与换挡的工作顺序,使离合与换挡一起工作,提高换挡成功率.经过不断调试工作时间间隔,成功完成了升降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周淼杨保成焦洪宇
关键词:单片机气缸
紫铜感应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
2016年
以紫铜板材为对象,利用Sn-58Bi和Sn-0.7Cu钎料对紫铜进行感应钎焊实验,保温不同的时间,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接合强度测试仪等方法对钎焊接头进行组织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Sn-58Bi和Sn-0.7Cu钎料和感应钎焊技术可以实现紫铜的连接。Sn-58Bi感应钎焊接头界面处均形成了一层薄而连续的金属间化合物Cu6Sn5。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焊缝中富Bi相逐渐减少。Sn-0.7Cu钎料接头的显微硬度在保温时间为10 s时最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逐渐增加,接头强度随之降低。
孟涛戴军李栋梁张尧成杨莉蒋立成
关键词:感应钎焊
热处理对挤压态Al-Zn-Mg-Cu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扫描电镜、硬度测试、拉伸试验及冲击性能测试,研究了3种不同热处理后Al-12Zn-2. 4Mg-1. 1Cu-0. 3Zr-0. 15Ni-0. 12Mn(质量分数,%)合金显微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T6处理合金的组织主要为α-Al基体、η’和η析出相,合金的平均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210 HV和597 MPa,高于T4和T5工艺下的合金硬度和强度。η’和η相对于基体有一定的可动性,使合金的塑性降低,T6态合金的伸长率略低于T4态。T4和T5态合金的冲击断裂机制为脆性断裂,T6处理后合金的冲击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断裂机制为韧脆混合断裂。挤压态Al-Zn-Mg-Cu合金宜采用T6热处理工艺。
魏迪杨莉张尧成卢王张庞松智雅婷
关键词:AL-ZN-MG-CU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基于CNN-LSTM的城市道路平均车速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城市道路平均车速预测不仅是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智能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的重要支撑。以实际的城市区域路网为研究对象,构建路网空间权重矩阵,采用时空自相关函数(ST-ACF)分析实验路网平均车速的时空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的短时交通速度预测模型,既能学习平均速度数据的动态变化特征来捕获时间依赖关系,又能学习复杂的拓扑结构来捕获空间依赖关系。通过对未来5 d内5 min时间粒度的平均车速值进行预测,并与ARIMA,BPNN,CNN3个基准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构建的CNN-LSTM模型能较好地适用于实际区域路网的平均车速预测。本研究有助于为交通管理者提供交通事故预判和交通拥堵缓解的决策依据,也是对城市道路交通治堵技术的一次有益补充。
王雪梅陈莹
关键词:城市道路平均车速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