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343 被引量:434H指数:11
- 相关作者:王欢欢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滨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高等教育援藏的历史沿革、成就及其展望被引量:1
- 2022年
- 高等教育援藏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都十分重视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对西藏地方高等教育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等教育援藏已发展为相对成熟并有一套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展望未来,西藏地方高等教育必将成为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文章提出,新时代西藏地方高校应突出地域办学特色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加强与兄弟省市“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的对接,进一步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为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人才。
- 王潇琳
- 关键词:教育援藏
- 高校思政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与建议——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 2023年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若干重要问题研究》一书由王瑞萍、马进、马虎银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涵盖了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而全面的内容,对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具有参考价值。该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倪芷
-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高校开展
- 新时代党的西藏工作理论和实践集成——从“三个维度”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 2020年
-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治理西藏的经验凝结和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西藏工作理论和实践集成,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重大政治命题和理论命题,是指导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理论旗帜和行动指南。因此,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有助于我们廓清党的治藏方略的历史演进、主要内涵、践行路径等重大问题,引领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 普布次仁余志坤
- 关键词: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
- 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的理论和实践演进研究
- 2022年
-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立党执政的根本立场和主旨内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并在中国共产党执政70多年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遵循人民立场,坚持为人民幸福而努力,人民立场理论也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路指明了方向。
- 曾燕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正确认识与处理好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分别对应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贯彻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应协同作用,共同应对复杂的新形势,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在实际执行中,主渠道与主阵地间的协同尚存在部分问题,如何进行优化创新以对其进行妥善解决,已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人员亟须考虑的重点内容。
- 康玉环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
- 杜威“教育即生活”视域下少先队活动的审视与构建
- 2022年
- 教育与人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并因此备受关注。被誉为杜威教育观精髓之一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是杜威对教育与生活两者密切关系的精辟论断。少先队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从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角度理解和阐释了少先队活动所具有的现实性意义,提出了少先队活动回归生活的途径,以期对理论、实务界有所裨益,并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发挥少先队活动的重要作用。
- 曾敏
-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在西藏的历史实践--以汉藏、回藏关系为例
- 2020年
- 2010年,中央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并于其后进一步完善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做出的新发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式提出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两次做出了新的论述,总书记分别在201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同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 单增卓玛
- 关键词:民族理论
-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研究
- 2022年
-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和中华民族共同体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民族团结代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高利益,民族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和根本,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就是对民族认同的研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思想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对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进行梳理,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内在机理,并谈谈如何在民族关系的历史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中,更好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 王磊
- 关键词:民族认同
- 新时代援藏精神生成逻辑的三维考察
- 2024年
- 援藏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提出的崭新命题,深入学习与感悟援藏精神,需要整体考量新时代援藏精神的生成逻辑机制。其内在逻辑机制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织耦合是其理论逻辑,历史担当和援藏经验的交互融合是其历史逻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度融通是其实践逻辑。探析新时代援藏精神的生成逻辑,呈现援藏精神的演绎图景,赓续传承援藏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踔厉奋发的精气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刘立亚郝玉凯
- 关键词:生成逻辑
-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共同性”属性、趋势与进路探析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的重要原创性论断,为创新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于“和合”的共同性理念的中国特色制度安排,具有差异中的一致性、多样中的统一性的核心内涵。新时代,各民族共同性因素增多处于主导地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态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在实施过程中集中展现了在差异中增进一致的趋势。因此,必须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增进各民族发展的协同性、各民族政治生活的民主性、各民族文化的同根性、各民族社会的互嵌性、各民族政策扶持的整体性、各民族干部履职的同责性等方面着手。
- 余志坤普布次仁
- 关键词:共同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