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作品数:646 被引量:2,313H指数:20
- 相关作者:张春会赵全胜崔明辉马坤茹梁小勇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2024年
- 从岩层控制理论、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防控手段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方面的研究现状。当前工作面顶板灾害依然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近两年来无论是顶板灾害起数还是伤亡人数,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顶板灾害防控依然严峻。在矿压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科研人员相继提出了“砌体梁”、“传递岩梁”、“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切落体”和“分区支撑理论”等力学结构模型,明确了不同岩层赋存条件下顶板灾害致灾机理;在顶板灾害监测预警方面,我国煤矿已经开始摆脱传统单一的近场矿压监测,逐步向工作面近、远场顶板状态联合实时监测、动态感知、协同预警发展,实现矿压监测系统监测近场支架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煤体应力等,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工作面远场上覆岩层顶板断裂位置和能量大小;在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方面,总结了浅埋深、坚硬顶板、非坚硬顶板不同围岩赋存状态下工作面矿压规律,明确了各条件下支架工作阻力的增阻特性;在顶板灾害防治方面,针对不同围岩赋存条件下易发生的顶板灾害类型,形成了相对应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针对矿压显现较强烈,容易发生顶板灾害的坚硬顶板矿井,通过顶板深孔爆破、浅孔水力压裂、井下定向区域水力压裂、地面水力压裂等技术,有效地预防了顶板灾害的发生。总体而言,我国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控理论及技术体系仍在不断完善,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矿井的建设,顶板灾害的智能预警及联动防控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 徐刚张震张震范志忠张春会范志忠陆闯卢振龙王传朋黄志增李岩刘前进薛吉胜孙晓东王传朋马镕山
- 关键词:顶板灾害监测预警矿压特征灾害防治
-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构建生产实习教学体系,改革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建立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建立生产实习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强化过程管理,细化实施要点,使生产实习效果达到实质性提升。
- 可淑玲
- 关键词:土木工程教学改革
- 小波奇异性在钢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 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伤和老化,这就需要对损伤进行定位检测。小波分析技术为钢结构损伤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根据小波奇异性检测理论,以应变能的损伤信号为结构损伤指标,分别以悬臂梁结构、平面桁架结构和空...
- 张悦杜守军张丽梅
- 关键词:应变能小波变换
- 文献传递
- 遭受氯盐腐蚀病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及加固
- 通过对遭受氯盐腐蚀的某大型商场框架柱进行检测及加固,探讨了氯盐腐蚀机理,提出了三种加固方案,并对加固方案进行了对比。采用化学灌浆和加大截面综合法对该框架柱进行了加固。加固结果表明,该工程在加固14年后仍能安全使用,加固效...
- 李其廉杜守军郑世夺王耆生邢海文刘春华
- 关键词:氯盐钢筋混凝土
- 文献传递
- 采动煤岩渗透率演化模型及数值模拟被引量:6
- 2015年
- 为描述采动煤岩渗透率演化过程,引入强度退化指数,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建立了考虑围压影响的煤岩应变软化力学本构模型。给出了体积应变和渗透率的关系方程,结合应变软化模型建立了采动煤岩渗透率演化模型,并在FLAC下予以实现。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围压下圆柱岩样的峰后应变软化力学行为和某煤矿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煤岩的渗透率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围压对煤岩峰后应变软化行为的影响;(2)随着工作面推进,越来越多的煤岩单元破坏,渗透率也不断增长,逐渐成为瓦斯等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3)模型能再现采动煤岩渗透率演化的动态过程,从而为煤与瓦斯共采、煤层瓦斯抽放和瓦斯灾害防治提供指导。
- 张春会赵莺菲王来贵于永江
- 关键词:围压体积应变
- 剪切屈服型多耗能梁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为了解决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延性导致的地震作用取值偏大等问题,研究了剪切型多耗能梁偏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试验模型的基础上,基于耗能梁腹板受剪面积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把耗能梁段的截面设计成多耗能梁模式,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8个数值模型,分别进行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分析了破坏模式、滞回曲线、承载力、刚度及耗能能力随耗能梁个数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耗能梁段塑性变形发展充分,有效保护了其他的非耗能构件;结构的承载力、屈服位移及耗能能力要好于单耗能梁模型;每个多耗能梁模型的初始刚度相差较小(4%以内),均小于单耗能梁模型,但多耗能梁模型能够延缓结构刚度的退化速率。所提模型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实际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于海丰吴杨周马康王焱
- 关键词: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
- 超高土石坝固结过程初探被引量:7
- 2005年
-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蓬勃发展,多个超高土石坝正在建设或者即将开工。高土石坝在填筑过程中,心墙内可能产生较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对大坝的安全和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一300m高的假想土石坝进行了二维固结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施工期和竣工后坝体内孔隙水压力的发生、发展与消散过程以及应力、应变的变化。并对产生的孔压大小与上坝土料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 马兰
- 关键词:水利建设高土石坝孔隙水压力应力分析
- 桥桩基托换工程施工监测技术研究
- 2022年
- 以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长安公园站与蓝天圣木站区间桩基托换工程为例,提出了对桩基托换施工过程的监测方案,采用了自动化监测技术和常规监测技术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自动化监测技术对于桩基托换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为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状况提供了实时精确的监测。桩基托换技术对桥梁附近建筑物具有良好的主动保护作用,较好地解决了轨道施工中引起的沉降安全问题。对桩基托换、盾构穿越期间的施工进行监测,能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问题。此外,文章提出了几点桩基托换施工监测的关键技术要点,为将来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 秦嘉泰马康孙广叶锡豪黄彦刚
- 关键词:桩基托换技术盾构施工
- 考虑层间粘结的水泥路面荷载应力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3年
- 为分析轴载和层间粘结程度对水泥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在基层和面层之间设置了反映层间粘结程度的接触单元,进而建立了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数值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1)标准轴载下层间粘结状态对水泥路面面层和基层应力的影响;2)轴载对水泥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层间粘结程度增加,水泥路面板底拉应力减小,基层底拉应力增加,但基层底拉应力不大;2)随着轴载增加,水泥路面板底拉应力增加。随着粘结程度增加,板底拉应力增长速率越来越低;3)在超载条件下,综合考虑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层间完全粘结更有利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承载。
- 岳宏亮张春会赵全胜刘泮森
- 关键词:轴载水泥路面层间粘结荷载应力
-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双掺技术的应用研究
- 2005年
- 以某高速公路现浇箱梁工程为例,论述了双掺技术在泵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和实施效果。泵送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箱梁结构中的应用,在河北省还是首次。在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面作了新的探索,介绍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方面的经验。
- 韩拥军赵全胜崔明辉黄鹂
- 关键词:双掺技术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现浇箱梁箱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