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浦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41 被引量:177H指数:9
相关作者:吴红照黄文忠王平平游祖平李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疫情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6篇结核
  • 6篇病毒
  • 6篇传染
  • 6篇传染病
  • 5篇流行病学调查
  • 4篇染病
  • 4篇肝炎
  • 3篇毒性肝炎
  • 3篇疫情调查
  • 3篇蚊虫
  • 3篇耐药
  • 3篇疾控
  • 3篇疾控中心
  • 3篇监测分析
  • 3篇肺结核
  • 3篇杆菌
  • 2篇乙型

机构

  • 41篇浦江县疾病预...
  • 14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富阳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金华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安吉县疾病预...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 1篇温州市疾病预...
  • 1篇永康市疾病预...
  • 1篇武义县疾病预...

作者

  • 17篇吴红照
  • 16篇黄文忠
  • 8篇王平平
  • 7篇陈恩富
  • 6篇孙继民
  • 5篇龚震宇
  • 5篇侯娟
  • 4篇李平
  • 4篇郭颂
  • 3篇胡真宝
  • 3篇凌锋
  • 3篇缪梓萍
  • 3篇游祖平
  • 3篇张蓉
  • 2篇李欢龙
  • 2篇郭玉红
  • 2篇任江萍
  • 2篇施旭光
  • 2篇刘起勇
  • 2篇刘小波

传媒

  • 11篇浙江预防医学
  • 6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中国初级卫生...
  • 3篇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浙江省结核病...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挂笼法用于无人机喷雾地面不同位置白纹伊蚊处理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使用挂笼法评价无人机喷雾在居民区内地面不同位置的灭蚊效果,为现场喷雾灭蚊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为蚊虫和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方法选取浙江省浦江县2个居民区(村庄)进行无人机喷雾灭蚊,在灭蚊喷洒开始前将装有白纹伊蚊的蚊饲养笼挂在地面的露天环境、稀疏树枝上、茂密树下等3种不同环境中,观察不同位置蚊笼中白纹伊蚊的死亡情况,并与对照笼结果比较,分别计算不同位置、不同时间蚊笼中蚊虫的死亡率,用以评价无人机喷雾对地面不同位置蚊虫的杀灭效果。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组间死亡率。结果无人机喷雾后,挂笼中的白纹伊蚊敏感品系在露天环境中2.5 h内全部死亡;稀疏树枝上2.2~2.5 h死亡率为90.21%,4.5~5.0 h死亡率为94.89%,10.0 h死亡率达到最高,为99.15%;茂密树下2.2~2.5 h死亡率为82.74%,4.5~5.0 h死亡率为91.15%,10.0 h死亡率达到最高值(96.02%);露天环境、稀疏树枝上、茂密树下3种环境中蚊虫最高死亡率依次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露天环境中的白纹伊蚊本地野外种群2.2~2.5 h内死亡率达到77.63%,4.5~5.0 h死亡率为94.74%。结论挂笼法是一种评价无人机喷雾灭蚊效果的有效方法。无人机喷雾对露天环境、稀疏树枝上、茂密树下挂笼中的白纹伊蚊均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无人机喷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城乡居民区环境灭杀成蚊的方式。
郭玉红林君芬黄文忠郭颂孟凤霞吴红照刘小波吴瑜燕鲁亮闫冬明侯娟龚震宇张蓉陈恩富刘起勇
关键词:无人机喷雾灭蚊居民区
一起高中学生肺结核聚集性感染疫情调查被引量:11
2013年
2010年11月中旬,浦江县某中学高三(8)班相继发现6例活动性肺结核,其中1例为涂阳肺结核,构成了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感染疫情。为有效控制疫情,2010年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对该校高三年级8个教学班366,
吴红照胡跃强
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疫情调查高中学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涂阳肺结核疾控中心
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几点体会
我县自实施CIDA-WHO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以来,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工作到位,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迅速提高,从2000年的86例增加到2004年的188例, 提高了218.60%。年发现率高达49...
于晓峰
文献传递
一起流动人口儿童麻疹爆发调查
2006年
游祖平
关键词:麻疹病例流动人口儿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爆发疫情疾控中心
浙江省金华市某县2008—202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分析金华市浦江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的2008—2020年浦江县手足口病病例信息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2020年浦江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393例,年均发病率为182.3/10万,呈现大小年交替流行趋势。季节分布呈双峰型,发病主要集中在5—7月与11—12月。城区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发病率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4.9%;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7.3%。2008—2020年浦江县实验室确诊病例558例,重症病例皆为肠道病毒71型(EV71)。【结论】浦江县手足口病的血清型在2008—2020年间不断发生改变,但EV71仍为重症病例的主要血清型,需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病原学的监测,并继续推动EV71疫苗接种等相关工作。
王平平周璐吴红照徐成涛吴玉环陆一涵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肠道病毒71型
浦江县CIDA-WHO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一年效果评价
浦江县自实施CIDA-WHO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督导和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CIDA-WHO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一年来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一、资料来源 20...
黄国强
文献传递
219株结核分枝杆菌初始耐药监测分析
2014年
目的:通过结核分枝杆菌初始耐药监测及耐药性趋势分析,更好地为临床结核病诊疗和防控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J比例法对219例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链霉素(SM,S)和乙胺丁醇(EMB,E)的耐药性检测,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结果:219株结核分枝杆菌经L-J比例法药物敏感检测,初始耐药率为20.5%,单耐药率为9.6%,耐多药率为5.9%;219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INH、RFP、SM和EMB的耐药率分别为13.2%、10.0%、6.8%和5.9%。结论:未经任何抗结核治疗的新发结核病例也存在耐药可能,加强耐药结核病的控制应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坚持高质量的全程化疗。
黄文忠吴红照王平平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初始耐药
输入性三日疟一例基层实验室检测
2016年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1],三日疟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东南亚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山区,随着疟疾防治工作的深入,三日疟已非常罕见~[2]。浙江省近年来疟疾疫情呈下降趋势,并以输入性为主[3]。浦江县地处金华市北部浙江省中部,于2014年成为本地疟疾消除县,近年来无本地感染和输入性三日疟病例报道。
王平平胡冠中周燕珍吴红照吴艳珍
关键词:三日疟输入性疟疾防治疟疾疫情涂片镜检
浙江省浦江县“无蚊村”建设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对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薛下庄村以创建"无蚊村"为载体的农村蚊虫控制工作模式和效果进行评价,为农村地区蚊虫防制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2016-2017年每年的4-10月,采用诱蚊灯法和百户指数法调查薛下庄村的蚊密度。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试点村和对照村各50户,每户选择1名家庭成员,以面对面问卷方式进行防灭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以座谈访问、查阅资料、现场察看方式考核评估"无蚊村"建设的工作模式。结果 2017年4-10月薛下庄村蚊密度分别为0.50、0.50、0、0、0.75、0、0只/(灯·夜),百户指数分别为18.00、4.00、4.00、2.00、0、2.00、2.00处/100户,蚊密度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村民防灭蚊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达82.80%,高于对照村(67.80%)。结论创建以"无蚊村"为载体的农村蚊虫控制工作模式,可有效降低蚊密度;"无蚊村"建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对科学、有效、低成本、可持续地开展农村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借鉴意义。
吴红照刘营黄文忠凌锋楼永锦孙继民龚震宇侯娟陈恩富
一起归国劳务人员疟疾疫情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播快、症状反复发作的虫媒传染病。该病流行范围广,遍及全球各地,已被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急需控制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频繁,我国劳务输出逐年增加。输人性疾病的防治也成为现今卫生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2007年2—9月,浦江县某公司11名赴尼日利亚务工人员回国后被确诊为恶性疟疾。浦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这起疫情做了调查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周燕珍
关键词:劳务输出输入性疟疾传染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