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师范学院图书馆
- 作品数:113 被引量:313H指数:8
- 相关作者:吴慧华何黎明毛汉玉万红夏志红更多>>
- 相关机构:新余学院图书馆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论信息素养与政治文明建设被引量:2
- 2005年
- 全面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有助于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其中,率先使一部分文化素质较高的公众提高信息素养尤其重要。就大学图书馆在多重转型阶段,强化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及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作了探析。
- 卢青武旭
- 关键词:信息素养政治文明趋势外推法用户教育
- 师范院校大学生的热门信息需求服务被引量:6
- 2003年
- 在论述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一般规律的基础上 ,探讨了当前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几类热门信息需求及满足这些信息需求的途径和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
- 何黎明
- 关键词:师范院校大学生信息需求剪报服务阅读辅导翻译服务
- 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探析--以江西高校图书馆为例
-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人本意识的削弱,技术主导性越来越重,因而对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影响与价值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具有双面性,主要表现在实现资源多样化、加强工作实效性、增强阅读体验度,提高馆...
- 孙晓吴京红
- 关键词:阅读文化新媒体技术
- 孝道思想在海外的传播及其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在中国古代,孝道思想在海外的传播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华人移民、外交使节、商贸活动和宗教僧侣。其中,华侨华人在孝文化传播上发挥了最重要的桥梁作用。孝道思想传播到海外,受到各国封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他们在政治上推行孝政,在文化教育上实施忠孝教育。直到今天,孝道思想对海外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
- 李未醉万红
- 关键词:孝道思想文化传播
- 大学生网络阅读文化负效应及其教育路径
- 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网民截至2008年底由1997年62万增至2.98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凭借自身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心理。但网络社会也出现了诸多令人担忧甚...
- 吴慧华刘泉峰
- 关键词:网络伦理网络道德教育路径信息素质教育
- DHMS中掺杂Cu^(2+)电子顺磁共振参量及局部结构被引量:2
- 2016年
- 基于晶体场模型,利用3d9离子斜方(C4v)伸长八面体对称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NH4)_2Mg(SO_4)_2·6H_2O:Cu^(2+)的g因子gii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ii。公式中晶场参量由重叠模型确定,计算中考虑了d轨道基态波函数的混合。研究结果表明,晶体(NH4)_2Mg(SO)_2·6H_2O中络离子[Cu(H_2O)6]^(2+)的Cu^(2+)4-H_2O键长Rx约为0.187 2 nm,Ry约为0.203 3 nm,Rz约为0.229 2 nm;中心金属离子基态波函数混合系数a和b分别为0.995和0.099 9。所得EPR参量理论计算与实验符合很好,并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 李超英付金仙董明黄瑛毛杰健
- 关键词:晶体场理论晶体电子顺磁共振
-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立足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特点和读者需求的变化,阐述了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受到的冲击和挑战,并提出通过打造云服务平台、构建移动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开展信息服务、提供RSS个性化服务、用大数据分析图书馆服务等手段开创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模式。
- 陈霞杨万勤
-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
- "校、企、圕"联动推进高校"四育五层"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
- 本文基于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所遇的实际问题以及多年从事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提出构建“校、企、圕”联动推进高校“四育五层”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形成从普及到拓展再到深人,层层推进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以期让每位学子接受最适合自己...
- 吴慧华
-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 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缺陷及模式构建被引量:5
- 2014年
- 移动信息服务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主要有:图书馆微信服务模式、3G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模式、图书馆手机移动客户端服务模式、图书馆在线培训服务模式等。
- 万红
- 关键词: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知识服务
- 孙奇逢“严辨儒释”思想在《理学宗传》批注中的体现
- 2019年
- 孙奇逢的学术思想,向来众说纷纭,《理学宗传》可谓其晚年定论。该书本主辅内外之原则,对自董仲舒以迄周汝登等汉唐宋明之170位儒者,先作评传,次辑录其所著或语录,于眉端或段落中施批注,最后给出学行总评。从这些批注中,可以看出孙氏自身的学术立场,他试图通过“严辨儒释”实现归宗孔孟的学术志向。
- 夏志红万红吴京红
- 关键词:批注孙奇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