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作品数:899 被引量:2,187H指数:18
相关作者:刘中民孙德刚钮松刘胜湘丁俊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3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7篇政治法律
  • 120篇经济管理
  • 61篇文化科学
  • 60篇哲学宗教
  • 38篇军事
  • 28篇历史地理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社会学
  • 4篇医药卫生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45篇伊斯兰
  • 139篇外交
  • 64篇主义
  • 55篇政治
  • 44篇一带一路
  • 43篇宗教
  • 38篇能源
  • 32篇中国外交
  • 31篇阿拉伯国家
  • 30篇伊斯兰教
  • 28篇极端主义
  • 26篇军事基地
  • 24篇全球治理
  • 23篇政府
  • 23篇石油
  • 23篇海防
  • 21篇文化
  • 20篇恐怖主义
  • 20篇海合会
  • 19篇反恐

机构

  • 875篇上海外国语大...
  • 69篇复旦大学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7篇特拉维夫大学
  • 6篇对外经济贸易...
  • 5篇美国芝加哥大...
  • 5篇上海国际问题...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华东政法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社会科学...
  • 3篇云南大学
  • 3篇《阿拉伯世界...
  • 3篇中国国际问题...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43篇刘中民
  • 90篇孙德刚
  • 81篇钮松
  • 49篇马丽蓉
  • 43篇汪波
  • 40篇李意
  • 36篇邹志强
  • 30篇朱威烈
  • 30篇刘胜湘
  • 29篇潜旭明
  • 25篇丁俊
  • 20篇钱学文
  • 20篇包澄章
  • 17篇赵军
  • 13篇陈万里
  • 12篇余泳
  • 11篇舒梦
  • 10篇赵伟明
  • 9篇文少彪
  • 8篇闵捷

传媒

  • 188篇阿拉伯世界研...
  • 76篇西亚非洲
  • 59篇世界知识
  • 42篇国际观察
  • 32篇宗教与美国社...
  • 25篇当代世界
  • 25篇海洋世界
  • 25篇回族研究
  • 17篇国际展望
  • 16篇国际关系研究
  • 14篇世界经济与政...
  • 13篇世界经济与政...
  • 12篇国际论坛
  • 12篇外交评论(外...
  • 1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1篇江南社会学院...
  • 10篇现代国际关系
  • 10篇社会科学文摘
  • 9篇时事报告
  • 9篇国际研究参考

年份

  • 26篇2024
  • 41篇2023
  • 45篇2022
  • 40篇2021
  • 36篇2020
  • 38篇2019
  • 56篇2018
  • 52篇2017
  • 47篇2016
  • 50篇2015
  • 61篇2014
  • 43篇2013
  • 34篇2012
  • 38篇2011
  • 54篇2010
  • 56篇2009
  • 52篇2008
  • 43篇2007
  • 34篇2006
  • 12篇2005
8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耳其政治发展与对外战略中的身份政治困境被引量:3
2023年
身份政治主要是民族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中某些基于特定身份认同的群体,围绕获得承认和相关权利而产生的政治主张、政治实践和政治关系。当前,身份政治在土耳其国内政治发展和对外关系中十分突出。总的来说,土耳其拥有多重相互联系的复杂身份认同,并在超国家、国家、次国家三个层面形成身份政治的矛盾困境。从超国家层面看,土耳其存在泛共同体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即泛奥斯曼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与土耳其民族主义的矛盾,使其时常陷入超国家认同的迷思,追求与民族国家身份不符的政治目标。在国家层面,土耳其长期受宗教与世俗、东方与西方两对矛盾认同的困扰,以世俗主义为立国之基的土耳其无法摆脱伊斯兰传统的掣肘,作为西方盟友的土耳其又难以彻底融入西方,始终面临向东还是向西的战略困境。从次国家层面看,土耳其国家认同与族裔认同之间存在矛盾,以库尔德民族主义为代表的少数族裔群体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斗争,甚至走向暴力恐怖主义,给土耳其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因冲突外溢而影响地区安全,阻碍土耳其入盟谈判和融入西方的进程。总之,多层次的身份认同相互交织、相互竞争,使土耳其的政治发展和对外战略面临深刻的身份政治困境。
刘中民曾卓
关键词:身份政治身份认同政治发展埃尔多安
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的中阿合作
2005年
具有伊斯兰鲜明特征的阿拉伯国家是亚非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在2004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的“构筑长期稳定、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外交构想下,中国将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4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积极推动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的中阿合作,既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阿拉伯人民的利益。
钱学文
关键词:阿拉伯国家中阿合作
中国全球治理观的转型与全球治理变革——以文化融合为分析视角
2024年
当今世界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全球治理需求愈发多样化,全球治理进入关键期。为了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和保障多样化的治理需求,世界亟需新的全球治理观来弥合分歧和凝聚共识。当前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观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反映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关系理性主义治理观应运而生。关系理性主义融合了中国的关系性思维文化和西方的理性思维文化的精髓,推动着中国全球治理观的转型和全球治理的变革,即从人类整体本位治理走向人类整体本位治理与个体本位治理的平衡;从规则治理走向规则治理与关系治理的平衡;从多边治理走向多边治理与大国协调治理的平衡;从区域治理走向区域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平衡。实现全球治理观转型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包容性的全球治理观,这关系到全球治理的成败。
刘胜湘赵成
关键词:文化融合
气候变化政治对海湾国家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海湾地区气候炎热,淡水资源缺乏。长期以来,海湾国家主要依靠能源出口获取大量资金,借此修建海水淡化工厂等各种设施以适应和改善气候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协调合作中,已形成一种处理全球气候变化的政治。气候变化政治要求各国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全球变暖趋势,从而对海湾国家以能源出口收益来维护生存环境和社会稳定的基本经济模式构成冲击。面对气候变化政治带来的冲击,海湾国家目前的权宜选择只能是继续扩大能源出口,并尽量拖延实施气候变化协议来进行应对。然而,这种做法虽可以暂时保持海湾国家改善环境的努力和维护其经济政治结构稳定,但却难以消除全球气候变化政治今后长期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所带来的压力。
汪波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海湾国家经济模式
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形势、路径与国际视野被引量:7
2023年
伴随区域国别学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区域国别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22年12月《国际观察》编辑部组织召开“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形势、路径与国际视野”讨论会,形成了一组笔谈,分别从外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交叉关系、区域国别学研究方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以及美日俄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建设经验等角度展开论述,为区域国别学构建的立足、立意与区域案例做出初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认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应探索跨通融导向的学科建设,改善非通用语种师资结构,对标国家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改革评价机制实现良性循环;“中国故事”作为知识生产和话语操作场域,介入区域国别话语体系,建构中国知识共同体,助推区域国别学研究的中国式沉浸;区域国别学在学科建设层面存在学术积淀、学术理论、学术定位、学者禀赋、学生追求、学术成果、学风、学位点(学位授权点)、学会支撑、学术评价(体系)这十大要素;中国的特色区域国别学需要围绕理论体系、语言训练、田野调查、研究覆盖面等方面开展建设。在国际经验比较方面,专家认为,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实力雄厚,并基于战略、学术和资本的三重驱动,在知识生产创新性、人才培养系统性、学科建设体系化、决策资政机制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为迎合“政治正确”和“金主需求”而急功近利等问题;日本的区域国别研究历史悠久且积淀深厚,其研究范式独具特色,这在理论和方法层面给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俄罗斯的区域国别研究即强调学科的自主性,也强调其跨学科研究范式,研究的范畴与方法也在向主学科靠拢。
杨波张帆江时学丁隆信强盛文忠袁勋
关键词:方法论
美国在沙特军事基地的战略演变被引量:1
2014年
美国在沙特的军事部署经历了前沿行动基地、主要行动基地与合作安全基地三个阶段。决定其战略部署的主要因素包括美沙共同应对伊朗拥核崛起、伊拉克安全局势的恶化和海湾地区恐怖主义威胁的上升等。美国在沙特的军事基地加深了美国、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安全困境。同时,由于美沙双方在安全领域存在结构性互补关系,未来军事合作仍是美沙全方位合作的重点领域。
孙德刚邓海鹏
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近代东西方国家面对海洋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对此西方学术界多从文化传统、经济动机、政治制度等角度加以解释。对于海权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认为,世界海权兴衰的历史表明,资本扩张能力既是海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海权存续与发展的支撑性要素;对于如何科学看待海权与大国崛起的关系,本文认为,海权本身并不具有确保国家强盛的神奇功效,国家盛衰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活力以及制度创新的能力。
刘中民
关键词:国际政治海权历史动力
东方学家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东方学家很早便开始了对圣训的研究,并将其作为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数人基于对伊斯兰教的偏见而对圣训存有天然的误读,或是消极以对,或是完全否定。即便如此,东方学家还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有关圣训的词典编撰既方便了学者研究,也满足了穆斯林的需求。然而,东方学家在圣训研究中难以摆脱基督教的思维模式,这注定了其研究的不足与缺陷。东方学家与阿拉伯学者之间只有吸收彼此有益的成分,才能真正为文明对话开辟道路。
祁学义
关键词:圣训
以色列工党与利库德集团的巴勒斯坦难民政策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产生以来,至今未得到妥善解决。多年来该问题的主要当事方以色列在多边和双边外交场合中对难民问题提出过多种方案和对策,研究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难民的这些政策对于该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分属左翼和右翼的以色列政党工党和利库德集团在以色列执政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两党执政期间在难民问题上采取的政策影响着中东和平进程的进展,对难民问题的解决也发挥着直接作用。通过对阿以冲突发展各阶段中执政党采取的难民政策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工党和利库德集团对巴勒斯坦难民的政策可以发现,两党在难民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既有连贯性和相似性,如不承认以色列对难民负有责任、否认难民有"返回权"等;而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上两党又有差异,利库德集团的政策明显比工党更为强硬。无论工党还是利库德集团都会受到共同的国内外因素,如国土安全、犹太国家属性、政党制度、犹太民族心态和美国的支持等影响,因而政策具有一致性;而不同的历史派别、选民群体和不同时期的国家利益、政党利益则使两党对难民的政策有所区别。
钮松张璇
关键词:工党
中东恐怖主义、全球治理与中国的反恐政策被引量:7
2011年
中东反恐斗争是国际反恐中最关键、最具影响的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全球治理问题之一。它与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分不开,又同中东伊斯兰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直接相关。从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发展和蔓延的轨迹看,中东恐怖主义既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宗教、民族等内部因素,也掺杂着外来侵略、占领、干涉以及地区国家之间领土、资源和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等外部环境因素。中国的反恐政策既出于保护海外利益的需要,也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
朱威烈
关键词:恐怖主义全球治理非传统安全中国中东外交反恐政策
共8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