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 作品数:379 被引量:1,709H指数:19
- 相关作者:谢天振张莹李红玉陈俊郑晔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同声传译接力语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中国领导人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举世瞩目。语言战略支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战略的细分之一是会议口译服务及口译人才培养等为主要内容的语言服务战略。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沿线跨国组织会议中,将汉语设定为同声传译的接力语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沿线的翻译服务需求,而且能在短、中、长期推动语言战略的各项内容。本文以接力语视角下的语言战略为基础,梳理"一带一路"沿线语言现状和语言教育现状,分析主要国际组织中接力语的设定及使用情况,探讨汉语作为接力语在沿线口译服务和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及意义,阐述接力语与全面落实语言战略的关系。
- 王吟颖张爱玲
- 关键词:会议口译
- 从《译介学》到《译介学概论》——对我的译介学研究之路的回顾被引量:6
- 2019年
- 本文为商务印书馆2019年11月出版的本人专著《译介学概论》的自序。《译介学概论》一书在本人《译介学》和《译介学导论》等著述的基础上补充、扩展而成,作为译介学理论的最新成果,向母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的70周年校庆献礼。本文回顾了本人近40年的译介学研究之路,回溯了本人自1979年攻读硕士研究生以来所经历的各类学术活动,包括撰写学术论著、进行学术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学术合作,以及创办学术期刊的经历,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译介学主要理论概念、理论思想、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本文在国际译学研究范式转换和发展的大背景下阐明了译介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展示了译介学研究广阔的理论空间和发展前景。
- 谢天振
-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翻译文学翻译文学史
- 中国典籍外译热潮下的冷思考
- 2024年
-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也日益凸显。中国典籍外译无疑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但是,随着典籍外译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译作品在海外目的市场频频遇冷以及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等问题,须引起学界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英译实践中的发现,从翻译和译介学的角度对中国典籍外译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道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对打破中国典籍外译遇冷和文化交流不畅的僵局有所启发。
- 申鹏远
- 关键词:典籍外译译介学
- 1978-2018:中国译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和三个任务
- 2019年
- 本文回顾1978-2018四十年间中国译学的发展,将之分期为五个阶段,并通过"如何理解翻译"、"如何研究翻译"、"如何看待翻译学"这三个问题讨论中国译学的多方面认知升级,提出中国译学在未来十年的三个任务与挑战。
- 张莹
- 当代建筑对话传统和景观 意大利北部艺术家的住宅
- 2016年
- 科斯特纳住宅和工作室位于意大利北部卡斯泰尔罗托市中心历史城区的外围山脊上,建筑由两个体块组成,眺望着远方的山谷。这两个相似的木制结构在屋脊处相连,并紧紧地楔入业主艺术家休伯特·科斯特纳从小生活的房屋和附近传统的木石结构中。初看时,这一作品似乎与周遭古朴的环境格格不入,但走近细看,MoDus建筑事务所将传统风格和当代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文章介绍了这栋建筑的发展历程,以及科斯特纳住宅和工作室的新项目,展现了建筑激发灵感,触发意想不到的文化作品形式能力。
- 路易莎.科里纳周梦莹
- 关键词:当代建筑
- 口译期待产品研究——回顾和展望
- 口译期待产品作为口译产品整体概念的第三个层次,近二十年来已经成为中西方口译产品研究中的热点。对于口译研究和职业化道路的发展,期待产品研究有其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拓展口译质量评估研究视角和维度,且能有助于缩小用户与译员、译...
- 邵张旻子
- 文献传递
- 面对“未知恐惧”——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神话被引量:1
- 2023年
- 洛夫克拉夫特以“宇宙恐惧”为核心,将传统恐怖融入科幻故事,创造出一种混合型的神话故事“克苏鲁神话”。他将“恐惧”转向人类尚未涉足的无限外部空间,以“未知恐惧”暗示人类在宇宙中的处境。在信仰退潮、宗教世界废弃而科学世界尚未成形的时代,这位前后无依的机械唯物主义者回溯到“神话”这一“人们为理解世界而做出的最初尝试”,通过创造“伪神”和“伪神话”作为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重新思考人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并作为反抗手段来呼应他所处的时代。
- 张晓玲
- 历史书写的建构主义:主体性与客观性之间
- 2023年
- 本文从学界对“历史”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出发,以历史自身存在的一种“主客、虚实”间的张力为线索,围绕“何谓历史,为何书写历史”、“历史书写的史料”、“历史连续性的想象与建构”、“历史书写语言”等问题进行探讨,尝试从“史实与虚构、断裂与连续、书写中的主客观因素”等多个维度来呈现历史,以期对历史以及历史书写的复杂性内涵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
- 徐谦谦
- 关键词:历史书写史料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新生态——访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主任约瑟夫·索思
- 2016年
- 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OET)制定美国教育技术政策,规划以技术支持学习的愿景,通过提供公平的机会,确保所有学习者能联接到宽带网,支持面向未来的教育家、有活力企业家与创新者的生态系统,引领前沿研究以提供新的决策依据和定制化的学习。在2016年国际教育信息化会议期间,OET主任约瑟夫·索思先生接受了本刊专访。在采访中,他详细介绍了OET为众多服务对象提供的支持,及其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情况,分享了教育信息技术在语言教学方面应用的经验,分析了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 吕伊雯张力玮倪笑笑
-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生态系统
- 译介学研究:令人服膺的中国声音——从学科史视角重读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被引量:2
- 2021年
- 本文从学科史视角重读谢天振教授《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以揭示译介学研究在比较文学和翻译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一、中国翻译学科得以真正建立的关键,在于方法论意识的确立和有效范式的引入,就这一过程而言,译介学研究在国内译学界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谢天振和廖七一、王东风等先行者一起,最早引导国内翻译学者认识到描述性研究和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为翻译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学理基础。二、译介学研究展现了从比较文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全新路径,引导国内翻译学者发现和探讨了许多与社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却长期被忽视的翻译和文学现象。这极大地增强了翻译研究对重要社会文化现象的解释力,促成了翻译学科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三、谢天振教授和佐哈尔、图里、勒菲弗尔等国外同行一起,走在"系统/描述"范式的行列中,各自独立发展出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翻译研究体系,发出了令各国学者服膺的声音。译介学研究融汇了"翻译研究派"的方法论,却能强有力地解释根植于中国土壤的翻译文化现象。这对于一味推崇"中国特色翻译学"而拒斥西方翻译理论的认识误区,做出了有力的回应。
- 江帆
- 关键词:译介学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