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 作品数:1,609 被引量:8,722H指数:36
- 相关作者:苏维词李阳兵邵景安韦杰郭跃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2020年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掠影
- 2021年
- 无
- 四川省极端降水事件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12
- 2021年
- 极端降水作为极端天气的表征要素,极易引发灾害。为探明极端降水变化特征,本文选择受极端降水事件影响极大的四川省为研究区,基于1964—2016年逐日降水数据,通过构建区域极端降水指标体系,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川省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呈减少趋势,强度逐渐增加;空间上总体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成都平原与川西山区的交错区域作为传统极端降水高发区域,极端降水频率显著下降,而川西山区极端降水频率与强度均呈现出增强的趋势;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极端降水事件的分布特征,四川盆地盆周区域海拔的突变为极端降水特征差异显著的重要原因;极端降水的周期变化呈现25~32 a长周期、13~17 a中周期以及5~8 a短周期的特征,振荡强度由强到弱;极端降水量自1993年下降突变显著,强度自1984年增强突变显著。本研究可为极端降水事件研究提供方法参考,为四川省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 甘露刘睿刘睿李想游丽
- 关键词:极端降水突变周期
- 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 2023年
- 本文以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的1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06~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强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莫兰指数、空间收敛模型等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文明建设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建议,为推动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 么雪静黄巍瑶陈镜宇代帅楠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重庆三峡库区共同富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该文从发展性、共享性、可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究2011—2020年重庆三峡库区15个区县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重庆三峡库区整体及各区县共同富裕水平不断上升,区县间差距依然存在,但呈“良性追赶”态势,从各维度看,发展性维度共同富裕水平最高,共享性维度共同富裕水平增长最显著,可持续性维度共同富裕水平最低;(2)重庆三峡库区共同富裕水平等级由中等及以下水平提升至中等及以上水平,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地域差异显著;(3)库区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主要有高—高和低—低2种空间集聚类型;(4)经济发展、金融支撑、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率为共同富裕水平的主导影响因子,区位因子、政府调控、地形条件与产业结构为重要影响因子,各影响因子交互作用类型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
- 廖洋一苏维词
- 关键词:三峡库区时空分异影响因素
- 典型喀斯特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特性及其营养调控因素被引量:11
- 2021年
- 为探索喀斯特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CO_(2))交换特性及其营养控制因素,以我国典型喀斯特河流——芙蓉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区域气象水文参数、碳酸盐平衡参数、营养元素及总有机碳(TOC)的空间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CO_(2)分压(pCO_(2))的空间变化调控因素,pCO_(2)与总氮(TN)、总磷(TP)和TOC及其化学计量比的耦合关系,对比了该研究河流与世界河流的CO_(2)排放情况.结果表明,芙蓉江水-气界面CO_(2)交换速率(k)在2.71~13.0 m·d^(-1)范围内,pCO_(2)在78.5~21 491.2 Pa范围内,且支流高于干流;河流表层水体TOC、TN和TP分别为(302.8±50.1)、(128.9±67.9)和(0.65±0.98)μmol·L^(-1),整体表现为磷限制营养状态;河流pCO_(2)与磷及其相关的化学计量比显著耦合,说明微生物新陈代谢是河流CO_(2)饱和的主要原因;芙蓉江水-气界面CO_(2)排放通量(F)为(534.5±801.4) mmol·(m^(2)·d)^(-1),高于一些世界河流,具有巨大的CO_(2)排放潜力.
- 刘睿刘睿陈祖胜倪茂飞刘文胜
-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营养元素碳循环
- 江苏沿江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依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评价标准。采用模糊数学法的原理建立评价模型,以江苏沿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其2000-2008年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定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近9a来,江苏沿江城市群无论是总体健康程度还是各要素健康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尚未达到理想状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8个城市之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总的看来,苏南城市优于苏中城市。
- 金传芳郑国璋
-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
- 转型期古镇发展定位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重庆走马古镇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鉴于古镇以其不可再生的景观资源、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让人们心驰神往,而古镇旅游与乡村旅游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通过对走马古镇实地考察,采取SWOT法分析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新时期发展古镇旅游的对策建议。
- 田万顷张述林
- 关键词:古镇旅游SWOT分析
- 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研究综述被引量:49
- 2012年
- 本文分析了一定数量的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相关文献,对博物馆旅游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比较阐述,发现国外博物馆与城市、社区、遗产旅游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几者之间相互促进,为双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促进了博物馆旅游研究的发展,对研究博物馆旅游及其作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国博物馆旅游资源丰富,开始注重博物馆概念的泛化,出现了"生态博物馆"、"开放式博物馆"、"活态博物馆"等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可见,国内博物馆旅游开发领域正在不断拓展,要以发展的、创新的理念来开发国内博物馆旅游。
- 陈琴李俊张述林
-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旅游开发
- 长江上游农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以重庆为例
- 2024年
- 本文研究了农业结构调整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农业结构调整前后生态系统类型的转变对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重庆市“二调”“三调”数据为基底,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和生态系统类型转移矩阵,说明农业结构调整前后的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布局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2022年间,重庆市耕地面积减少5.86×10^(5)hm^(2),园地面积增加0.13×10^(5)hm^(2),林地面积增加9.38×10^(5)hm^(2),养殖坑塘面积0.21×10^(5)hm^(2),设施农用地增加了近三倍,草地面积降幅高达91.78%,农业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差异较明显;2015-2022年相较于2010-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转移主要表现为耕地转向园地、林地、设施农用地以及草地转向旱地、林地;2015-2022年,主城区因农业结构调整中农用地逐渐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增长较渝东北、渝东南缓慢;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林牧三者之间的转化是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农转林、牧转林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因素,牧、林转农是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重庆市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旨在进一步减轻土地压力,更好地推进农业生产建设,同时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 张业航钟诗婷张峻王驰邵景安
-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效应
- 三峡库区发展乡村旅游优劣势分析与对策研究
- 2012年
- 发展乡村旅游是三峡库区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手段.在对三峡库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劣势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以期为库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刘佳
- 关键词:三峡库区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