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巫山县委
- 作品数:280 被引量:79H指数:4
- 相关作者:何平魏霞张黎黎李春奎曹建萍更多>>
- 相关机构:中共重庆市委西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巫山民宿发展研究
- 2024年
-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而民宿作为文旅产业发展新“风口”,既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载体,又是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巫山民宿的发展恰逢最好的时代背景。近年来,巫山县充分利用城乡闲置房屋资源,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农村“三变”改革政策,不断深化产业融合,依托巫山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打造中国峡谷山水民宿风向标、渝东北地区民宿产业发展新标杆、重庆市民宿产业集群示范带,以建成“三峡宿集”为目标,一批硬件条件好、服务档次高、文旅融合深的民宿产品不断涌现、持续兴旺,正成为巫山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不断助力乡村振兴。
- 龚雪梅
-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地域文化资源
- 保持党的纯洁性 时时处处作表率
- 2012年
-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围绕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的“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维护党的纯洁性。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 金烽
- 关键词:纯洁性表率十七大报告中央纪委
- 走特色产业富县道路
- 2004年
-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明确指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主要是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发展能源、矿电联产、农副产品、林产品和中药材加工、天然气化工及盐化工、化肥、建材和机械加工等特色产业”。按照这一定位,我们确定了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特色产业富县的战略思想。
- 黄明
-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加工业可持续发展
- 农村人居环境优化与乡村振兴
- 2022年
- 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从农村人居环境的实际问题出发,采用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探讨了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可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加强环境保护和文化复兴等方面实现。优化后的人居环境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的居住满意度,增强农村地区的吸引力,从而促进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振兴。此外,研究还提出了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具体策略,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强化社区参与等,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此项研究对于理解和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魏霞
-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环境保护
- 转变指导思想是调整山区产业结构的前提条件
- 1985年
- 巫山县望峡乡位于长江巫峡的北岸,是一个由登龙峰、神女峰、圣泉峰、剪刀峰等崇山峻岭连接而成的偏僻山乡。这里是有名的贫困山区。
- 刘秉兴
- 关键词:贫困山区种植业经济作物调整产业结构粮食作物
- 以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研究 ——以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为例
- 2023年
- 近年来,康养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各地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民生福祉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康养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本文以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为例,深入分析康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各地区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曹建萍
- 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数字服务发展路径研究
- 2022年
-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其中数字服务的发展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振兴具有关键性作用。本研究借助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数字服务在农村集体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探讨具体的实施路径。研究发现,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活力。信息化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催生了农村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新的业态和模式,活化了“三资”经济。在信息化建设中提升乡村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打造乡村企业品牌,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效接轨。尽管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度和应用程度已有了显著提升,但在整体布局、政策设计、资本投入、技术支持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政策环境,提升资本和技术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以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生活为主导的数字服务,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本研究结果为数字化转型期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了有益参考,对于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乡村振兴实践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 魏霞
- 生态涵养发展背景下生态文化的理论寻视与教育架构被引量:1
- 2016年
- 生态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认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离不开生态文化理论的构建与教育,他说:“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本文拟就生态文化的理论与教育试作探析。
- 雷兆玉
- 关键词: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涵养文化理论
- 坚持人民为上民生为本作风为基——中共巫山县委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与思考
- 2013年
-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恶化党群关系,损害群众利益,危害执政基础,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恰逢其时、大有必要。
- 何平
- 关键词:群众路线民生为本密切联系群众县委中共作风
-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构建和谐新农村
- 2011年
-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农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阐述了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余国民
- 关键词:政府职能公共服务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