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0 被引量:191H指数:9
相关作者:靳玉广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11篇理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碱木质素
  • 3篇制备及性能
  • 3篇碳纳米管
  • 3篇麦草碱木质素
  • 3篇木质素
  • 3篇纳米
  • 3篇纳米管
  • 3篇催化
  • 3篇催化剂
  • 2篇修饰
  • 2篇医药级
  • 2篇水泥
  • 2篇水泥助磨剂
  • 2篇能源
  • 2篇助磨
  • 2篇助磨机理
  • 2篇助磨剂
  • 2篇橡胶
  • 2篇橡胶硫化
  • 2篇硫化

机构

  • 30篇广东省绿色化...
  • 25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惠州学院
  • 1篇衢州学院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山鹰国际控股...
  • 1篇扬子江药业集...

作者

  • 9篇杨东杰
  • 8篇邱学青
  • 7篇周明松
  • 3篇刘美凤
  • 3篇陈砺
  • 3篇彭峰
  • 3篇王红林
  • 3篇余皓
  • 2篇周莉莉
  • 2篇潘兵
  • 2篇楼宏铭
  • 2篇王红娟
  • 2篇郭璇华
  • 2篇黄恺
  • 2篇伍思龙
  • 2篇胡剑青
  • 2篇严宗诚
  • 2篇涂伟萍
  • 2篇罗小艳
  • 1篇傅小波

传媒

  • 3篇精细化工
  • 2篇化工科技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广州化工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草药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广东化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造纸学报
  • 1篇粮油加工
  • 1篇水泥助磨剂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研究水煤浆的稳定性被引量:52
2008年
采用Turbiscan Lab浓缩体系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改性木质素系分散剂(GCL3S)和萘系分散剂(FDN)对水煤浆稳定性及浆体中煤颗粒沉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煤浆中煤粒沉降行为为差异沉降,在水煤浆制备过程中,煤颗粒之间会发生团聚,掺1.0%GCL3S的水煤浆清液区高度及平均沉降速率仅为掺FDN的68%,木质素系分散剂制备的水煤浆稳定性能优于萘系。分散稳定性分析仪不仅可以用于水煤浆的稳定性分析,还有助于揭示分散剂对水煤浆的稳定作用机理。
李朋伟杨东杰楼宏铭邱学青
关键词:分散剂水煤浆稳定性
磺酸化单壁碳纳米管作为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
在非均相催化中,碳是重要的催化剂担体,其丰富的形态为催化剂性能的调控提供了可能性。单壁碳纳米管(SWNTs)是碳材料的一维纳米结构,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而且表面活性高,可进行丰富的化学修饰...
靳玉广李志礼余皓王红鹃彭峰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固体酸催化剂
文献传递
水相电位滴定法测定木质素的酚羟基和羧酸基含量被引量:23
2012年
引言木质素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是人类未来的主要资源来源[1]。以木质素为原料制备新材料和化工原料,逐步替代化石等日趋枯竭的不可再生资源。
周明松黄恺邱学青杨东杰
关键词:木质素水相电位滴定
槲皮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2014年
实验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s/GCE),在pH=3.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用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探讨了槲皮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 MWNTs/GCE对槲皮素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更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表明:在2.0×10^-6~1.0×10^-4mol· L^-1 浓度范围内,槲皮素的主氧化峰峰电流与浓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可用于槲皮素的检测。
罗小艳郭璇华
关键词:槲皮素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示差脉冲伏安法
溶媒法合成羧甲基碱木质素及其表征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水/乙醇反应溶剂体积比,反应温度和氢氧化钠加入方式对碱木质素的羧甲基化反应转化率及产物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木质素的羧甲基化反应转化率及产物羧基含量随着水/乙醇体积比的增大而急剧减小,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大后缓慢降低,二次加碱方式有利于反应的转化率及产物的羧基含量的提高。在70℃,水/乙醇体积比为20∶80的介质中,采用二次加碱方式,制备羧甲基碱木质素的反应转化率可达94.798%,产物的羧基含量可达2.764 mmol/g。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NMR)表征结果表明,羧甲基化反应在碱木质素的酚羟基和α-醇羟基上成功接入了大量的羧甲基。
邱学青甘林火周明松杨东杰
关键词:麦草碱木质素羧甲基化溶解性核磁共振
Fe^(0)类Fenton氧化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Fe^(0)类Fenton氧化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过程中的最适Fe^(0)和H_(2)O_(2)投加量、初始pH值和最佳处理时间,研究了处理后出水BOD^(5)/COD_(Cr)(B/C)值、体系中亚铁和总铁含量以及·O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0)类Fenton体系中,最适Fe^(0)投加量为6.59 g/L,H_(2)O_(2)投加量为3.33 g/L,初始pH=3,处理时间为50 min,COD_(Cr)去除率达到42.50%。相比于传统Fenton体系,Fe^(0)类Fenton体系COD_(Cr)去除率提高了约17%,出水B/C值达到0.34,加速了·OH的产生,H_(2)O_(2)添加量明显减少,铁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可以有效减少含铁污泥的生成。
杨达崔良翟剑锋霍宗超曹其亮周广基李乙鑫魏文新杨立浩王龙玉张恒
碳纳米管负载水合RuO2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氧化性能
催化氧化反应是现代石油化工、有机化工产品生产领域内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传统的均相催化氧化过程,采用铬酸、高锰酸等强氧化剂,存在着反应体系复杂、稳定性较差、催化剂成本较高、回收困难等弊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利用清洁的氧...
傅小波余皓彭峰王红娟
关键词:碳纳米管RUO2催化氧化
文献传递
纸机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通过分析纸机干燥部的能耗,初步探索了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监测与评价方法,提出了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监测的4类指标,即干燥部蒸汽单耗、干燥部热效率、通风与余热回收子系统电单耗、通风与余热回收子系统热回收效率,并建立了各个指标的计算模型;基于提出的指标对干燥部能源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拓展研究,提出的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评价方法可从能效对标和能效等级2个维度实时评价干燥部能效水平。
陈晓彬郑启富董云渊占正奉李继庚陈学萍刘媛
关键词:干燥部能效在线监测能效评价
木质素基表面活性剂在碳酸钙表面的吸附特性及用作3次采油牺牲剂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几种木质素基表面活性剂在碳酸钙表面的吸附特性,发现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不是主要的吸附驱动力,木质素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羧酸基与碳酸钙表面的螯合吸附作用是控制其吸附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几种木质素基表面活性剂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复配效果,发现几种木质素基表面活性剂都使LAS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但是只有木质素磺酸钠(SL)和木质素羧酸钠(CMWAL)能够降低LAS在碳酸钙表面的吸附量,起到牺牲效果,尤其是CMWAL在较低浓度下即具有显著的牺牲效果,在质量分数为20%时(占LAS),最大牺牲效果可达95.2%。
黄恺周明松杨东杰邱学青
关键词:木质素磺酸钠碳酸钙牺牲剂
Mn/Ba/Al2O3催化剂的NOx氧化储存及储存-还原性能
催化剂制备及NOx氧化储存性能测试(储存时间为80 min)按照文献[1]进行,NOx储存-还原性能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评价。催化剂用量1.0 g。贫燃期:8 min;气体组成:0.051 %NO,8.5%O2, N2平衡,...
肖建华李雪辉邓莎王芙蓉王乐夫
关键词:氮氧化物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