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湘潭师范学院历史系

作品数:100 被引量:280H指数:8
相关作者:刘少华徐红戴激波李彦宏张颖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历史地理
  • 20篇文化科学
  • 18篇政治法律
  • 17篇社会学
  • 15篇经济管理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哲学宗教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军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政治
  • 7篇社会
  • 5篇水灾
  • 5篇宋代
  • 5篇外交
  • 5篇辛亥革命
  • 4篇商品经济
  • 4篇孙中山
  • 4篇主义
  • 4篇文化
  • 4篇经济史
  • 4篇旱灾
  • 3篇洞庭湖
  • 3篇洞庭湖区
  • 3篇灾荒
  • 3篇早期基督教
  • 3篇人口
  • 3篇社会主义
  • 3篇史学
  • 3篇唐代

机构

  • 100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杨鹏程
  • 8篇刘少华
  • 7篇彭先国
  • 7篇陈本红
  • 6篇徐红
  • 5篇郭世佑
  • 4篇龚敏
  • 4篇刘文明
  • 4篇张颖华
  • 4篇施素珍
  • 4篇郑自军
  • 3篇侯力
  • 3篇杨轲
  • 3篇戴激波
  • 3篇夏毅辉
  • 3篇李彦宏
  • 2篇易作连
  • 2篇陈润叶
  • 2篇左双文
  • 2篇郑利民

传媒

  • 26篇湘潭师范学院...
  • 8篇求索
  • 8篇船山学刊
  • 4篇湘潭大学社会...
  • 3篇近代史研究
  • 3篇世界历史
  • 3篇株洲师范高等...
  • 3篇湘潭大学学报...
  • 2篇历史档案
  • 2篇中国史研究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2篇湖南教育学院...
  • 2篇湖南工程学院...
  • 2篇湖南城市学院...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历史教学(下...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开放时代

年份

  • 6篇2003
  • 19篇2002
  • 19篇2001
  • 15篇2000
  • 14篇1999
  • 6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3
  • 4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88
  • 1篇1987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前期湖南灾荒社会原因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1912~1927年湖南灾荒频仍,究其社会原因,政治腐败、局势动荡、军事不断、土匪猖獗破坏了防灾赈灾机制;财政拮据、金融混乱、经济凋蔽,人们穷困削弱了御灾救灾能力;生产落后、科技停滞、人多地少、盲目垦殖加大了灾荒发生概率。
郑自军
关键词:民国前期灾荒社会原因
整体世界的确立对20世纪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2000年
20世纪初确立的整体世界,由于其具有新的特点,对20世纪的国际政治组织的确立,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有着重大影响。
龚敏
关键词:区域经济
唐代俊士科考论被引量:3
1999年
俊士科作为唐代的贡举科目,见载于《唐摭言》的有关卷目和《新唐书·选举志》中。与唐代贡举其他科目相考较,俊士一科的史料记载至为疏略,其考试内容、录取标准、及第定品规定、考生来源等均无翔实明确的记载,置废沿革的情况也难以诠定。后世史家在论及俊士科时,或统...
侯力
关键词:《唐摭言》进士科官学教育选举制度
20世纪中国国际地位的历史考察被引量:2
1999年
20世纪中国国际地位的历史发展轨迹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来考察,每一阶段都有它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和历史原因。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这主要取决于国内革命与改革、参与全世界共同的经济联系、始终一贯坚持和平共处原则和不称霸外交战略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所支撑的现代价值体系等因素。
戴激波
关键词:中国威胁论
教育、科技与以色列经济发展
1998年
重视和发展教育、科技事业乃以色列立国之本、兴国之途。由此造就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高层次的整体国民素质,保障了以色列经济持续飞速发展。同时大大增加了它的综合国力。
廖君湘
关键词:以色列经济教育
清代前期人口、垸田、水灾与洞庭湖区经济地位的衰变被引量:1
2001年
人口、垸田和水灾是制约清代前期洞庭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三要素。三者之间互为因果 ,形成了一种影响湖区经济的强大合力。清初盛世期间 ,人少地多 ,水灾影响小 ,洞庭湖区在全国保持着极其显赫的经济地位。进入嘉庆、道光后 ,人口、垸田之间矛盾日显 ,人多地少 ,水灾频繁 ,洞庭湖区的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威胁 ,经济发展渐趋停滞 。
郑自军
关键词:清代前期洞庭湖区人口水灾经济地位
论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被引量:2
2001年
刘少华
关键词:外交政策
从长沙《大公报》(1924)看湖南匪患被引量:7
2002年
民国政局纷扰,军阀混战,匪盗猖獗。1924年虽为国共合作开始,但此时的湖南仍处混战之境,匪患氛炽。本文试通过对1924年湖南匪患状况及当局剿匪抚匪举措的分析,略探1924年匪患原因。
蒋桂英
关键词:《大公报》匪患
民国湖南华洋筹赈会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湖南华洋筹赈会存在于 192 1- 192 4年 ,主要从事筹赈、急赈、工赈、米禁等灾害救济活动。它是当时一所新型的近代义赈机构 ,以典型的官绅合办模式运作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色彩和浓郁的近代化气息。
郑自军
浅谈毛泽东、邓小平的经济建设思想
1993年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中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发展沿海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改革开放政策等方面的比较,指出: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是一般性的,而是创造性的,划时代的。 由于时代的局限,毛、邓经济思想有着不同的特点:从近代化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毛开创了中国独立的时代,而邓开创了富强时代;在产业结构中,毛注重于国家单项实力的增强,邓小平侧重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毛泽东着眼于不断变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邓小平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相应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罗冬英
关键词:《毛泽东选集》经济建设思想经济思想发展生产力集体化定息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