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苞片是覆瓦状排列或是卷筒状排列而把姜花属Hedychium分为两个亚属的分类法近年颇受质疑。本文利用30对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对中国姜花属的19种1变种共22份材料进行SRAP分子标记分析。其中最有效的28对引物共扩出152条带,当中135条为多态性带,占88.8%。平均每对4.8条,多态性条带里最多的为引物组合F13R1,达到13条。聚类分析表明:(1)中国姜花属植物可分为三个类群:第I群植株较矮小,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地区;第II群与第I群每苞片均具2朵以上的小花,但植株较高大且基本上不分布于石灰岩地区;第III群每苞片仅具1朵小花。此结果与Wood(2000)用ITS分析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2)支持吴德邻和Larsen(2000)把H.emeienseZ.Y.Zhu归并为峨眉姜花H.flavescens Carey ex Roscoe的观点。(3)盘珠姜花H.panzhuumZ.Y.Zhu与黄姜花H.flavum Roxb.是同一种植物,即盘珠姜花是黄姜花的晚出同名。(4)土壤基质可能是导致姜花属物种分化的重要因素。作者认为根据每苞片有花多少的特征,在系统学上可把姜花属分为两个类群:A类群,每苞片仅有1朵小花;B类群,每苞片有2朵以上的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