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院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系
-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Ag层厚度对Ag/Fe/Ag薄膜的微结构和磁特性的影响
- 2010年
- 室温下,利用直流对靶磁控溅射设备制备了Ag(x)/Fe(35nm)/Ag(x)系列薄膜,x=1,2,3,4nm.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观测了样品的表面形貌及磁畴结构,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样品的晶体结构,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的磁特性.研究表明,非磁性Ag层厚度对Ag/Fe/Ag系列薄膜的微结构和磁特性有很大的影响.SPM观测显示,随Ag层厚度增加磁畴尺寸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VSM结果显示,矫顽力的变化与磁畴尺寸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x=3nm时,垂直膜面矫顽力达到最大.
- 封顺珍徐芹东艳晖彭燕郭小方孙会元
- 关键词:磁控溅射矫顽力
- 耦合发电机系统的分岔和双参数特性被引量:8
- 2011年
- 在综合分析系统基本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Lyapunov指数谱、分岔图等,讨论了耦合发电机系统的混沌分岔行为和周期窗口的性态变化;计算和分析了系统在二维参数空间的双参数特性.结果显示系统在倍周期分岔中会出现缺边现象,在双参数空间系统出现复杂的分岔结构,两个控制参数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特性有所差别.
- 吴淑花孙毅郝建红许海波
- 关键词:分岔
- Ti(t)/Co(54nm)/Ti(t)纳米薄膜的制备和磁特性
- 2009年
- 应用对靶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Ti(t)/Co(54 nm)/Ti(t)(t=5,10,15,20,25 nm)纳米薄膜,研究了非磁性Ti层厚度对样品磁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Ti(5 nm)/Co(54 nm)/Ti(5 nm)样品的垂直膜面矫顽力高达159 kA.m-1.研究表明,如此高的矫顽力主要源于样品晶粒的磁晶各向异性.另外,非磁性Ti原子的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磁性颗粒间的交换相互作用,导致出现大的矫顽力.
- 封顺珍郭小方顾建军李耀鹏徐芹孙会元
- 关键词:磁晶各向异性
- 耦合发电机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其自适应控制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相图、庞加莱截面、功率谱、时间序列图分析了耦合发电机系统的混沌吸引子的特点、对称性、平衡点及稳定性等基本动力学特性。提出了在目标态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自适应反馈法将混沌系统精确地控制到不稳平衡点,并给出了理论证明,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吴淑花刘振永郝建红马志春
- 关键词:动力学特性自适应控制
- 改良反馈法控制分数阶耦合发电机系统
- 2013年
- 研究了分数阶耦合发电机系统的混沌行为,给出了分数阶耦合发电机系统存在混沌吸引子的必要条件.利用改良的线性反馈方法将分数阶耦合发电机系统控制到不稳平衡点和可调半径的极限环上.基于Lyapunov指数和Routh-Hurwitz判据讨论了受控系统达到不稳平衡点和极限环的条件,同时给出了理论上的证明.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吴淑花郝建红孙娜燕许海波
- 关键词:混沌控制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灌溉系统设计被引量:4
- 2013年
- 针对目前灌溉系统的缺点,提出一种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实现农业智能灌溉的技术方案,该系统主要由上位监控计算机、Zigbee协调设备(网关节点)、无线路由设备、无线传感器节点以及阀门控制设备等组成。系统利用无线传感器节点将环境湿度经无线路由器传送至上位机,并接收上位机命令对阀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自动灌溉。
- 赵翠俭孙素静李莉王双福
- 关键词:智能灌溉无线传感器网络
- 高压开关柜中的电磁感应式电源被引量:3
- 2009年
- 基于高压开关柜没有低压电源的情况,在柜中的安全监测仪器又要使用3~6V的直流电源供电.所以采用电磁感应式电源作为安全监测仪器的电源,是最为可行的办法.这样可以使仪器工作的可靠性大大增加,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
- 于津江张明轩屈双惠张玮
- 关键词:高压开关柜监测仪电源
- 混沌系统周期窗口的计算方法被引量:1
- 2012年
- 阐述了混沌系统周期窗口的形成及结束过程,分别利用切分岔定理、符号动力学法、数据位移迭代法和李雅普诺夫指数法对周期窗口进行了详细的计算,以便对周期窗口的位置、宽度、排序等规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吴淑花屈双惠于津江马志春
- 关键词:混沌系统计算方法
- 一个新三维系统的电路实现及其混沌控制被引量:4
- 2012年
- 基于Qi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三维混沌系统,对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详尽地研究。运用EWB(elec-tronics workbench)软件设计了该系统的振荡电路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经过数值仿真和电路系统仿真证实该系统与Qi系统以往发现的混沌吸引子都不相同,属于新的混沌系统。根据LaSalle不变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自适应反馈控制器,将新混沌系统控制到平衡点。数值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吴淑花刘振永张若洵容旭巍
- 关键词:动力学行为电路实现混沌控制
- 参数未知的超混沌系统的反同步与参数辨识
- 2016年
- 基于混沌同步的主动控制法,提出反对称结构的直接构造法,利用该方法设计了反同步控制器和参数追踪规则,构建了反同步控制器的电路实验,实现了参数未知的超混沌耦合发电机系统的反同步与未知参数的辨识。数值模拟和电路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吴淑花容旭巍刘振永
- 关键词:反同步参数辨识电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