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平湖人民医院
- 作品数:121 被引量:443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李建民叶梅芳刘宇胡卫东黄海更多>>
- 相关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颌骨嗜酸细胞肉芽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 2004年
- 目的 总结颌骨嗜酸细胞肉芽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 8例颌骨嗜酸细胞肉芽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颌骨嗜酸细胞肉芽肿男性多见 ,儿童易罹患 ,以下颌骨病变为多见。临床上对考虑囊肿、恶性肿瘤的患者 ,拔牙后创口经久不愈 ,牙龈溃疡而原因不明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确诊仍依靠病理切片。结论 本病局限型病损应作手术 ,多发性以及复发性病变应考虑综合治疗 (手术加放疗及化疗 )。预后一般良好。
- 李建民黄海卢文春
- 关键词:颌骨嗜酸细胞肉芽肿恶性肿瘤
- 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通过对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探讨,对治疗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诊断以及治疗采取有效的方法。结果泌尿系感染性结石是由于细菌解体形成结石核心,通过X线平片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结石,对结石的治疗以外科治疗为主,以药物治疗为辅。结论采用外科治疗碎石,用抗生素防止结石感染及复发。
- 李小华洪晓丹马震洪晓苹
- 关键词:感染性结石病因
- 中医学对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防治思路
- 更年期骨质疏松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临床问题,是绝经后妇女最重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女性生活质量。本文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和预防思路,认为更年期骨质疏松症主要机理是肾精亏虚,肾为...
- 胡卫东郑高坪
- 文献传递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验证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DM)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效果。方法:将60例DM性E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合用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疗程2个月,根据勃起功能国际问卷评分(IIEF一5)、WHOQOL-BREF,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DM性ED有效。
- 胡卫东陈德宁邹达民周文彬杨安群黄海刘伟英严春梅曾宇娟叶梅芳
- 关键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加味补阳还五汤中医药治疗
- 论《金匮要略》微汗法治疗痹证被引量:4
- 2008年
- 《金匮要略》一书中运用汗法治疗的病、证达20种以上,微汗法出自《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原文第18条,用于治疗外感风湿表实证,亦可治疗历节病等,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若大发其汗,则风邪虽除,而湿邪仍留滞不去,久则化燥伤阴,耗伤卫阳。广东地处岭南,常年湿邪较盛,故正确的方法是"微微似欲出汗"。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微汗法治疗类痹证,疗效明显。
- 黄铁军
- 关键词:痹症金匮要略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被纳入的合格受试者108人被随机分配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西药组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每日1次,每次5mg,中西医结合组采用左西替利嗪加中药治疗,两组均经4周的治疗。结果:第8天及第15天,两组疗效无差异,第29天中西医结合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前者复发率比前者低。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能多途径起作用,故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取得更好疗效。
- 陈红君
-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 自拟定悸汤治疗室性早搏21例临床观察
-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西医目前治疗该病多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惜此类药物多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定悸汤,治疗室性早搏者21例,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 戴小欣
- 文献传递
- 胃疡汤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 2004年
- 戴小欣
- 关键词:胃疡汤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药疗法
- 干预CRP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2011年
- C-反应蛋白(CRP)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它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乃至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一些干预CRP的措施来达到防治心血管疾病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现综述如下:1生活方式干预一些前瞻性的研究表明,运动、饮食、饮酒均对CRP产生一定影响。具体表现在。
- 朱平先李博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心血管事件他汀类药物炎性反应药物干预
- 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附11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11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5例化疗两月后复查。对照病理结果,分析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肿瘤位于肝右叶7例,肝左叶1例,同时累及肝脏左右叶3例。CT平扫肿瘤呈低、等混杂密度肿块内见裂隙状或不规则更低密度区,5例可见小斑点状或弧形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性中度强化,坏死或液化区无明显强化;7例显示完整包膜,4例包膜不完整,部分与正常肝脏分界欠清。3例侵犯门脉血管,余8例门脉均为受压改变。病理分型:上皮型7例,其中胎儿型4例、胚胎型3例,无间变型,混合型4例。结论:不同分型的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肿瘤的诊断、监测。
- 李宝兰张毅
-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肝肿瘤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