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口腔医院
- 作品数:961 被引量:2,269H指数:17
- 相关作者:杜毅于西佼肖水清姜涛杨世茂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滨州医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先天性牙齿缺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07年
- 先天性牙齿缺失尤其是下前牙的缺失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本文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以玲王春玲
- 关键词:牙齿缺失先天性
- 四手操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医护配合研究
- 2021年
- 分析四手操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医护配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根管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Excel表格根据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来讲,研究组患者的补牙时间相对来讲减少,两组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手操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医护配合中有着更高的效率,不仅可以减少患者补牙的时间,还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在口腔治疗中起到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许淼淼李君
- 关键词:四手操作医护配合
- 青少年正畸治疗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FimA基因型的变化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Pg)及其毒力因子FimA在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青少年需正畸患者中牙龈健康者61例,分别采集正畸矫治器粘戴前及粘戴后第1、2、3、6个月时的龈沟液样本,并记录其牙龈指数,用16S rDNAPCR技术检测各样本中Pg及其毒力因子FimA(6种类型)的表达,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3个月Pg和FimA基因Ⅱ、Ⅳ、Ⅴ型均显著增加(P<0.05)。Pg和6种基因型的阳性检出率在佩戴矫治器前3个月呈增长趋势,并在第3个月时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下降;到第6个月时,Ⅰ、Ⅰb型恢复到了矫治前的状态。Pg及Ⅰ、Ⅰb、Ⅱ、Ⅳ、Ⅴ型与牙龈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青少年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矫治器戴入早期可导致Pg及FimA各基因型的增加,诱发牙龈炎症。
- 孙玉刚陈延花王琳郭杨张强
- 关键词:正畸治疗青少年牙龈卟啉单胞菌
- 咬合干扰所致咀嚼肌疼痛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P2X3受体的变化
- 孙淑贞汲平祁冬杨盈盈孔静静吴庆亭
- 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分析及术后并发症探讨
- 2022年
- 牙槽骨的高度及厚度对于种植体预后非常关键,本研究分析牙种植中不同修复膜促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80 例需使用修复膜材料的种植手术,排除手术禁忌,随机分为实验组(Bio-gide膜)和对照组(登腾口腔修复膜)(n=40),术前和术后1年均详细记录牙槽骨的高度及厚度, 评估患者骨缺损状况。结果 使用修复膜材料的种植手术1年后, CBCT结果显示Bio-gide膜组获得了更好的牙槽骨厚度,膜材料促成骨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修复膜材料应用可以促进牙种植时骨组织的高度和厚度再生,Bio-gide膜的应用可以提高种植效果并且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史留巍杜言梅
- 关键词:骨缺损口腔修复膜
- 自制弹性颅颌绷带
- 2001年
- 田红魏福兰陈超
- 关键词:力学性能绷带医用织物
-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致牙髓无炎性坏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对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若干年后致坏死牙髓的组织学观察及病因探讨。方法:收集临床上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若干年后,无临床症状但活力测试阴性的牙髓,作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结果:该组牙髓无炎细胞浸润,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及钙化灶形成,核固缩,为无炎性坏死。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能引起牙髓无炎性坏死,这种无炎性坏死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王梁汲平王明臻孙淑贞
- 关键词:牙髓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钙化灶炎细胞浸润病理切片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黏膜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随访2009年1月~2011年1月接受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修复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33例患者术后未见修复膜脱落,随访10~24个月所有患者黏膜缺损修复均获得成功,愈合良好。结论: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早期覆盖黏膜创面,能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且简便实用。
- 李铁军崔军刘晓华
- 关键词:口腔黏膜术后缺损创伤修复
- 游离超薄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
- 2015年
- 目的探讨游离超薄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014年1月—12月接受游离超薄型胫后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68例,其中2013年患者33例,手术室治疗期间仅给予手术相关常规护理,2014年患者35例,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时间、术后运动、感觉、外观评分及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运动、感觉、外观评分均略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2.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游离超薄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 王希娥李茜
- 关键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手损伤综合护理
- 牙种植体与许旺细胞联合培养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许旺细胞很可能是促进骨整合种植牙周围神经再生的有效因子。目的:观察许旺细胞与牙种植体复合培养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分析牙种植体与许旺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取成年犬发生Wallerian变性的坐骨神经,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相结合培养许旺细胞,以1×108L-1浓度接种于喷钛砂酸蚀的牙种植体表面和培养皿。分别在细胞培养的第1,3,6,8,11天,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许旺细胞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许旺细胞与牙种植体复合培养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趋势与许旺细胞单独培养时相同,呈单峰型;但两种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许旺细胞单独培养组,且达到表达峰值的时间较早。提示喷钛砂酸蚀表面的牙种植体能够促进许旺细胞的基因表达,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 孙兰英李肇元葛文章王其宝王浩
- 关键词:牙种植体许旺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