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委
- 作品数:303 被引量:48H指数:3
- 相关作者:朱云燕王振雷张民陈德荣刘兆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委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法治副书记+律师参与”促进依法治理
- 2018年
- 近年来,新沂市因地制宜谋善治,探索打造“法治副书记+律师参与”的法律惠民共同体工程,推动基层社会矛盾在法治轨道上解决,破解了乡村治理法律缺位的难题。去年,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1.4%,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同比下降70.56%。
- 邢会义
- 关键词:依法治理律师参与副书记法律缺位信访案件社会矛盾
- 荒山变成桃花源——新沂市马陵山农业综合开发掠影
- 2000年
- 马陵山脉在新沂境内形成的低山岗岭地总面积467平方公里,占新沂市总面积的29%,分布在城岗、王庄等13个乡镇。近年来,新沂市把山区综合开发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重点工程,以开山造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发展高效种养业为重点,以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为开发方向,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综合投入,加快综合开发,取得了较好效果。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万亩梯田连成片,万亩果树绕山转,万头牛羊遍山间,生态旅游大发展"的绿色宝库。治山改水修路治山先治水,"治水"是山区开发的关键环节。新沂市采取"三水并用"
- 周敬农邢会议
- 关键词:农业
- 新任乡镇领导开局要领
- 1998年
- 郭希忠
- 关键词:进入角色适应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经济转型依法行政
- 夯实农村社会和谐基础的有效举措
- 2007年
- 农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新沂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变镇村这块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推出了一系列扎实举措,先后探索实施了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镇机构综合配套改革等一系列江苏省试点改革,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深入开展城市帮扶农村活动,使镇村经济一改以往“工资发放难、运转难、发展难”的状况。近两年,
- 翟彩霞
- 关键词:农村社会和谐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社会事业
-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建
- 2012年
-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领导和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为了顺利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覆盖,向不同领域的核心地带延伸,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社会、维护稳定的功能。
- 朱云燕
- 关键词:基层党建党小组党组织党员
- 土地流转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 2003年
- 当前,土地流转是关系到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土地流转必须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要尊重农民对土地是否流转的决定权。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必须依法进行,就是要按照《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规范的流转。土地流转,不能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剥夺农民的流转收益。土地流转需要政府的组织领导和财税支持。
- 薛心如
- 关键词:土地流转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忠诚履行职责使命
- 2021年
- 党的百年历史体现出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立命之本,激励着所有共产党人在不同岗位上奋勇前进,是我们的党带领国家从苦难到辉煌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本源。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在展望未来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应用优势,它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精神动力。
- 陈小玲
- 全域整治 清污增绿 着力打造苏北美丽宜居“桃花源”被引量:1
- 2019年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近来,新沂市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先进经验,以'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突出在'治'上下功夫,在'用'上出效益,在'美'上见成效,走出了一条'全域整治、清污增绿、基本配套、完善提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路。
- 高山
-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
- 倾力打造富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 2012年
- 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紧紧抓住省“人才特区”试点契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推进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双百双高”计划的意见》、配套制订了《新沂市高学历党政人才培养管理办法(试行)》、
- 朱云燕
-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智力支持
-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研究
- 2024年
- 市民文明素质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最本质彰显,也是我国当前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工作。在此,以法治思维为维度,阐述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市民文明素质之间的关系,分析运用法治思维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重点探讨社会治理现代化视域下运用法治思维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路径与方法,最终形成运用法治抽象思维,教育市民自觉崇尚文明素质;运用法治逻辑思维,引导市民自我培育文明素质;运用法治动作思维,鼓励市民参与文明素质实践的结论。
- 石奇松
- 关键词:法治思维市民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