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
- 作品数:1,279 被引量:3,795H指数:20
- 相关作者:贾希胜史宪铭龚传信杜晓明柏彦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装备保障系装甲兵工程学院技术保障工程系装备指挥技术学院装备指挥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军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快速响应制造系统任务可靠性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在先进制造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响应制造系统任务可靠性的概念;通过系统任务过程研究,针对设计过程分析了影响任务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相关任务可靠性参数。
- 梁亮郭波史宪铭王立军
- 基于检测结果的数据质量排序模型
- 2007年
- 基于信息检测结果数据质量排序方法,建立4种排序模型。包括多错误类别直接对比模型、等权错误类别的排序模型、加权错误类别的排序模型及相对错误率排序模型。4种模型均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较好的处理2个单位的数据质量比较排序问题,从而实现对各单位数据质量较客观的比较排序。
- 王俊田陈骞欧渊董良东刘普高
- 关键词:数据质量信息质量
- 部队装备保障基地化训练模式研究初探被引量:6
- 2008年
- 为提高部队装备保障能力,贯彻基地化训练思想,从部队和基地实际入手,提出了装备保障基地化训练的概念;确定了其组训原则;根据组训原则提出了3种组训模式,并对模式做了深入分析。
- 张增磊胡利民
- 关键词:基地化训练
- 基于时效的装备保障任务分配模型
- 2009年
- 通过对装备保障任务分配的分析,提出了装备保障方式的时效的概念。根据装备保障方式的时效的概念,提出时效储备原则和资源均耗原则,由此建立基于时效的装备保障任务分配模型。模型首先计算各保障方式的资源所处的状态,再应用资源均耗原则,确定各种资源满足装备保障的需要达到的状态,最后在同一资源状态下,采用时效储备原则确定各种保障方式的任务量。
- 吕耀平吴建明
- 面向作战任务的弹药消耗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针对战时弹药供应存在断供以及盲供问题,从实战情况出发,按照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思想,在重点分析弹药消耗规律与补给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消耗规律的战时弹药预测模型.以红蓝双方对抗演习为背景,以影响弹药消耗与补给的各类因素为落脚点,通过数值计算与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为指挥员宏观层面上整体把握弹药消耗规律,快速制定弹药补给方案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支撑作用.
- 陈立云卢昱韩震刘云龙
- 关键词:弹药消耗
- 基于VFT的反红外识别能力评估指标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弹头和诱饵的反红外识别能力是导弹突防能力的重要内容,利用价值中心(value-focused thinking,VFT)法构建弹头和诱饵反红外识别能力评估指标的价值模型,并分析了评估指标的评分函数,来研究影响弹头和诱饵反红外识别能力的关键指标。
- 彭灏龚传信
- 信息化战争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模式浅析
- 2005年
- 针对信息化战争对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提出的新要求,从模式角度研究入手,对信息化战争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模式的概念、模式构想等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并以研究信息化战争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模式的体系结构与运行方式两方面为基础,深化了对信息化战争通用装备物流保障模式的理性认识。
- 袁野古平曾巍
-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
- 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DHDF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7
- 2007年
- 基于WSR系统方法论,将综合评价过程分为物理、事理、人理3个阶段,建立DHDF综合评价方法结构模型。通过确定评价指标因素集及评价指标集,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并确定其分配向量。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主观效用指标,运用具有激励特征动态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客观量化指标,最后将2评价指标综合。
- 孔凡张耀坤宋彬
- 关键词:系统方法论WSR综合评价
- 软件可靠性测试流程设计及其应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科学、合理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流程有助于测试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而现有的可靠性测试流程普遍存在可靠性分配方法不明确、过程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此问题展开了软件可靠性测试流程的研究;在分析软件可靠性测试与软件测试的区别、并借鉴现有软件可靠性测试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由可靠性测试准备、可靠性测试执行和可靠性测试结果分析三大部分构成的比较全面的可靠性测试流程,并详细阐述了流程中的每一步具体操作;在该流程的指导下进行"虚拟维修训练系统"可靠性测试,充分验证了该流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张俊萍朱小冬张鲁余文定
- 关键词:软件可靠性测试
- 概念模型验证方法研究综述
- 2013年
- 概念模型验证是保证和提高仿真可信性的重要手段,是建模与仿真VV&A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将概念模型的验证方法划分为非形式化方法、静态方法、动态方法和形式化方法4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推理的概念模型验证方法,然后对各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基本过程、适用对象、优缺点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明确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如何选用各种验证方法提供参考,也明确了下一步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 顾闯贾希胜刘彬田书超孙王虎
- 关键词:形式化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