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品数:886 被引量:1,494H指数:16
相关作者:谭君强杨绍军向丽林进桃李森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90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6篇文学
  • 227篇文化科学
  • 103篇艺术
  • 65篇哲学宗教
  • 49篇经济管理
  • 48篇历史地理
  • 39篇社会学
  • 39篇语言文字
  • 16篇政治法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8篇文化
  • 77篇叙事
  • 77篇文学
  • 52篇艺术
  • 46篇媒体
  • 35篇审美
  • 34篇新闻
  • 32篇媒介
  • 28篇神话
  • 28篇诗歌
  • 26篇小说
  • 23篇电影
  • 23篇社会
  • 22篇语言
  • 22篇美学
  • 22篇民族
  • 20篇叙事学
  • 19篇故事
  • 18篇民俗
  • 16篇电视

机构

  • 814篇云南大学
  • 13篇复旦大学
  • 9篇汉堡大学
  • 8篇广西民族大学
  • 6篇昆明理工大学
  • 6篇云南民族大学
  • 6篇云南艺术学院
  • 6篇西南林业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5篇云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云南财经大学
  • 3篇文山学院
  • 2篇楚雄师范学院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4篇谭君强
  • 29篇向丽
  • 28篇孙信茹
  • 24篇林进桃
  • 17篇李森
  • 12篇杨绍军
  • 12篇罗瑛
  • 11篇李海英
  • 10篇廖圣清
  • 10篇张志平
  • 10篇张震
  • 9篇单晓红
  • 9篇徐明卿
  • 9篇高健
  • 8篇降红燕
  • 8篇董秀团
  • 7篇舒凌鸿
  • 7篇袁鼎生
  • 7篇张之为
  • 6篇杨星星

传媒

  • 32篇思想战线
  • 13篇民族艺术研究
  • 12篇当代传播
  • 11篇电影新作
  • 11篇民族艺术
  • 1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1篇滇西科技师范...
  • 10篇西部广播电视
  • 10篇云南师范大学...
  • 10篇昭通学院学报
  • 9篇南方文坛
  • 9篇楚雄师范学院...
  • 9篇东吴学术
  • 9篇马克思主义美...
  • 8篇新闻记者
  • 8篇玉溪师范学院...
  • 8篇英语研究
  • 8篇昆明学院学报
  • 7篇河南师范大学...
  • 7篇现代传播(中...

年份

  • 48篇2024
  • 84篇2023
  • 91篇2022
  • 93篇2021
  • 102篇2020
  • 104篇2019
  • 92篇2018
  • 77篇2017
  • 60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13篇2006
  • 17篇2005
  • 13篇2004
  • 1篇2003
8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独乡“K歌”:社交媒体与文化认同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随着数码技术的日益普及,社交媒体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和展开线上交往、娱乐生活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形塑个人思维观念、形成新的文化表达、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重要力量,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民众也参与到广泛使用手机和社交媒体的过程中。本文以独龙族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独龙族的80、90后群体对于一款社交APP全民k歌的使用,借此探讨社交媒体和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在研究者初步的田野观察和研究中发现:全民K歌的技术平台,为民族文化、民族身份的认同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方式;同时,全民K歌等社交媒体制造出人们新的"大众情感",这在某种程度上重构了民族认同。由此,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对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并不一定就对民族文化和认同产生弱化的影响,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还会增加少数民族群体展开文化认同和参与民族文化实践机会的可能性。
孙信茹钱浩
关键词:独龙族社交媒体文化认同
《鹧鸪》一调与“舞《鹧鸪》”“打散”--声诗格调与元杂剧的收场演出
2022年
唐代声诗中有《山鹧鸪》一调,《鹧鸪辞》《鹧鸪》为其别名。任半塘先生考订该曲“原起于湘楚之民间,曾摹仿鸟鸣,故其乐宜用吹声”①,论及其“歌”时又有:此曲先歌于民间,有舞踏;后入文士抒情之艺,介于吟与唱之间;终乃谱为杂曲,由女妓精唱,或独唱,或对唱,其声凄怨动人,迥出常调。晚唐郑谷以《鹧鸪》诗得名,号郑鹧鸪。其时侯家唱《鹧鸪》尤工,谷诗表之。南宋时,犹传有歌唱此曲之消息。
曾莹
关键词:鹧鸪声诗元杂剧
西南情境下的礼俗多维互动及其社会整合功能——以大理巍山彝族土主文化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2022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各民族文化互动整合的过程,“礼俗互动”拓宽了审视文化互动整合关系的视野。西南情境下的“礼俗互动”具有特殊的边疆形态,呈现出族外与族内、上层与下层、中心与边缘、国家与地方、传统与现代等多维互动的结构模式。在大理巍山彝族土主文化这一典型案例中,“礼俗”的多维互动,不但保证了该区域各历史阶段社会机制内部的脉络畅通,而且在西南边疆由早期族群整合、区域整合、帝国边疆整合到现代民族国家社会整合的进程中亦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由此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根基。
董秀团王丽清
关键词:社会整合
视差中的对话——《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批评:与西方学者的对话》中的“声音蒙太奇”
2023年
苏格拉底的“对话”通常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开端,而对话本身也正是在不同对话者所构造的视差之中洞见真理。对话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冒险,而非对既有理论的再现。哲学家需要面对提问者所带来的他异性视角,并在对话中呈现彼此的观念和思想,这是一场聚集与流动同时发生的历程,新的问题也由此衍生,并共同汇聚于通往“真理”的道路上。因而,对话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固定的答案,而是在对话中不断地探寻思想的极限和边界,并对之进行照看与增补。
向丽张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苏格拉底视差西方学者
观看之道与本土美学——《本土美学:原住民艺术、媒介与认同》导读
2023年
“本土美学”是一种长期被遗忘的存在,即便在关于原始艺术的相关考察中可寻觅些许讨论,也往往只是吉光片羽,而这也正映照出了《本土美学:原住民艺术、媒介与认同》独特的光芒。该书为我们展示了两种观看之道:“原生性观看之道”与“反身性观看之道”,分别从“如其所是”和“反身性”两个维度,为本土美学的建构提供了当代向度。本土美学指的是世界各地独立于西方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关于审美经验的思想,它虽然具有杂糅的、叠合的和流动性等特征,但仍然本真性地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地方依恋”感,并以“自然”“地方”“脉搏”为素材,借由“依恋”与“连通”,为全球文化生态重建提供了一份富于灵性的疗愈和治理“指南”。
向丽
关键词:观看之道
“媒介延伸”与“身份再造”被引量:4
2019年
国内对于城市农民工的研究,已非新的话题,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从多个角度展示出了对农民工群体的现实关切和理论关怀。面对众多的研究成果,农民工群体是否还值得展开新的观察和书写?我们可否还能进入新的理论脉络,从而提供富有开拓性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这个群体和文化?这显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孙信茹
关键词:农民工群体媒介城市农民工现实关切理论脉络人口学
仪式与文字的典律化共鸣 —— 韩愈律赋《明水赋》赏析
2016年
公元 792 年(唐德宗贞元八年)春天,25 岁的韩愈第四次进京参加进士考试,这一年韩愈遇到了一位文学优长的主考官——以奏议闻名于世的陆贽,遇到了强有力的同场对手——《新唐书·欧阳詹传》谓欧阳詹贞元八年举进士, “与韩愈、李观、李绛、崔群、王涯、冯宿、庾承宣联第,皆天下选,时称‘龙虎榜’ 。 ”中唐进士科考试分三场:帖经、杂文(诗赋) 、策问,贞元八年这场著名的科举考试的诗、赋题目分别为《明水赋》和《御沟新柳诗》 。韩愈,以及和他同榜登科的贾稜、陈羽、欧阳詹的赋题答卷保留至今,让我们得以一睹其风采。
郑婷
“摇摆”的生育意愿:育龄女性生育认知与信息传播的互动与博弈被引量:3
2023年
本文通过对29名育龄女性的半结构化访谈,旨在从传播学视角深入考察信息传播与育龄女性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育龄女性的生育认知与信息传播紧密交互,共同影响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一方面,大众媒介所传播的风险信息建构了育龄女性的生育风险认知,无形中加剧育龄女性的生育恐慌,从而潜移默化地降低女性的生育意愿;大众媒介所展现的正面话语有助于消弭育龄女性的生育风险认知,但这种正面话语在传播空间中并非总能“被看见”。另一方面,亲人之间形成的垂直代际传播以及同辈之间的水平传播也会对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对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并非完全割裂,而是以互动和博弈的方式发挥作用。其中,来自人际传播的生育信息对育龄女性生育认知、生育意愿的影响力度明显强于大众传播。
黎藜熊宣曹珊雨
关键词: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生育意愿
媒介技术、身体与叙事的共构:数字媒介时代女性主义媒介研究进路的初探被引量:6
2021年
数字化媒介技术在当下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了包括性别叙事在内的日常生活各领域叙事话语的生产与建构。在简要梳理了既往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的“话语”与“身体”两个基本维度的基础上,本文借用韩炳哲、基特勒以及斯蒂格勒的理论资源,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数字化媒介技术所造成的叙事困境。结合哈拉维的“赛博格”概念,本文认为,在当下的媒介技术环境中,要想实现对于性别话语的重新书写,就必须考虑技术问题的重要性,将技术、身体、叙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突破数字媒介平台中的叙事困境,从“技术身体”处探寻重构更加平等的性别叙事的可能性。
于磊
关键词:媒介技术身体叙事
线喻、美-蕴与艺术的起源
2021年
文章以柏拉图的“线喻”为学理原点构建的人之为人的观看世界的路径,阐述人的艺术观看方式,并引发艺术起源的古老命题,提出了“美-蕴”的殊异概念,认为艺术是“美-蕴”的生成,“美-蕴”是一个不断生成艺术意蕴的动词,一个漂移着的语言“位点”。
李森
关键词:艺术
共8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