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数:2,015 被引量:8,132H指数:40
相关作者:张德禄黄崇岭吴建广耿纪永刘晓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90篇期刊文章
  • 1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90篇语言文字
  • 370篇文学
  • 251篇文化科学
  • 48篇经济管理
  • 46篇政治法律
  • 33篇哲学宗教
  • 23篇艺术
  • 21篇社会学
  • 15篇历史地理
  • 14篇医药卫生
  • 12篇建筑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27篇翻译
  • 178篇英语
  • 176篇教学
  • 171篇语言
  • 106篇德语
  • 104篇教育
  • 101篇文化
  • 100篇文学
  • 74篇多模态
  • 73篇外语
  • 71篇话语
  • 58篇语言学
  • 51篇汉语
  • 46篇语篇
  • 46篇小说
  • 41篇交际
  • 40篇英译
  • 37篇外语教学
  • 36篇语料
  • 32篇语料库

机构

  • 1,702篇同济大学
  • 22篇上海外国语大...
  • 17篇上海理工大学
  • 16篇井冈山大学
  • 14篇复旦大学
  • 1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2篇新疆师范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江苏科技大学
  • 7篇山东大学
  • 6篇青岛农业大学
  • 6篇上海体育学院
  • 6篇天津职业技术...
  • 6篇郑州科技学院
  • 5篇东华大学
  • 5篇华东政法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5篇广东外语外贸...
  • 5篇上海第二工业...

作者

  • 71篇张德禄
  • 38篇黄立鹤
  • 26篇黄崇岭
  • 25篇吴建广
  • 25篇耿纪永
  • 22篇许文胜
  • 22篇郭强
  • 20篇许涛
  • 17篇李玉香
  • 17篇刘晓芳
  • 16篇陈琳
  • 16篇马秋武
  • 16篇王小莉
  • 15篇李梅
  • 15篇张克芸
  • 15篇董琇
  • 15篇黄克琴
  • 14篇朱锡明
  • 14篇梁洁
  • 11篇宫华萍

传媒

  • 149篇同济大学学报...
  • 68篇德语学习
  • 36篇外语教学
  • 32篇海外英语
  • 30篇同济教育研究
  • 25篇解放军外国语...
  • 24篇德语人文研究
  • 23篇上海理工大学...
  • 22篇外语与外语教...
  • 22篇山东外语教学
  • 20篇外语界
  • 20篇外语电化教学
  • 17篇外国语
  • 17篇天津外国语大...
  • 16篇日语学习与研...
  • 15篇西安外国语大...
  • 14篇外国文学动态
  • 13篇现代语文(下...
  • 12篇外语研究
  • 10篇世界教育信息

年份

  • 7篇2025
  • 78篇2024
  • 86篇2023
  • 82篇2022
  • 86篇2021
  • 96篇2020
  • 97篇2019
  • 97篇2018
  • 84篇2017
  • 78篇2016
  • 67篇2015
  • 83篇2014
  • 92篇2013
  • 111篇2012
  • 95篇2011
  • 70篇2010
  • 42篇2009
  • 41篇2008
  • 51篇2007
  • 49篇2006
2,0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国矿业博物馆掠影
2015年
德国矿业博物馆(Deutsches Bergbau-Museum)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波鸿市(Ruhr,Bochum),由德国工业建筑师弗雷兹·斯库珀(Fritz Schupp)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建造.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矿业博物馆,展示了从中世纪以前到现今世界各地采矿业的发展历史,展览主题涵盖了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各层面,并通过图片、模型、实物展品、电影放映、幻灯片等多种媒介手段传递信息.
陈玥
关键词:采矿业博物馆展览主题电影放映工业区
试析联通主义慕课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6
2016年
随着慕课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不同于xMOOCs的cMOOCs(联通主义慕课)成为全球众多高等教育机构进行MOOCs教学实践的样板。在总结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联通主义慕课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视角分析了FSLT12、CCK11、PLENK2010和CMC11等美国、英国主要的cMOOCs教学实践,总结出cMOOCs对高等教育机构具有改善教学效果、激发创新性教学实践等十大影响,同时指出了cMOOCs设计、开发、实施和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许涛
关键词:联通主义高等教育
运用创新教学理念,改革传统外语教学——对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合作培训项目的思考
2011年
阿尔托大学ATDF中芬教学合作培训项目致力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了创新思想。同时,欧洲与美国近年来盛行的CDIO教育模式的在中芬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其突出特点之一是强调项目形式的教学,培养的是具有真正实际能力的工程型且团队精神极强的综合型工程人才。文章还就外语教学围绕这一教学理念介绍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同时对提高外语教师的语言素质极其跨学科文化的培养方面提出了要求,以便能胜任这一创新教学方法。
冯天泽
关键词:CDIO理念自主创新能力
基于视域融合与情节结构的文本诠释——歌德《浮士德》对人本-光照思潮的诗学批判被引量:2
2019年
文章对歌德《浮士德·第一部》中《莱比锡的奥尔巴赫酒窖》一场的主题意义和结构功能进行了重新考察。就主题而言,“奥尔巴赫酒窖”不只局限于对法兰西革命中暴力的批判,而是在整体上对人本光照思潮的全面否定和拒绝,是浮士德与魔结盟之后梅菲斯特展现给浮士德观看的魔性幻象世界,其实质就是如上帝一般允诺伊甸园的自由。这种魔性幻象是对欧洲18世纪理性时代的诗学写照。在戏剧结构上,《奥尔巴赫酒窖》并非孤独存在的场次,它和《女巫厨房》《瓦尔普吉斯之夜》共同构成了一个内在的魔性框架,它对“玛格雷特剧”的框架性钳制决定了“玛格雷特剧”非世俗化的涵义方向。
吴建广
关键词:浮士德
诺瓦利斯对“诗化世界”的构建
2020年
面对启蒙运动和早期现代化之后的过度崇尚理性化和一味逐利趋势,诺瓦利斯借助于看似魔幻的艺术创作表达出他对于现实世界的诸多看法。他试图通过构建一个不仅包括艺术和诗,也包括科学和经济的诗化世界来弥合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诺瓦利斯的诗意经济思想中,所有的对立都得到调和,不仅人的私欲冲突,人与自然的日渐对立也因为“爱”的连接力量而消融。只有在“诗意经济”的世界里,远古的神灵才会真正回归,自然才会真正散发古老的活力,社会才会充满信仰与爱。虽然诺瓦利斯构建的“诗意经济”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模式,但却为现代人类提供了新的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
方奕
关键词:西方文学史诺瓦利斯浪漫主义
论文学翻译中的非文本因素——以《吉檀迦利》冰心译本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高峰。在中国,它曾在不同时期被不同译者多次翻译成汉语。研究中借用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中非文本因素思想,对文学翻译中的主要非文本因素进行划分,据此分析和讨论《吉檀迦利》冰心译本,论证非文本因素在《吉檀迦利》冰心译本产生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林嘉新
关键词:泰戈尔《吉檀迦利》改写理论翻译
大学英语课堂任务后学生互动中的语言形式聚焦探究被引量:8
2016年
本研究探索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在任务后学生互动时的语言形式聚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小组展示任务后学生问答反馈中,语言形式片段(LRE)出现的频次为每2.2分钟一次,学生互动时关注的语言问题依次为词汇、语法和发音。学生互动时具有较强的自我纠错意识,能解决大部分的语言问题。词汇问题和发起者的语言水平最为相关,发起方式最为多样,给同伴提供的帮助最大。可见,生生互动有助于话语共建,解决交流中的词汇障碍以及增强交流者的语法和语音意识。
王蓓蕾
关键词:生生互动
聚类分析在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外国语言学研究者对聚类分析既缺乏了解也不会应用。本文展示了聚类分析和语料库结合可以应用于外国语言学的很多研究领域:词汇语义、句法型式,以及语言的地理变异、文体变异、社会变异和功能变异。聚类分析不仅是一种统计分析技术,而且具有研究方法论意义,即可以以数据驱动的方式系统性的发现研究变量和生成高质量的假设。还特别指出聚类分析可以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定量化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
孙仕光张萍
关键词:聚类分析语料库外国语言研究
标记性制约条件及其设立的理据被引量:2
2010年
标记性制约条件设立的理据是什么,历来是优选论无法明确回答的难题之一。本文对以往有关设立标记性制约条件的基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评析,并以此说明优选论在发现和认识标记性制约条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马秋武
关键词:优选论理据
被科学测错的世界——对丹尼尔·克尔曼《测量世界》回归神性秩序的探讨
2011年
德国作家丹尼尔·克尔曼承袭德意志文化语境里的反人本主义精神,在冒险小说《测量世界》里虚构了德国历史上两位真实人物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的测量世界的经历,以戏谑幽默的笔法刻画了两位天才追求科学理性的成功与失败,对起源于欧洲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文学层面的反思和批判,从而阐明人类应回归神性秩序的合理性。
姚磊
关键词:人本主义
共1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