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 作品数:244 被引量:174H指数:5
- 相关作者:虎维尧赵红芳张敏余淑荣董珍兰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西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宋人的读书精神
- 2009年
-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对干部的读书学习越来越重视,干部讲学习多读书已经渐成风气。国家总理温家宝也曾多次谈到:"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如果说一个人的读书习惯折射出的是他的精神追求,那么,众人的读书习惯反映出的则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作者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对宋人的读书之志、读书之勤、读书之乐、读书之法展开讨论,探究读书学习的精神意义。
- 买丽娜
- 关键词:读书宋人
- 丝织的灵魂——怀念雷抒雁先生
- 2013年
- "听那声音,不像是从嘴里喷吐出来的,那是太薄又太柔韧的丝织的灵魂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撕裂时发出的声音,震撼着夜!"这是诗人雷抒雁先生一篇散文诗中的句子,今天诗人已离我们远去,然而那"震撼着夜"的小草的歌唱,三十多年来却未曾停息。与雷抒雁先生的相遇是因为《小草在歌唱》。
- 倪万军
- 关键词:诗行
- 悲悯与世沉浮的灵魂——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三类人物
- 2007年
- 少女、寡妇、老头是沈从文湘西小说中出现较多的三类人物形象,沈从文不仅写他们生存的艰辛和多变的命运,也写出造成他们生存困顿的原因,这些形象的塑造有着作者独特的用意。
- 张存霞
- 关键词:人物命运
- 浅谈《婚礼的成员》的空间隐喻被引量:1
- 2014年
- 从空间叙事的层面解读小说《婚礼的成员》中"小镇——冬山——世界"这一空间模式的隐喻。通过空间叙事过程中反映出的情感投射与空间的结构意蕴揭示作品的孤独主题,并且通过现实与想象的空间概念相应地表达了现在与未来的时间观念,潜在地揭示了世界性的观念和沟通行为是反抗孤独的一条重要出路这一富有启发性的思想。
- 张海峡
- 关键词:隐喻主题孤独
-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城市主题嬗变
- 2015年
-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城市书写是民族国家现代性追求的文学表现。作为一个重要主题,20世纪中国文学对人的现代化与人所赖以生存的空间的城市化的书写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20年代至40年代的被动城市化时期的城市经验铭写、50年代至70年代的逆城市化时期的城市想象,以及80年代至世纪末的城市化时代的多元延展。梳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城市主题的变奏,归结其书写经验,对当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王兴文
- 关键词:中国文学城市主题
- 试论郭文斌乡土小说中的西海固民间生存
- 2009年
- 从生存的惯常性、美好性和神圣性三个方面分析了郭文斌乡土小说诗意世界的构成。认为郭文斌的乡土小说创作具体面对的是西海固的民间生存,但其写作的气质却远远超出了地域的界限,而提供了一种普遍的生存范式。
- 马晓雁
- 关键词:乡土小说西海固
- 从萧关诗看唐蕃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唐朝中后期,与外族政权的关系主要是与吐蕃政权之间的关系,唐蕃关系的变化对唐王朝的整个局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萧关诗对唐蕃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其他方面的情况都有较为突出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友好与战争并存、夷夏观念与民族融合交织、边地人民渴望收复失地以及崇尚武力等。
- 安正发
- 关键词:唐蕃关系
- 试论《红楼梦》中楹联、签语等意象的叙事功能
- 2008年
- 《好了歌》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与理解,它在《红楼梦》中担当着总纲的作用。作者不仅用大的事件、脉络演绎着《好了歌》的思想意蕴,而且用细密、精巧却了无造作之迹的叙事文法暗示着它的内涵,如楹联、签语,以及一些看似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的意象,也都在若隐若现之间,承担了暗叙与隐喻《好了歌》中所蕴含的佛道思想的作用。
- 刘衍青
- 关键词:《红楼梦》楹联《好了歌》
- 《红楼梦》 薛宝钗 美貌 情态被引量:1
- 2008年
- 《红楼梦》塑造了中国古代小说画廊中最成功的人物形象,薛宝钗即是其中之一。薛宝钗的形象历来存有争议。从小说人物的外在形象入手,兼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细节中感悟薛宝钗这一艺术形象内在的丰富情感,以期达到对原著更深刻的理解。
- 杨立琼
- 关键词:《红楼梦》美貌情态
- 在细密探究基础上进行的地域历史文化艺术映像的有效整合——简评宋永忠《须弥山石窟艺术研究》
- 2013年
- 作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艺术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宋永忠先生(以下称“作者”)《须弥山石窟艺术研究》一书的出版(阳光出版社2013年版),对于同原、宁夏乃至古代丝绸之路周边地区的文化艺术研究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由于研究对象在地域文化映像中的特殊性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必将融入当地社会历史的文化长河,泽被后人。与以往单纯的历史知识、著名历史遗存、风景名胜介绍文献资料不同,本书的学术研究性质较为明显,其扎实的基础考察研究、细密的内容探究与综合立体的研究方法,都足以使得本书能够超过此前的同类研究文献。下面,笔者略微展开阐说上述各点。
- 于永森
- 关键词:须弥山石窟艺术研究文化艺术地域文化社会历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