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1,438 被引量:6,841H指数:31
相关作者:简敏菲张志斌龙中儿鲁顺保涂艺声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82篇期刊文章
  • 128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20篇生物学
  • 327篇农业科学
  • 198篇文化科学
  • 18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9篇医药卫生
  • 57篇化学工程
  • 32篇理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语言文字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22篇教学
  • 108篇鄱阳湖
  • 99篇生物学
  • 87篇基因
  • 86篇活性
  • 54篇微生物
  • 51篇蛋白
  • 49篇高中生
  • 48篇高中生物
  • 47篇抗氧化
  • 46篇植物
  • 46篇课程
  • 44篇土壤
  • 42篇鸟类
  • 42篇高中生物学
  • 37篇野生
  • 36篇种群
  • 36篇胁迫
  • 33篇野生稻
  • 31篇细胞

机构

  • 1,41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84篇南昌大学
  • 65篇江西农业大学
  • 58篇江西科技师范...
  • 39篇江西省科学院
  • 29篇中国科学院
  • 27篇江西环境工程...
  • 23篇江西省农业科...
  • 20篇江西省林业科...
  • 19篇宜春学院
  • 12篇江西德上制药...
  • 1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0篇九江学院
  • 10篇铜仁学院
  • 9篇东北林业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华东药用植物...
  • 9篇生态环境部南...
  • 8篇丽水学院
  • 8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113篇简敏菲
  • 99篇朱笃
  • 97篇涂宗财
  • 94篇龙中儿
  • 87篇邹峥嵘
  • 73篇黄运红
  • 72篇邵明勤
  • 65篇张志斌
  • 61篇涂小云
  • 60篇鲁顺保
  • 53篇李言阔
  • 52篇陈雪岚
  • 50篇王辉
  • 49篇谢建坤
  • 48篇颜日明
  • 46篇杨慧林
  • 44篇王筱兰
  • 42篇彭仁
  • 40篇涂艺声
  • 37篇张露

传媒

  • 98篇江西师范大学...
  • 73篇食品科学
  • 66篇中学生物教学
  • 49篇安徽农业科学
  • 46篇食品与发酵工...
  • 34篇食品工业科技
  • 31篇基因组学与应...
  • 29篇生态学报
  • 24篇江西农业大学...
  • 19篇微生物学通报
  • 19篇生物学教学
  • 18篇中学生物学
  • 18篇应用与环境生...
  • 17篇天然产物研究...
  • 16篇江西科学
  • 16篇四川动物
  • 15篇微生物学报
  • 15篇中草药
  • 15篇中国生物工程...
  • 13篇林业科学

年份

  • 61篇2024
  • 103篇2023
  • 82篇2022
  • 79篇2021
  • 84篇2020
  • 98篇2019
  • 97篇2018
  • 72篇2017
  • 84篇2016
  • 92篇2015
  • 83篇2014
  • 84篇2013
  • 56篇2012
  • 60篇2011
  • 84篇2010
  • 50篇2009
  • 40篇2008
  • 26篇2007
  • 42篇2006
  • 20篇2005
1,4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鄱阳湖区獐种群生存力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鄱阳湖区的獐种群是一个孤立的种群,近年来其数量急剧减少。本研究应用种群生存力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漩涡模型预测了鄱阳湖区獐种群在未来100 a内的种群变动趋势,并分析了不同场景下獐种群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鄱阳湖区獐种群在未来100 a灭绝的概率是0.37。如果鄱阳湖区獐的栖息地进一步被破坏,獐种群的灭绝概率将大幅度增加;高概率的幼仔死亡率会使獐种群在未来100 a出现灭绝的概率为100%;灾害对种群的影响也很大,在洪灾和狩猎的双重作用下,洪灾发生频率增加将使獐种群灭绝概率增大。通过本次对鄱阳湖区獐的种群生存力分析,发现幼仔的死亡率和栖息地的破碎化是鄱阳湖区獐种群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议在獐栖息地之间设立生态走廊,加大对偷猎的打击力度,将有利于该地区獐种群的长期发展。
缪泸君李言阔叶晶李佳谢光勇袁芳凯
关键词:种群生存力分析鄱阳湖
三磷酸腺苷供应优化促进谷氨酸棒杆菌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谷氨酸棒杆菌是目前氨基酸生产中最主要的工业菌株,其中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该菌生产各种氨基酸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以ATP供应为导向,在谷氨酸棒杆菌中开发具有可人工调控的ATP供应的细胞工厂是提高生物产量的一种关键策略。因此,通过调控谷氨酸棒杆菌的ATP供应从而促进氨基酸的生产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通过操纵ATP供应调控谷氨酸棒杆菌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改善谷氨酸棒杆菌生产氨基酸提供思路,也为其他工业菌株的工业生产优化提供参考。
宋卓琳黄明珠陈雪岚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氨基酸电子传递链
光因子对蛾类昆虫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蛾类昆虫多为夜行性,光因子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光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扰乱了环境中的昼夜节律,蛾类种群动态可随之改变。蛾类的生长发育与光因子息息相关,研究概述了光因子(包括光周期、光波长和光强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影响结果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钟春兰朱地福程禹朦龚慧蓉涂小云
关键词:光周期光波长光强度蛾类生长发育
留守生活对儿童应对方式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为进一步了解留守生活对儿童应对方式的影响,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纳入36篇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综合多个应对方式测评量表的Meta分析结果,最终得出结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面对挫折或应激性事件时,留守儿童更多采用消极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及表现出更多的合理化的中间型应对方式;与留守女童相比,留守男童在面对压力性事件时会更多地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相比于初一年级的留守儿童,初三年级的留守儿童更多采取忍耐和发泄这两种消极的应对方式。
祝路代鸣姚宝骏
关键词:儿童META分析
灵长类家域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综述了国内外灵长类家域研究的进展,总结了灵长类家域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影响灵长类家域面积及其利用模式的生态因子。体型大小、群生物量和食性通常被认为是影响灵长类家域大小的3个重要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灵长类家域面积的种问差异。在种群水平上,食物资源、群体大小、生境质量、夜栖地和水源的位置则是灵长类家域模式常见的影响因素。灵长类家域研究方法主要侧重于二维家域的估算,常见的方法包括最小凸多边形法、Kernel分析法和网格分析法。三维家域的求算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灵长类家域研究中。
李言阔冷列平甘跃于张彩霞
关键词:灵长类家域影响因素
蒲公英不同部位抑菌作用及代谢物差异的UPLC-MS/MS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为了研究蒲公英不同部位抑菌作用和代谢物成分的差异,本物采用打孔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了蒲公英根、茎叶和花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5种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并对不同部位的代谢物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蒲公英不同部位初提取物对变形杆菌、嗜根考克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菌作用,而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无抑菌作用;醇提法的抑菌效果优于水提法,花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根最弱。蒲公英的不同部位共鉴定出449种代谢物,根、茎叶和花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分别为反油酸(脂类)、γ-亚麻酸(脂类)和木犀草素(黄酮类);且根、茎叶和花中相对含量排名前20的物质中黄酮类分别有0种、3种和8种,表明黄酮类物质可能是蒲公英中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在花中上调幅度最大,橙皮素C-丙二酰己糖苷为根中特有物质。本研究结果为利用蒲公英不同部位研制和开发新型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罗利利薛姑美綦湘帆杜旭泓陈雅玲
关键词:蒲公英抑菌作用代谢组学
中国沃氏突瓣叶蜂种团两新种暨分种检索表(膜翅目:叶蜂科)被引量:1
2023年
厘定了中国沃氏突瓣叶蜂种团,记述了采自山西和甘肃的2新种:芦芽突瓣叶蜂Nematus luyaensis Liu,Li&Wei sp.nov.和红股突瓣叶蜂N.rubifemoratus Liu,Li&Wei sp.nov.。文中还编制了中国沃氏突瓣叶蜂种团的分种检索表。
张杨阳李泽建刘萌萌魏美才
关键词:叶蜂
中国白鹤越冬适宜生境模拟及种群扩张驱动因素被引量:1
2023年
为更全面了解白鹤生境偏好、潜在越冬区分布及种群扩散的驱动因子,本研究选取2015—2022年白鹤越冬期的70条地理分布数据及11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模拟中国白鹤的适宜生境格局,分析其适宜生境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白鹤越冬分布的主导因子为距滩地距离、海拔、2月平均降水量、距水源距离、12月最低温和土地利用类型,累计贡献率达94.6%。我国白鹤越冬地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华北平原的黄河三角洲,其中,高、中、低适宜区面积分别为17685、60787和60747 km^(2)。目前,我国白鹤高适宜越冬区已建立保护区40处,但12处高适宜湿地如安徽七里湖、湖北梁子湖和江西陈家湖等仍处于保护空缺状态。自2015年,白鹤越冬地呈现向东北及东南扩张的趋势,结合近年白鹤大规模生境转移及此后各地频繁的越冬新纪录,本研究认为自然生境食物资源短缺是驱使白鹤越冬分布区扩张的主要因素。为更有效地保护白鹤种群,应采取措施加强自然生境恢复和农田生境的管理。
邵明勤王剑颖丁红秀
关键词:白鹤影响因素环境变量
氯溴异氰尿酸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免疫毒性的影响
尽管氯溴异氰尿酸已被广泛用作农业除草剂,但其对水生生物的有害毒性仍然很少见。在这项研究中,斑马鱼胚胎在受精后10至96小时(hpf)暴露于几种浓度的氯溴异氰尿酸(0、30、40和50毫克/升)。暴露于氯溴异氰尿酸后,体长...
刘毅郭静杨凤洁邓云云彭宇阳孟云龙刘文晋程波付建平廖信军陆辉强
关键词:氯溴异氰尿酸发育毒性免疫毒性氧化应激斑马鱼
江西鄱阳湖流域中华秋沙鸭越冬期间的集群特征被引量:18
2012年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西鄱阳湖流域8个河段的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的集群特征进行了研究。中华秋沙鸭的集群类型包括雄性群、雌性群、混合群、雌性孤鸭和雄性孤鸭5种类型。越冬期间共记录到89群次,432只次中华秋沙鸭。其中,混合群是最多的一种集群方式,孤鸭也是越冬期间出现频次较高的一种特殊的集群方式。集群类型存在时间变化(P<0.01)。混合群中,大多数群体中雌性个体数多于雄性个体或者是一雌一雄。89群次中,孤鸭和2—8只群占总群数的87.64%,提示中华秋沙鸭主要以集小群分散活动。中华秋沙鸭越冬期间的群体大小是(4.85±4.97)只/群。不同集群类型的群体大小差异较大。集群大小可能与采砂、捕鱼、食物的丰富度等环境因子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华秋沙鸭越冬期间的性比是1∶0.74(n=432)。中华秋沙鸭群体大小与性比有一定的关系。
邵明勤曾宾宾尚小龙陈立欣游茶英戴年华
关键词:鄱阳湖流域越冬期间
共1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