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
- 作品数:322 被引量:1,221H指数:15
- 相关作者:张建国于凤银孙志梅李默梁作明更多>>
-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 蜕变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文章就项目蜕变的方向、周期及蜕变的指标体系作了初步的研究 ,着重研究了企业的各项资源的蜕变系数问题。
- 刘光俊任一鑫穆南
- 关键词:指标体系
- 基于城市创新的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共生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要提高产业集群创新绩效、提升创新能力,就有必要吸引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等创新主体及创新资源汇入并形成创新生态系统。而如何提升系统的创新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系统群体间以何种方式进行联系以建立起共生关系并维持系统良好运行。为此,借助生态共生理论,提出了基于城市创新的集群生态系统概念模型。根据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等群体在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与参与程度的不同,界定了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的作用下,它们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交流方式构成互惠共生模式。为了提高系统内共生体间物质流动、能量转换及信息交流的速度与效率,需要建立起共生关系生成机制、共生关系反应机制及共生能量调节机制等共生机制来确保系统功能的实现。在特定的城市创新的环境下建立起有效的共生机制以促进高质量的共生关系生成并促进系统良好运行,可实现合作创新高效进行,从而带动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
- 于喜展隋映辉
-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系统
- 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创新服务研究——以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 2016年
- [目的/意义]探讨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创新实践,为读者提供多方位、深层次的服务,并供同类高校图书馆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参考咨询服务创新研究现状,揭示现有文献存在缺少客观、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研究等问题,介绍近年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创新服务的具体做法。[结果/结论]提出针对本校读者需求并结合本馆实际,不断创新参考咨询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 孙志梅吴苑李瑞芹
- 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 从67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随机抽取的6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图书馆网站的调研表明,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OILI)存在“没有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OILI的内容与方式单一”等四个方面的弊端。加强...
- 李孝忠张建国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 浅议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被引量:8
- 2007年
- 通过对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2006年文献传递工作的统计,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改进措施。
- 孙志梅马莎莎
- 关键词:图书馆统计分析
- 基于网络环境的图书馆工作重心转移被引量:18
- 2003年
- 本文首先从“参考咨询之外的传统图书馆的工作分量正在逐步减轻”与“转型时期图书馆读者的新困惑”这样两个层面分析了转型时期图书馆工作重心要转移的必然性 ,继而结合国内外部分先进图书馆的实践阐明了基于网络环境的转型时期图书馆工作的重心将转移至全新的参考咨询———知识导航这一命题 ,最后又从
- 张建国温世军
-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工作知识导航网络信息咨询服务
- h指数对科研成果评价的新视野被引量:9
- 2011年
- h指数作为一个科研评价的新指标,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h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传统的文献学指标在科研人员成果评价中的局限性,能够同时对论文产出力和引文影响力进行测量,提高科研成果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平性,在鉴定科研成果时也是非常有效的。
- 梁作明邓昱
- 关键词:H指数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应作辨证论
- 2002年
- 本文认为,应辨证地看待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网络环境的形成与拓展界定了图书馆发展的总体趋向数字图书馆;另一方面,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图书馆不可能消失。
- 张建国
-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网络环境图书馆
-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对应措施
- 2015年
- 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在此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多种科学有据的方法来选择图书,以便提高采访图书的质量,从而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 梁作明张悦忍
- 面向并联机床的CAD/CAM集成系统
- 2008年
- 为了解决并联机床的数控加工编程问题,实现并联机床对复杂曲面零件的数控加工,推动并联机床的产业化和实用化,开发了面向5-UPS/PRPU并联机床的CAD/CAM集成系统。提出了该集成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对系统软件进行了模块划分,阐述了各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该集成系统以结构化、模块化和开放式为设计思想,覆盖了并联机床数控化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向5-UPS/PRPU并联机床的CAD/CAM集成系统在机床样机上的实践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并联机床对复杂曲面的数控加工,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
- 陈修龙赵永生邓昱
- 关键词:机床并联机床数控加工CAD/CAM复杂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