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美国Emory大学

作品数:59 被引量:118H指数:6
相关作者:刘芳唐建华蔡荣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基因
  • 5篇小鼠
  • 4篇耳蜗
  • 3篇血管
  • 3篇小鼠耳蜗
  • 3篇内耳
  • 3篇病理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蛋白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传感
  • 2篇电化学传感器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性产品
  • 2篇多聚
  • 2篇多聚谷氨酰胺

机构

  • 56篇美国Emor...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吉林省电力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张延平
  • 3篇刘国艳
  • 2篇施珍
  • 2篇闫伟
  • 2篇潘殊方
  • 2篇孙建和
  • 2篇柴春彦
  • 2篇孟晓萍
  • 2篇於得红
  • 2篇庄捷秋
  • 2篇王德选
  • 2篇周志宏
  • 2篇谷定英
  • 2篇康平
  • 2篇黄珊珊
  • 1篇戴彩香
  • 1篇杨丽丽
  • 1篇马珍妮
  • 1篇张晓强
  • 1篇汤浩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海外英语
  • 2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南方文坛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眼科研究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0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ck1在内耳平面细胞极性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於得红汪雪玲孙莲花陈平吴皓
GJB6基因敲除小鼠耳蜗血管纹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30(connexin,Cx30)基因敲除纯合子Cx30(-/-)小鼠(P3、P7、P10、P30、P60、P90)耳蜗血管纹(stria vascularis,SV)超微结构的发育情况,进一步探讨GJB6基因突变导致耳聋的机制。方法选取Cx30(-/-)小鼠P3、P7、P10、P30、P60、P90等6个发育阶段的小鼠,用透射电镜观察耳蜗血管纹超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P3~P90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中间细胞、基底细胞呈现一个由不成熟至成熟的正常发育过程,至P90时均未发现退化性表现或缺失改变。血管纹毛细血管随着小鼠日龄的增加,管腔逐渐变宽,逐渐成熟,高倍镜下见P3、P7、P10时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无明显异常,P30时内皮细胞之间的纤维突起出现疏松,P60时内皮细胞之间出现较大的裂隙,P90时这种改变更加严重,内皮细胞之间出现扩大的细胞间隙。结论 GJB6基因缺陷本身并不影响耳蜗组织血管纹的形态发育和成熟,GJB6缺失引起小鼠出生后逐渐出现的血管纹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内皮细胞屏障破坏,可能引起耳蜗内电位缺失,从而造成听力的下降。
万亚蕊张延平孙建和杨仕明林曦
关键词:耳蜗血管纹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
多聚谷氨酰胺数量依赖的神经系统外病理损害
目的探讨多聚谷氨酰胺疾病中,突变蛋白不同数量CAG重复序列与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17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17)konck in小鼠模型,从动物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层次分别探讨CAG重复序列与疾病...
黄珊珊张旻李晓江
文献传递
分子靶向治疗胆道恶性肿瘤:靶点的确定被引量:1
2013年
胆道恶性肿瘤是少见的疾病,在美国每年大约有9 000人被诊断为此病[1],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小部分患者虽然可以切除治疗,但许多患者切除后仍会复发,所以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
Sarah B.FisherKevin E.FisherShishir K.Maithel冯铁成(编译)李新营(编译)
关键词:胆管肿瘤靶向治疗
蛋氨酸对化疗药物引起内耳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蛋氨酸对化疗药物顺铂导致耳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顺铂组(n=10):给予顺铂3.5mg·kg^(-1)·d^(-1)腹腔注射,连续7d;蛋氨酸+顺铂组(n=10):蛋氨酸300mg·kg^(-1)·d^(-1)腹腔注射,30min后给予顺铂3.5mg·kg^(-1)·d^(-1)腹腔注射,连续7d;对照组(n=10):生理盐水3.5mg·kg^(-1)·d^(-1)腹腔注射,连续7d。实验第8天,利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对3组小鼠进行听功能测试,然后迅速断头取出双侧内耳,解剖耳蜗基底膜,铺片并HE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ABR测试中,对照组小鼠实验前后听力无明显变化;顺铂组小鼠听阈及Ⅰ波和Ⅲ波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明显;蛋氨酸+顺铂组小鼠听阈及Ⅰ波和Ⅲ波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也出现变化,但变化程度较顺铂组明显减轻。光镜观察:对照组动物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排列整齐;顺铂组基底膜外毛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脱落,尤以底转缺失严重;蛋氨酸+顺铂组耳蜗毛细胞损伤较顺铂组明显减轻。结论化疗药物顺铂对耳蜗毛细胞引起损害,而蛋氨酸对这种损害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黄瑛马颖钰张璞林曦曲雁
关键词:内耳S-腺苷甲硫氨酸顺铂
碳酸镧与醋酸钙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新型磷结合剂碳酸镧相对于传统磷结合剂醋酸钙用于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及其对于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终末期慢性肾脏病(CKD)维持性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碳酸镧组和醋酸钙组,检测2组患者服药后1、2、4周及4、8、12个月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水平,并于治疗4周及12个月后检测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2组患者短期和1年维持期治疗的疗效。测定2组患者1、4、8、12个月的血管钙化程度,分析碳酸镧对于血管钙化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的血磷在短期内均下降,前2周2组血磷及钙磷乘积差异不明显,但在第4周碳酸镧组血磷及钙磷乘积均低于醋酸钙组(均P<0.01)。维持1年冶疗后,2组血磷和PTH水平无明显差异,均能有效降低血磷,但碳酸镧组钙磷乘积明显低于醋酸钙组(P<0.01);相比于血透患者,碳酸镧组腹透患者的血磷下降更为明显(P<0.05)。血管钙化程度比较,碳酸镧组出现轻度钙化12例,中重度钙化3例,高钙血症0例,总不良影响率为37.5%;醋酸钙组出现轻度血管钙化14例,中重度血管钙化8例,高钙血症8例,总不良影响率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碳酸镧对于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有效,相较于醋酸钙,具有更好的短期疗效,且较少引起高钙血症,更易改善患者的钙磷乘积,其对血管钙化的影响较小。
邵宁俊王德选庄捷秋潘敏潘璐璐周志宏费锦萍高依依蔡晖
关键词:醋酸钙高磷血症血管钙化
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体在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在具有正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且不存在抗ADAMTS13自身抗体的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vrP)患者血浆中检测是否存在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自身抗体,并通过体外实验验证鼠源性抗人VwF单克隆抗体(单抗)是否可以降低ADAMTS13对VwF的裂解活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实验诊断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53例成人特发性1TrP患者检测抗VWF自身抗体,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VwF多聚体分析,检测是否存在超大分子量VwF(uL—VWF)多聚体。并且,在高剪切力和变性条件下分别观察8种鼠源性抗VwF单抗对重组ADAMTS13(rADAMTS13)裂解血浆源纯化VwF的活性的影响。结果在2例具有正常血浆ADAMTS13活性且不存在抗ADAMTS13自身抗体的特发性TrP患者血浆中检测到抗VwF自身抗体和UL—VwF多聚体。另外,一种鼠源性抗人VwF单抗SZ34在高剪切力条件下能够降低rADAMTS13对VwF的水解活性,但在静态/盐酸胍变性条件下并无此影响。结论抗VwF抗体有可能是具有正常ADAMTS13活性且不存在抗ADAMTS13自身抗体的特发性TTP患者的发病原因之一。
张敬宇刘芳马珍妮董宁征苏健赵益明沈飞汪安友阮长耿
关键词:VONWILLEBRAND因子自身抗体
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HSV 1)感染后疾病的严重性与宿主遗传因素的关系 ;分析HSV 1感染后小鼠角膜中炎症细胞的亚群分布 ;检测角膜三层细胞中病毒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单克隆抗体和常规组织学技术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HSV 1感染后疾病取决于宿主的遗传因素 ,在角膜基质炎中 ,T细胞对引发疾病起主导作用 ,炎症细胞的数量与抗原量相关 ,病毒抗原沉积于角膜三层细胞 ,而BLAB/c中的频率 ( 71%~ 10 0 % )高于C5 7BL/ 6( 11%~ 5 6% )。结论 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的严重性取决于宿主的遗传因素 :在引发角膜基质炎过程中 ,T细胞起主导作用 ;基质层为HSV 1最主要沉积场所 。
朱志忠Abghari Shahla ZStulting R.DoyleWhitsett Carolyn F
关键词:角膜炎单纯疱疹性HSK免疫组织化学
电化学传感器法检测动物性产品中残留乙氧酰胺苯甲酯
为探索检测乙氧酰胺苯甲酯等广谱抗球虫药物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本文采用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以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了乙氧酰胺苯甲酯的电化学行为.乙氧酰胺苯甲酯在+1.54v处具有氧化峰电流,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5×10-7 m...
刘国艳柴春彦申兆菊
关键词:乙氧酰胺苯甲酯电化学传感器动物性产品
文献传递
游戏成瘾与毒品成瘾者奖赏系统的fMRI初步比较研究
网络游戏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但是大量青少年因为沉溺于游戏,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学习,这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大问题。我们利用fMRI,探测了网络游戏成瘾者(至今游戏成瘾还没有统一的分类与诊断标准。本实验游戏成瘾分数来自网...
马宁刘影张浩傅先明胡小平张达人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