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 作品数:695 被引量:7,028H指数:52
- 相关作者:赵久然王元东郭景伦陈传永易红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种子管理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京科25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6
- 2005年
- 赵久然尉德铭郭景伦段民孝王元东邢锦丰王继东
- 关键词:玉米选育方法亲本来源栽培技术
- 高产、优质、专用系列玉米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
- 赵久然
- 该项目针对北京种植结构调整和对玉米更强调多样化优质、专用的需求,以丰富的种质资源为基础,将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计算机以及近红外品质的快速鉴定手段结合,在较短时间内育出高产、优质、专用系列玉米品种6个。该项目首次...
- 关键词:
-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
- 几个CIMMYT热带群体与中国温带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的关系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研究了来自CIMMYT的5个热带群体与12个中国温带骨干自交系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显示,热带群体Pop49(Tuxpeno)、Pop32(ETO)、Popstay-green和Pool34与近年来选自外引种质的P群自交系的平均产量表现较突出,其中群体Pop49与之的平均产量表现最突出;热带群体Suwan-1则与中国温带传统骨干系有着较为突出的平均产量表现。配合力分析表明,P群自交系与群体Suwan-1的sca(特殊配合力)水平较低,中国传统温带骨干系与群体Suwan-1的sca水平均较高。这表明P群自交系与群体Suwan-1则有相近的遗传背景。在温带适应性较好的P群自交系可以作为热带种质Suwan-1快速有效导入温带种质的桥梁;中国传统骨干温带骨干系则与群体Suwan-1的遗传关系较远,Suwan-1热带种质在温带可与传统温带种质构成重要杂种优势模式;群体Popstay-green和Pop49的产量gca(一般配合力)为正值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利用潜力。研究结果为更好的利用来自CIMMYT的5个热带群体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 王元东张春原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郭景伦赵久然陈绍江
- 关键词:玉米温带种质杂种优势
- 高产优质新型饲草—皖草2号被引量:1
- 2001年
- 皖草2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培育出的高产、优质饲草品种,于1998年通过全国饲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多方面的突出优点: 1.产量高,再生性强。春播在北京能刈割3次,亩产鲜草8000~10000千克。 2.抗旱性强。在1999年极度干旱、一水未浇的条件下没有出现卷叶、叶片枯黄现象,叶片始终保持青绿,未发生病虫害。
- 杨海涛陈国平李瑞媛
- 关键词:饲草皖草2号抗旱性适口性适应性
- 对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的再思考被引量:109
- 2007年
- 根据我国玉米生产需求和科研发展动态,进一步提出了超级玉米育种目标:超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自交系选育方法:新种质、大群体、高密度、变换地、强胁迫、严选择。对我国发展超级玉米的重要意义、超级玉米之含义、良种良法配套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同时还阐述了理想株型、零缺陷品种等概念。
- 赵久然孙世贤
- 关键词:超级玉米育种目标理想株型
- 京科968晚夏播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河北沧州夏玉米晚播生产调查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亩均耕地水资源量仅为113.59 m^3,属极度缺水地区和自然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区。全市总耕地面积1176.7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725万亩,玉米是沧州市主要农作物之一。沧州夏玉米播期一般在6月10~25日。2019年由于降水缺乏,土壤墒情不佳,夏玉米播期推迟,7月8~9日成为沧州地区夏玉米的最晚播期。
- 蔡万涛张新张勇
- 关键词:夏玉米晚播土壤墒情自然生态系统玉米播期
- 兼容型maizeSNP384标记筛选与玉米杂交种DNA指纹图谱构建被引量:12
- 2020年
- 为加强玉米品种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评估确定了一套兼容多技术平台,适于玉米分子鉴定的SNP位点组合,该组合包含384个位点;构建了335个玉米杂交种SNP-DNA指纹,并针对位点和样品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384个位点全部分布在基因内区域,显示了较好的多态性;MAF、PIC、DP平均值分别为0.39、0.36、0.60,384个位点中88%的位点MAF值高于0.30,98%的位点PIC值高于0.30,98%的位点DP值高于0.50。对335个玉米杂交种进行遗传相似系数两两比较,GD(1−Nei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为0.60~0.99,GD≥0.98、0.95、0.90者分别占比0.10%、0.38%、1.40%;GS(相同等位基因比)的变异范围为0.50~0.99,GS≥0.98、0.95、0.90者分别占比0.03%、0.11%、0.35%。从384个位点中抽取最优位点组合,12个位点组合时品种识别率为0.99,20个位点组合能够识别335个品种。综上所述,本研究报道的384个核心SNP位点具有兼容多平台、高稳定性、高重复性、高品种区分能力,利用核心位点构建了335个玉米杂交种SNP-DNA指纹,为玉米品种分子鉴定、指纹数据构建以及分子育种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 田红丽杨扬王璐王蕊易红梅许理文张云龙葛建镕王凤格赵久然
- 关键词:玉米SNPDNA指纹图谱芯片
- 露浓浸衣袖 金种播万顷--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
- 2022年
- 2021年11月3日,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以其创新成果“高抗优质、多抗广适玉米品种京科968的培育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其种质创新和丰产稳产品种培育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战略支撑作用。赵久然深耕玉米种质创新及品种培育领域三十余年,带领团队选育了100多个玉米良种,其中“京科968”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于一体,是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主导品种之一。
- 无
- 关键词:玉米良种玉米品种种质创新玉米种质
- 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玉米增产措施——优势互补型品种掺合种植法被引量:3
- 2001年
- 赵久然
- 关键词:玉米增产措施
- 氮肥减施对京科968与郑单958氮效率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8年
- 以郑单958与京科968为材料,在减施氮肥(正常施氮量210 kg/hm^2)14.3%~28.6%水平下,比较玉米品种氮效率与产量。结果表明,施氮肥150~180 kg/hm2,郑单958产量下降2.39%~4.03%,京科968产量下降1.67%~2.99%。随着施氮量减少,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效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升高,氮肥表观利用效率、100 kg子粒需氮量降低,氮收获指数保持基本稳定。适度减施氮肥,可有效提高玉米生产效率。施氮处理下不同器官的氮转运率与对子粒的氮贡献率高于不施氮处理,不同器官的氮转运率顺序为穗轴〉叶片〉苞叶〉叶鞘〉茎秆;对子粒的氮贡献率表现为叶片〉茎秆〉穗轴〉叶鞘〉苞叶。京科968氮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表观利用效率均优于郑单958,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利用效率与子粒吸氮量与郑单958相当。京科968氮吸收效率优于郑单958,具备较好的耐低氮特性。
- 陈传永赵久然王元东王荣焕徐田军吕天放张春原毛振武杨海涛成广雷
- 关键词:玉米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