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作品数:341 被引量:3,022H指数:28
相关作者:刘忠保李维峰何宏李建华林九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1篇天文地球
  • 7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2篇盆地
  • 83篇油气
  • 51篇储集
  • 48篇油田
  • 45篇储层
  • 44篇储集层
  • 43篇地层
  • 43篇塔里木盆地
  • 33篇勘探
  • 32篇地质
  • 26篇气藏
  • 25篇沉积相
  • 23篇油气勘探
  • 21篇油气藏
  • 21篇三角洲
  • 21篇层序
  • 19篇碳酸
  • 19篇碳酸盐
  • 18篇盐岩
  • 18篇碳酸盐岩

机构

  • 341篇江汉石油学院
  • 41篇中国石油天然...
  • 2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长庆石油勘探...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辽河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塔里木石油勘...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9篇高振中
  • 28篇肖传桃
  • 24篇张春生
  • 24篇胡明毅
  • 23篇刘学锋
  • 22篇张昌民
  • 21篇朱忠德
  • 21篇郭建华
  • 19篇何幼斌
  • 19篇胡望水
  • 18篇肖安成
  • 18篇李维锋
  • 16篇罗顺社
  • 16篇刘生国
  • 15篇李建明
  • 15篇刘忠保
  • 14篇彭德堂
  • 14篇陈恭洋
  • 13篇李少华
  • 12篇王新海

传媒

  • 154篇江汉石油学院...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篇沉积学报
  • 14篇新疆石油地质
  • 8篇石油天然气学...
  • 7篇海相油气地质
  • 7篇沉积与特提斯...
  • 6篇矿物岩石
  • 6篇西安石油学院...
  • 5篇江汉石油学院...
  • 5篇西南石油学院...
  • 5篇石油地球物理...
  • 4篇石油实验地质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钻采工艺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古生物学报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地质地球化学
  • 3篇试采技术

年份

  • 1篇2005
  • 10篇2004
  • 44篇2003
  • 27篇2002
  • 26篇2001
  • 32篇2000
  • 19篇1999
  • 29篇1998
  • 29篇1997
  • 30篇1996
  • 20篇1995
  • 15篇1994
  • 15篇1993
  • 15篇1992
  • 13篇1991
  • 11篇1990
  • 5篇1989
3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R旋回层序在东濮凹陷前梨园地区Es_3^3亚段储层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依据对东濮凹陷前梨园地区测井、岩芯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 ,可将Es33亚段划分为三个湖进 -湖退 (T- R)旋回沉积层序 ,自底往上 ,Es33 层序发育辫状三角洲半深湖沉积体系 ,Es33 、Es33 层序则以扇三角洲半深湖、深湖湖底扇沉积体系为主。由沉积层序的区域对比和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 ,建立起了前梨园地区 Es33亚段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 ,将储集岩层置于等时界面限定的沉积层序中进行划分和对比 ,可精确地解释砂体的成因及其横向变化规律。
吴东胜郭建华刘生国
关键词:储层预测东濮凹陷地震资料沉积层序砂体
Ⅰ储层地质知识库的建立及应用
<正> 储层地质知识库的建立是储层随机建模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建模结果好坏。所谓储层地质知识库是通过对研究目标的沉积成因、沉积规模、空间形态和展布规模等的总结和储层单井模型的统计分析,建立表征储层特征的...
李少华张昌民
文献传递
泌阳凹陷东南部油气初次运移及勘探远景
1993年
通过压实曲线的分析,对泌阳凹陷东南部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条件和烃源岩埋藏史进行了研究。从油气运移的角度对该区的有利勘探区段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认为核二段Ⅱ砂组以上可望找到一定的未成熟或低成熟烃类资源,核三段Ⅲ砂组以下应是深部增储的最有利层段;南部陡坡带、东部下二门及其以南地区,西部鼻状构造带和北部泌78-云1井区,是有利的油气初次运移指向区。
陈恭洋张或丹
关键词:油气运移压实作用
浙江桐庐上奥陶统堰口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3
1999年
浙江桐庐地区上奥陶统堰口组主要为一套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与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的韵律性薄互层,底部发育2~3层灰色中—厚层的砾岩,其砂泥岩薄互层中发育有典型的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及韵律层理。这种砾岩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底砾岩,其上的砂泥岩韵律性薄互层被认为是典型的古代潮坪沉积。野外调查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堰口组沉积环境应为较深水斜坡环境,而非浅水海岸环境;其底部的砾岩应为富基质的碎屑流沉积,而不应是底砾岩;中上部的砂泥岩韵律性薄互层应为较深水斜坡上的内潮汐沉积,而不是浅水潮坪沉积。这一内潮汐沉积具有典型的对偶层双向递变层序,可能为内潮汐的大潮和小潮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这是在中国首次识别出的古代内潮汐沉积。
何幼斌高振中李建明
关键词:上奥陶统岩石特征沉积环境
伊宁盆地尼勒克剖面侏罗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2000年
本文对伊宁盆地北侧尼勒克剖面侏罗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盆地的沉积相及构造演化,探讨其生烃潜力及油气远景。该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中—好”的级别,有机质类型泥岩以Ⅲ1 为主,煤为Ⅲ1 、Ⅲ2 型,处于低成熟演化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推测在盆地内部更有利于烃源岩的成熟和保存。
林小云文志刚高振中刘学峰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盆地烃源岩侏罗系生烃潜力剖面
利用测试资料对油气藏进行早期评价被引量:1
1993年
以测试资料力依据,结合地震、测井、综合录井和岩心分析等资料,系统研究了T油气藏的构造形态、压力系统、油藏类型、储层物性及损害情况、储量及油井产能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勘探早期测试资料反映了油气藏多种信息,据此进行油气藏早期评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程时清夏位荣
关键词:油藏描述油层压力油气勘探试井
幂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剪切速率被引量:18
1998年
针对幂律流体渗流,导出了数均剪切速率、体均剪切速率与粘均剪切速率,分析了一些剪切速率的物理意义。不同问题应使用不同的剪切速率式,对于聚合物驱数值模拟在计算聚合物溶液(水相)粘度时,宜采用考虑渗透率降低的粘均剪切速率。
王新海赵郭平
关键词:幂律流体剪切速率多孔介质驱油剂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03年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及图形可视化表达方面的功能使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论述了GIS在石油行业专题制图、盆地模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管理及油气资源评价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GIS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展望了GIS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刘学锋孟令奎龚文平黄长青赵春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油气勘探开发盆地空间数据空间管理资源评价
高频湖平面升降旋回与等时储层对比——以辽河西部凹陷欢50块杜家台油层为例被引量:10
1998年
湖平面的升降旋回是控制储集岩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此,可根据这些客观存在的沉积旋回界面进行等时储层的划分与对比。辽河西部凹陷属断陷湖盆,这种湖盆中的旋回沉积层序的格架不同于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的沉积层序格架,可用湖进—湖退(T—R)旋回来进行描述。区内不同级别或不同频率的T—R旋回分别对应于油层、油组及砂岩组。油层大致相当于全球三级旋回,是区内构造幕式性活动的结果,而油组及砂岩组则分别相当全球四级及五级旋回,属米兰科维奇气候旋回的范畴。根据T-R旋回原理所划分的油组及砂岩组,储集砂体在横向及垂向上的分布与变化具有很强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有利于油层的开发。
郭建华
关键词:断陷湖盆油矿床储集层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上震旦统浊积扇沉积被引量:8
2001年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上震旦统库尔卡克组的野外剖面观察和详细的岩相研究认为,该组中发育有典型的浊积岩系,具浊流沉积特征的鲍马序列及底面构造;浊积层系形成于深水浊积扇环境,可划分出外扇相、中扇叶状体相、中扇水道相及中扇水道间漫滩相等。指出研究区浊积岩物源来自于滨岸砂,晚震旦世强烈的裂陷作用是触发浊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罗顺社高振中
关键词:浊积岩塔里木盆地浊流沉积岩相晚震旦世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