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400477)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小鹰李燕李世军李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雄兔
  • 2篇硬化斑块
  • 2篇粥样硬化斑块
  • 2篇睾酮
  • 2篇斑块
  • 2篇斑块稳定
  • 2篇斑块稳定性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性
  • 1篇雄性大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系...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症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李世军
  • 3篇李燕
  • 3篇李小鹰
  • 1篇李健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年份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睾酮及其受体在调节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进展及稳定性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老年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睾酮水平下降。与同年龄健康男性比较,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生物有效性睾酮较低。血睾酮水平降低与主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增加有关。睾酮替代治疗可明显抑制去势雄性动物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然而,雄激素与其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作用机制亦有待进一步阐明。本研究拟探讨睾酮及其受体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进展与稳定性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观测这种作用与血浆内皮素-1水平和血管紧张素系统变化的关系。
李世军李小鹰李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稳定性睾酮水平病变血管紧张素系统
睾酮及氟他胺对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睾酮和氟他胺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主动脉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Masson氏三色染色。血浆睾酮采用Advia Centaur免疫检测系统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采用放射免疫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结果雄兔去睾丸后血浆睾酮水平显著降低,补充十一酸睾酮(每2周6mg/kg)使血浆睾酮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十一酸睾酮这一作用不受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的影响。去睾丸雄兔补充十一酸睾酮显著减小动脉粥样斑块的面积和内膜厚度,并使斑块纤维帽增厚、胶原含量增加。然而,同时补充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使去睾丸雄兔动脉粥样斑块的面积和内膜厚度增加,并使斑块纤维帽厚度减低、胶原含量下降。与假手术高脂喂养雄兔比较,去睾丸雄兔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显著升高;去睾丸雄兔补充十一酸睾酮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较单纯去睾丸雄兔明显降低;去睾丸雄兔同时补充氟他胺与十一酸睾酮,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再次显著升高。结论睾酮与氟他胺可以调节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与斑块的稳定性,并影响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李世军李小鹰李燕
关键词:内科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睾酮氟他胺炎症因子
生理剂量雄激素在雄性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生理剂量雄激素在实验性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雄激素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调节。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去势模型与实验性血栓模型制备;血浆睾酮(testosterone,T)应用ADVIA Centaur Immunoassay System测定;而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凝血与纤溶参数采用STA-R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黏度应用SA-6000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测定。结果雄性大鼠去势后血浆睾酮与二氢睾酮明显降低(7.94±3.07 nmol/L vs 0.96±0.09 nmol/L;1.76±0.77 nmol/L vs 0.1±0.02 nmol/L,P均<0.05)。在40%三氯化铁(40%FeCl3)刺激下,去势大鼠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的面积与重量明显增加(1157.38±68.74μm2vs 969.43±22.66μm2;7.17±1.72 mg vs 5.17±1.17 mg,P均<0.05)。去势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A%)显著升高(68.00±4.74 vs 53.00±1.81,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降低(P均<0.05)。去势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纤溶酶原活性(PLG:A)、D二聚体(D-dimer)、血浆黏度与假手术大鼠间无差别(P均>0.05)。结论生理浓度的雄激素介导对雄性大鼠凝血过程的调节,抑制实验性血栓的形成。
李世军李小鹰李燕李健
关键词:血栓雄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