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6)
- 作品数:18 被引量:80H指数:6
- 相关作者:宋坚常亚青郭可彩曹丛华张伟杰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渤海沿岸和船舶冰情调查中冰物理及单轴压缩强度测试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为更好提供渤海沿岸和海上冰物理和力学性质服务,结合渤海海冰特点、渤海海岸和海洋工程对冰单轴压缩强度的需求、海冰强度控制因子以及实施现场调查的设备和能力,通过黄河口附近海域现场实践,形成完整的海冰单轴压缩强度试验技术及冰样温度、密度和盐度测试技术及应用这些测试技术的注意事项和现场解决可能出现问题的措施。
- 江崇波郭可彩曹丛华李志军
- 关键词:海冰物理性质力学性质
- 锥体结构冰荷载的离散元分析
- 在冰区油气开发中,海洋平台的锥体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冰力,避免强烈的冰激振动,是目前渤海油气平台的主要结构形式。本文将海冰离散为若干个具有粘接-破碎功能的颗粒单元,将锥体简化为刚体结构,对海冰与锥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数...
- 李正刘社文季顺迎
- 关键词:海冰冰荷载
- 文献传递
- 辽河口附近海冰单轴压缩强度的试验与统计特征被引量:3
- 2014年
- 为研究影响海冰单轴压缩强度的因素,在渤海辽河口附近海域采集冰坯,加工成方柱状冰样.在试验温度分别为-3℃,-5℃,-7℃,-10℃和-15℃下,对225个冰样沿平行和垂直自然冰表面方向进行加载.研究试样温度,加载方向,应变速率和孔隙率对海冰单轴压缩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冰单轴强度随试样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垂直方向冰样的峰值强度高于水平方向,海冰表现为各向异性.利用试验结果建立了韧性区内海冰单轴压缩强度与应变速率和孔隙率的统计关系.
- 王庆凯卢燕郭可彩李志军
- 关键词:海冰温度应变速率孔隙率
- 温度骤降对光滑河兰蛤的胁迫效应被引量:5
- 2016年
- 设置3种温度骤降模式,研究光滑河兰蛤肌肉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总抗氧能力、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降温模式对试验蛤肌肉中各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能维持初始水平。大幅降温和中幅降温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在1h内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活力在3h后开始趋于稳定;小幅降温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随胁迫时间延长均呈升高-降低-再升高的波动变化;总抗氧能力在3种降温模式中均呈波动变化。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在大幅降温组和中幅降温组均呈波动变化;在小幅降温组,二者均在1h内显著降低,6h后趋于稳定;溶菌酶活力在3种降温模式中均呈波动变化,6h后均出现大幅波动。研究结果显示,温度骤降会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和免疫力,可能是诱发水产动物疾病的原因之一。
- 宁军号常亚青刘伟宋坚石明明
- 关键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免疫因子
- 几种生态因子对成体偏顶蛤存活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为了研究几种生态因子对成体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存活的影响,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控制条件下进行了海水盐度、温度、p H、干露和淡水浸泡对体质量为(108.8±18.9)g的偏顶蛤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偏顶蛤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较广,其生存盐度范围为20-45,适宜盐度为25-35;其适宜温度范围为5-23℃,27℃可能是其高温耐受能力上限;其生存p H范围为4-10,适宜p H为6-9;干露和淡水浸泡对偏顶蛤存活有显著影响(P〈0.05);在空气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其存活率与干露时长和高温均呈负相关,15℃组和20℃组偏顶蛤开始死亡的时间均为48 h,25℃组在36 h开始出现死亡;淡水浸泡过程中投饵将显著增加偏顶蛤的死亡率,偏顶蛤100%存活的时长为24 h。本研究结果可为确定偏顶蛤最佳储运时间和耐淡水浸泡能力,以及偏顶蛤的增养殖及其种质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 宁军号张向向常亚青宋坚经晨晨张伟杰杨立猛
- 关键词:成体生态因子存活率
- 我国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海冰灾害是我国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的主要海洋灾害之一。选取冰厚、密集度及冰期和各类承灾体密度、规模等作为评估指标,将我国主要结冰海区沿岸各地市级行政区所辖海域和综合划分的渤海7个海区作为基本评估单元,利用权重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的海冰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冰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对我国的海冰灾害风险进行空间区域的等级划分,并绘制风险等级分布图。所得结果较为真实地揭示了海冰灾害风险在我国主要结冰海区的分布状况,可为我国的海冰灾害风险管理、防灾减灾规划等提供依据。
- 袁本坤曹丛华江崇波郭可彩黎舸商杰刘钦政
- 关键词:黄海北部冰情海冰灾害致灾因子承灾体
- 环境力学中非规则颗粒单元的构造及应用
- 在自然环境下,海冰、细沙、碎石等颗粒材料一般具有非规则的几何形态,并导致其复杂的宏观细力学行为。为表征颗粒材料的非规则性,本文采用黏接-镶嵌组合颗粒单元和扩展多面体单元,对海冰、土石混合体、铁路道碴等典型颗粒材料进行了细...
- 季顺迎孙珊珊狄少丞
- 关键词:离散元方法声发射
- 文献传递
- 海洋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探析
- 2017年
- 海冰灾害是我国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的主要海洋灾害之一,加强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利关系以及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基于海洋生态文明的视角,以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为指导,从基础资料获取、预警报服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灾害损失评估以及灾害应急预案5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 袁本坤曹丛华曹丛华
- 关键词:海冰灾害防灾减灾
- 几种生态因子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为了解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最适培育条件,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海水盐度、pH和饵料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态因子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的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P〈0.05);幼虫生长发育的适宜盐度为25~35,最适盐度为30,但幼虫对高盐度的耐受力比对低盐度的耐受力强;幼虫生长发育的适宜pH为6~9,最适pH为8;饵料试验中,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 Lemmerman 3种饵料混合投喂的效果最好,牟氏角毛藻单独投喂以及牟氏角毛藻与新月菱形藻混合投喂的效果最差,湛江等鞭金藻基本上能够满足偏顶蛤早期浮游幼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单一投喂湛江等鞭金藻和新月菱形藻组与投喂含金藻的混合饵料组对幼虫的饲喂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 宁军号胡盼宋坚常亚青张伟杰庞云龙杨力猛
- 关键词:浮游幼虫生态因子发育
- 秦皇岛海域冰情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秦皇岛海域是我国主要的结冰海区之一,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给海上交通运输、渔业生产、旅游以及油气勘探开发等各类经济活动造成很大影响,并对船舶和工程设施等构成严重威胁。文章利用卫星遥感、航空、船舶以及岸基海洋站等观测方式所获取的冰情要素数据,对秦皇岛海域的各类冰情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该海域的冰日、冰期、冰型、冰厚、海冰表面特征、浮冰密集度以及结冰范围等,同时给出了该海域的浮冰流向流速、地理分布特征等分析结果。
- 袁本坤商杰赵绍祯黎舸焦艳王立新杜春平
- 关键词:秦皇岛海域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