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733)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琳崔长琮金印彬舒娟严干新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复极综合征总是良性吗?被引量:5
- 2007年
-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表现为J波增大或J点抬高,胸前V4-V6导联弓背向下的ST段抬高和高大而直立的T波。多年来ERS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变化,多见于年轻男性和运动员。近年来,此综合征重新引起人们重视是因为它与Brugada综合征和原发性心室颤动(室颤)有许多相似的心电图特征,ERS近年来有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个案报道。
- 舒娟王东琦薛小临杨琳苏显明马爱群严干新崔长琮
- 关键词: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变化心电图特征心脏性猝死
- 心脏电生理的计算机仿真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计算机仿真是对心脏电生理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用R ush和L arsen提出的算法求解心室肌细胞Luo-R udy模型中的常微分方程(ODE's)。用算子分裂法结合自适应时间步长算法求解心肌组织传导模型中的偏微分方程(PDE's)。采用这些方法我们完成了单个心室肌细胞模型和两维组织模型的计算机仿真程序。用这些软件研究了激发螺旋波的方法。从两维计算机模拟中获得的数据可进一步用于等电位线、螺旋波尖端的轨迹及伪心电图(pseudo-ECG)的研究。
- 金印彬杨琳张虹黄诒焯蒋大宗
- 关键词:心脏电生理计算机仿真螺旋波
- 低钾对长QT综合征心室肌组织易损窗的影响——计算机仿真研究
- 为探讨细胞外低钾时长QT综合征(LQTS)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的原因,我们分别观察了低钾对LR91一维非均质心室肌模型的时间、空间及电压易损窗的影响。仿真实验分为正常组和LQTS 组。以500ms,1000ms和200...
- 马丽杨琳金印彬陈小贞黄诒焯蒋大宗
- 关键词:长QT综合征低钾心律失常计算机模拟
- 文献传递
- 长QT综合征中折返激动的起始时间和地点——计算机仿真研究
- 折返激动是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形式。本文采用Luo-Rudy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模型LRd00, 在二维虚拟心室肌组织上探讨了长QT综合征(LQTS)模型中折返激动的起始时间和地点与中层心肌(M)细胞岛形分布的关系。通过降低...
- 金印彬杨琳张虹杨昭黄诒焯蒋大宗
- 关键词:长QT综合征早期后除极M细胞折返激动计算机仿真
- 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心室肌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计算机仿真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在心肌兴奋的绝对不应期给予电刺激,虽然不会引发兴奋,但可通过电-机械偶联机制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本文采用心室肌细胞的LR91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在动作电位绝不应期的不同时间给予不同形式的电刺激,以探讨其与细胞内Ca2+浓度的关系,初步研究了绝对不应期电刺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心室肌细胞LR91模型上加脉冲宽度为1·5ms、电流强度为-30μAcm-2的刺激(S1),引起细胞兴奋,从动作电位0相75ms之后,分别加入复极化刺激、除极化刺激、先复极化后除极化对称双向刺激(S2)。结果在绝对不应期加复极化刺激可明显增加Ca2+内流。绝对不应期刺激脉冲的幅度、宽度以及与动作电位0相上升支之间的时间间隔对细胞膜内Ca2+浓度影响较大。结论在绝对不应期适时加载幅度和脉宽适宜的复极化刺激脉冲可增加细胞膜内Ca2+的浓度。绝对不应期的复极化刺激引起Ca2+通道的电驱动力增加是Ca2+内流加大的主要原因。
- 金印彬杨琳崔长琮黄诒焯蒋大宗
- 关键词:电生理学绝对不应期电刺激计算机仿真
- 细胞外低钾对心室肌组织钠通道电导影响的计算机仿真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探讨细胞外低钾时引起长QT综合征单向传导阻滞的易损窗增大的原因,我们以改良的LR91一维非均质心室肌组织数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定量化研究了Na+通道电导及门控因子空间梯度的变化。同时,还观察了细胞外正常钾浓度和低钾对动作电位时程及各种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实验分为正常组和LQTS组。分别以500、1 000和2 000 ms的刺激周长(BCL)对一维模型施加基础刺激S1(-70μA/μF、1.5 ms)。每10次S1后施加期前刺激S2,S1S2间期以1 ms的步长递减以测量易损窗。结果发现,细胞外低钾、长QT综合征及心率减慢是通过增大失活因子h*j空间分布梯度使GNa空间梯度增大的。结果还显示,细胞外低钾使IK、IK1电流峰值降低,这使LR91一维模型上心肌细胞AP复极延迟并且复极离散度增大。这可能是导致h*j和GNa空间梯度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变化使产生单向传导阻滞的易损窗增大并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马丽杨琳金印彬陈小贞
- 冠状动脉灌注兔心室楔形模型对预测药物致心律失常潜在危险性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药物致尖端扭转型室速(TdP),为多种药物所引起的少见但又非常严重的副作用,致使多种临床使用有效药物被撤市。因此,探讨和选择有效的临床前实验方法,以预测研发药物发生TdP的倾向性是十分必要的。有学者采用盲法研究提示,兔左心室组织?型模型,在预测药物致TdP发生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项技术最初用于研究心肌的电异质性和发生QT间期延长及TdP的细胞基础,所应用的评价参数及指标,直接来源于引发TdP的各种关键因素;同时,利用此模型所得出TdP评分方法,还可用于评价候选药物致TdP发生的潜在可能性,以及其与市场上现有同类药物相比所产生TdP的相对危险程度。
- 王慧杨琳苟伟严干新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预警指标Tp-e/QT比值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相比,STEMI组患者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明显延长[(33.66±16.76)msvs.(55.29±31.12)ms,(89.55±12.61)msvs.(142.65±39.33)ms和(426.57±65.03)msvs.(482.26±48.03)ms,P<0.001],且Tp-e/QT比值显著增加(0.21±0.03vs.0.29±0.07,P<0.001)。120例STEMI患者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34例(28.3%),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延长,但只有Tp-e/QT比值显著增加(0.32±0.07vs.0.26±0.05,P<0.000)。结论急性STEMI患者Tp-e/QT比值较健康成人明显延长,Tp-e/QT比值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心脏性猝死最重要的预警指标之一。
- 舒娟李红兵严干新崔长琮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
- 急性缺血心肌细胞电生理特征的定量研究
- 本文利用细胞动作电位的计算机仿真和光学标测实验技术研究缺血所引起的不同生理环境下细胞的电生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缺血将导致细胞静息膜电位的抬高、动作电位除极速率的减小、以及时程的缩短。其中,细胞外K+浓度的蓄积是导致前两...
- 张虹杨昭张镇西杨琳金印彬黄诒焯
-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计算机仿真心肌缺血
- 文献传递
- 光标测实验技术及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杨琳
- 关键词:标测生物物理特性分子生物学膜离子通道心脏电活动电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