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40015)
-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高新凯唐均刘杨翎刘本才刘凌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契丹文“卯兔”论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梳理了迄今已知的契丹语"卯兔"的六种不同文字载体形式,包括两种汉字记音、三种契丹大字形式和一种契丹小字形式。通过对契丹文的文字学剖析,将其记录的契丹语音形式进行到位的构拟;再将这些契丹语的拟测结果置于阿尔泰语源学的广阔视野中加以检验,从而得出了契丹语"兔"的不同语音形式的各自语源地位。而这样的结果又可以对阿尔泰语源学的精微化,以及蒙古语族的理论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 唐均
- 关键词:契丹语契丹大字契丹小字
- 契丹文“戌犬”考述——王元鹿教授古稀寿辰生肖诠释被引量:1
- 2016年
- 现存关于契丹语词'戌犬'的材料中,契丹大小字和汉字记音通过构拟可以得到相当一致的结果,而这个拟测结果上溯至汉字记音的鲜卑语词'若干︰狗',下延至女真—满洲语乃至多种通古斯语汇,其间体现出鲜明的'狼~犬~狗'词汇演化脉络来。由此可见,鲜卑语和契丹语虽然在谱系归属上归属蒙古语族而远离通古斯语族,但就'犬~狗'系列语汇而言,更多体现出了其中浸润的通古斯特质。
- 唐均
- 关键词:契丹语鲜卑语女真语
- 达巴法棍符号的定性及其对早期文字研究的价值
- 2018年
- 达巴法棍符号是摩梭巫师达巴使用的法器法棍上面刻划的符号,这一符号系统具有特殊价值。拟在普通文字学的视野下,从分析达巴法棍符号的形式和功能特点入手,探讨达巴法棍符号和达巴文的关系,以此来判断达巴法棍符号所具有的早期文字的性质,并论述此类符号在文字发展史中的地位及其对早期文字研究的重要启发意义。
- 刘杨翎
- 关键词:民族文字
- 竹书创制与性质的再认识
- 2014年
- 竹书是一种个人独创的文字,它是在综合参照借鉴汉字、纳西文等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直接借用过老傈僳文、哥巴文、东巴文等文字的形体。它以记录音节为目的创制,与汉字记音节的性质完全不同,它是在语言中以多音节词为主的情况下诞生,这注定竹书文字无法过多地与意义关联,而只能是纯粹的表音符号。
- 高新凯
- 关键词:竹书创制借用音节
- 甲骨文“土”“石”溯源
- 2014年
- 引言
“土”与“石”是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事物,也是在文字中较早被创造出来的字。
- 高新凯
- 关键词:甲骨文文字
- 谈“牡牝”之造字原理
- 2017年
- 关于"牡牝"类字的造字原理一直颇有争议,有形声、会意、合文等说法。文章通过《说文》保留的"麀"及文献中表动物雄雌专名的形声字推断"牡牝"类字乃是会意字,并由"芈""牟"和东巴文等确认它们是专名而非异体字。"土、匕"是字中的偏旁,是生殖符号的象征但不具备独自表"雄、雌"的语义,"牡牝"绝非合文。"土"本是"社"字的假借,取象于祭社的"社主"象征物——木、石,乃是男根的象征。
- 高新凯
- 关键词:会意形声合文
- 《水书常用字典》评述——兼谈民族文字字典理想的编纂模式被引量:3
- 2014年
- 文章主要从框架设计和体例规定方面分析《水书常用字典》的不足,指出它在条目安排和释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由此分析民族文字字典编纂中的共性问题,思考其理想的编纂模式。
- 刘凌
- 关键词:水书字典
- 纳西东巴“■”字考辨被引量:1
- 2018年
- 东巴文字"■禅神"通常被认为是"■血"字的变形,实际上东巴经中早期的"■血"字与"禅神■、■"字形差距很大,以"禅神"记"血"只是假借用法,而且它们共同组合成了意音字。东巴经中记录"禅神"与"威灵"使用的也是同一个字符。
- 高新凯
- 关键词:象形字
- 比较文字学领域的新成果——跋《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
- 2017年
- 比较文字学领域新出的专著《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在比较文字学和文字与早期文明关系探源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在转注问题上也有新颖见解,但同时也伴随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该书章节逻辑安排上存在一个较大问题,在一些格式方面亦有瑕疵。
- 唐均
- 关键词:比较文字学转注
- 纳西东巴“■”字辨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字符"■"一直被认作源自东巴字,实际其应是依据藏文字母创造的哥巴字,通过不同地域东巴经书用字的比较可以证明。
- 高新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