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9B08)
- 作品数:33 被引量:272H指数:11
- 相关作者:王龙昌胡小东邹聪明张云兰薛兰兰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四川丘陵水旱轮作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在四川丘陵区水旱轮作田进行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栽培模式的对比研究,对秸秆还田条件下的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整个生育期,覆盖处理土壤水分含量均明显地高于不覆盖处理(对照),且免耕覆盖处理又显著优于翻耕覆盖处理。小麦分蘖高峰期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比不覆盖处理分别高4.9%-12.8%,对土壤有较好的保墒作用。覆盖处理的小麦最高茎蘖数比翻耕不覆盖增加11.4%-45.8%,由于增加了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覆盖处理比翻耕覆盖增产3.2%-18.1%,对提高小麦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 赵小蓉蒲波王昌桃赵燮京
- 关键词:四川丘陵区水旱轮作田保护性耕作土壤水分小麦产量
- 渭北旱塬节水型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以长武县为例被引量:5
- 2009年
- 以陕西长武县为例,对典型旱作农区种植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模糊优选理论,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节水型种植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提出长武县2010、2015、2020年的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案。依据方案,2010、2015、202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2007年分别下降11%、19%、2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7%、12%、17%;饲草作物提高8%;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2007年的6.86kg/(mm.hm2)上升到2020年的14.08 kg/(mm.hm2)。
- 高琼谢小玉王立祥王龙昌曹群虎段长林
- 关键词:渭北旱塬
- 高温伏旱区麦/玉/薯三熟制保护性耕作旱地土壤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被引量:4
- 2011年
- 以高温伏旱区麦/玉/薯三熟为对象,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下旱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垄作、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腐熟剂能提高系统0~8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及贮水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不同处理间的增加量增大。和平作(CK)相比,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垄作+秸秆覆盖+腐熟剂、垄作+秸秆覆盖、平作+秸秆覆盖、垄作分别使系统增产10.49%、9.73%、8.60%、8.11%、1.75%,且达到显著水平。垄作使水分利用效率只提高0.68%,效果不显著,而平作+秸秆覆盖和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使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6.23%和7.93%,达到显著水平。降水利用效率提高了4.80%~10.22%,其中垄作+秸秆覆盖+腐熟剂降水利用效率最高,平作+秸秆覆盖的经济效益最大。研究结果显示,高温伏旱区三熟制在平水年中,采用平作+秸秆覆盖或者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的综合效益最好。
- 张云兰王龙昌邹聪明胡小东何遂朱建国雷军罗明亮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水分动态水分利用效率
- 秸秆覆盖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土壤动物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秸秆覆盖作为一项保护性耕作措施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影响着土壤动物的组成和结构。本实验是在日本国际自然农法研究中心和重庆西南大学教学农场进行的。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对秸秆覆盖下农田土壤动物的动态变化开展了调查,运用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发现:秸秆覆盖促进土壤动物数量的增多,增加土壤动物种类,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升高。经比较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发现,秸秆覆盖对果园的土壤动物影响最大;同时,秸秆的粉碎程度也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此外,施用化肥和除草等人类干扰也会大大降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 张赛王龙昌
- 关键词:秸秆覆盖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
- 秸秆覆盖对套作玉米苗期根系发育与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0年
- 在西南地区"小麦/玉米/甘薯"三熟制套作模式下,以当地传统耕作为对照(T),秸秆覆盖(TS)、秸秆覆盖+腐熟剂(TSD)作为两种处理,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对育苗移栽玉米苗期的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增加了玉米苗期的根长、根表面积,显著增加了直径1.0~2.5mm范围内的根长,且秸秆覆盖+腐熟剂处理与秸秆覆盖处理间差异不大。2008年,与对照处理相比,秸秆覆盖、秸秆覆盖+腐熟剂处理苗期玉米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9.12%、27.46%,根冠比分别提高36.72%、37.50%,根系生物量分别提高62.53%、69.42%;2009年,上述指标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提高17.86%、25.83%,31.54%、33.08%,65.69%、77.37%。同时秸秆覆盖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水分与养分供应状况。可见,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措施可通过改变农田环境促进套作玉米苗期根系发育,配合腐熟剂效果更佳。
- 邹聪明王国鑫胡小东张云兰薛兰兰Shakeel Ahmad Anjum王龙昌
- 关键词:秸秆覆盖间作玉米苗期根系发育生理特征
- 保护性耕作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在西南地区三熟制套作模式下,以常规平作(T)为对照,连续2a进行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垄作(R)、平作+秸秆覆盖(TS)、垄作+秸秆覆盖(RS)、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TSD)和垄作+秸秆覆盖+腐熟剂(RSD)等5种处理对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T相比,RSD,TSD,RS,TS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钾含量和pH值。在3-7月份,RSD与TSD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比RS与TS处理要高,但在10月份RSD与TSD处理的土壤碱解氮要低于RS和TS。与对照T相比,在不同时期,R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含量,其它养分含量无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说明了这5种保护性耕作处理均在不同时期很好地调节了土壤养分的供应情况。
- 邹聪明胡小东张云兰薛兰兰张臻Shakeel Ahmad Anjum王龙昌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模式土壤养分
- 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和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不同量覆盖条件下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效应以及旱地油菜株高、花序数和分枝数的差异,并进行了产量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耕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没有明显作用,总体上全氮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水平玉米秸秆覆盖处理较水稻秸秆覆盖处理对碱解氮的积累作用较明显;秸秆覆盖处理大部分可以提高耕层土壤全钾;不同秸秆对耕层土壤钾素的影响不同,水稻秸秆覆盖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效果优于玉米秸秆覆盖;速腐剂的使用对有机质、碱解氮积累没有影响,但可以增加土壤全氮、全磷的累积,无作物的情况下速腐剂可以增加耕层土壤全钾的积累。秸秆覆盖对油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秸秆覆盖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株高,增加分枝数和花序数;速腐剂的加施对营养生长的效果明显,但对生殖生长的效果未显现出来。秸秆覆盖可以增加油菜产量,同水平秸秆覆盖速腐剂处理的产量最高。
- 薛兰兰Shakeel Ahmad Aunjum刘晓建邹聪明胡小东张云兰王龙昌
- 关键词:秸秆覆盖土壤养分油菜
- 高温伏旱区旱地农作系统水分供需平衡特征与生态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天然降水是高温伏旱区旱地农作系统的主要水资源。根据调查资料和田间实验结果,以高温伏旱代表区域奉节、万州、沙坪坝为研究区,计算出重庆几种主要种植模式(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甘薯、胡豆-玉米-大豆、油菜-玉米-甘薯)的需水量,系统地分析在坡度0°、5°、10°、15°、20°、25°耕地上,不同降雨年型中,主要种植模式水分供需平衡与错位特征,并利用水分生态适应性数学模型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奉节3种降雨年型主要是由各年5-9月的实际降雨量决定的,万州3种降雨年型各月降雨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7-9月,沙坪坝3种降雨年型的年降雨量差异的最明显月份为7月。3个研究区和北碚实验区的平均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大小顺序是奉节>北碚>万州>沙坪坝。就相同的复作模式而言,不同研究区作物需水量的大小顺序为:奉节>万州>沙坪坝;同一研究区不同复作模式需水量大小顺序为:油菜-玉米-甘薯>胡豆-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甘薯>小麦-玉米-大豆>胡豆-玉米-甘薯>小麦-玉米-甘薯。在平整的耕地上,奉节只有丰水年适宜在坡度较小的耕地上种植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和小麦-玉米-大豆。万州丰水年可以在平整的土地上种植各种复作模式,平水年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甘薯。沙坪坝平水年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和小麦-玉米-大豆。通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调节播种时间,采用保护性耕作,抗旱品种培育与生物抗旱技术,大力修建蓄水工程,发展设施农业等措施改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高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张云兰王龙昌邹聪明胡小东薛兰兰
- 关键词:作物需水量农作系统
- 基于DPSIR模型的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根据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构建了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的5个子体系和23个单项指标在内的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评价的DPSIR模型,并采用熵值法对各层次指标进行赋权,综合评价了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2-2009年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2.06到2009年的2.73,增长了33%,说明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水平在逐渐提高;根据综合指数值大小,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水平排序为2008〉2009〉2007〉2005〉2004〉2003〉2006〉2002。
- 石汝杰
- 关键词:土地资源承载力DPSIR模型
- 论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作制度的创新——以重庆市为例
- 在分析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城乡统筹发展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作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王龙昌
-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农作制度农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