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9B04)

作品数:18 被引量:247H指数:8
相关作者:黄学芳池宝亮廖树华黄明镜周顺利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玉米
  • 6篇小麦
  • 5篇水分
  • 4篇抗旱
  • 3篇冬小麦
  • 3篇节水
  • 3篇干物质
  • 2篇冬小麦产量
  • 2篇玉米产量
  • 2篇栽培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农业
  • 2篇小麦产量
  • 2篇利用效率
  • 2篇均匀设计
  • 2篇抗旱性
  • 2篇抗旱指数
  • 2篇旱地
  • 2篇旱作节水

机构

  • 9篇山西省农业科...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白城市农业科...

作者

  • 6篇黄学芳
  • 5篇廖树华
  • 5篇池宝亮
  • 5篇黄明镜
  • 5篇周顺利
  • 4篇刘化涛
  • 4篇赵姣
  • 4篇乔嘉
  • 3篇张竹琴
  • 3篇张冬梅
  • 3篇王娟玲
  • 3篇闫六英
  • 2篇景蕊莲
  • 2篇史俊东
  • 2篇昌小平
  • 2篇李永山
  • 2篇杨苏龙
  • 1篇秦欣
  • 1篇齐宏立
  • 1篇张建诚

传媒

  • 6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Agricu...

年份

  • 3篇2011
  • 1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玉米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011年
在干旱条件下,选用郑单958和农大108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种植方式(平作、垄作和起垄覆膜)及不同种植粒数(单粒和双粒播种)下,研究其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相同品种间,起垄覆膜在拔节至灌浆期,耗水量大于平作和垄作,灌浆至成熟期,耗水量小于平作和垄作;整体上,郑单958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农大108;种植粒数处理之间没有差异。因此,采用起垄覆膜方式,选用合理品种,是提高玉米抗旱性和保证产量的有效途径。
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池宝亮
关键词:玉米耗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
农艺农机结合是推进山西旱作节水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突破口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分析山西农业机械化现状,指出了山西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山西耕地类型和干旱气象特征,探讨了山西旱作节水农业对机械装备的需求特点。通过在研究、示范实践中将农艺与农机紧密结合的有益探索,明确了农艺农机结合是推进旱作节水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突破口。
王娟玲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艺节水农业现代化
水分高效利用抗旱小麦品种筛选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旱棚和大田对12个旱地小麦品种进行了抗旱鉴定和水分利用效率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按照抗旱指数将12个品种分为4个类型:运旱23-35、运旱22-33属于极强类型;西农928、运旱21-30、洛旱2号、临旱51329、长6359和晋麦47属于中等类型;运旱20410、衡水7228属于弱类型;临旱51241、洛麦9769属于极弱类型。筛选出水分高效利用抗旱品种运旱23-35、运旱22-33、临旱51329、晋麦47等4个品种。
李永山张建诚齐宏立史俊东杨苏龙常铁牛黄明镜王娟玲
关键词:小麦抗旱指数水分高效利用
冬小麦产量形成过程模型及群体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3
2010年
为满足冬小麦生产管理这一要求,需研究冬小麦群体设计及产量形成过程模型构建的技术方法。本文根据冬小麦阶段生长发育特点,以均匀设计与栽培优化相结合的动态试验方法为基础,深入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利用逐步回归和经验判别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基于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冬小麦产量形成模型的构建过程;根据非线性优化理论,提出了以产量为目标的群体优化设计方法。按上述方法,用冬小麦品种"石家庄8号"在吴桥2年(2007-10-2009-06)的田间试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形成过程各模型(包括冬前茎数、拔节茎数、单位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复相关系数介于0.92~0.97之间,进行群体优化设计后得出最优产量目标为9165.00kg/hm2的群体动态指标,所提出的群体设计方法可以满足生产决策中对群体设计的要求,试验方法可用于多因素、多水平作物生产模型的试验研究。
张竹琴周顺利乔嘉赵姣廖树华
关键词:冬小麦干物质
小麦灌浆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综合评价被引量:46
2008年
为了给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效地利用生理性状评价小麦抗旱性提供依据,在雨养和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于灌浆期测定了76份小麦材料的叶绿素含量(Chl)、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o、Fm、Fv、Fv/Fo、Fv/Fm)、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渗透势(OP)和冠气温差(CTD),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不同生理性状集成为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根据综合指标对群体抗旱性(抗旱指数,DRI)和单株抗旱性(pDRI)的贡献,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分别求出雨养(DS)和灌溉(WW)条件下的群体和单株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值)DDRIDS、DpDRIDS、DDRIWW、DpDRIWW。结果表明,雨养条件下单株DpDRIDS与pDRI显著相关(r=0.371,P<0.005),依DpDIRDS对小麦材料抗旱性的分级结果与群体DRI和单株pDRI的分级结果吻合度均为55.3%;灌溉条件下单株DpDRIWW与DRI和pDRI也显著相关(r分别为0.246和0.303,P<0.05),对材料抗旱性分级的吻合度分别为64.5%和67.1%。因此认为,与群体在雨养条件下DDRIDS和灌溉下DDRIWW相比,DpDRIDS和DpDRIWW更适合于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的抗旱性评价,但只能作为抗旱性评价的参考,不能代替抗旱指数DRI。根据D值与单项指标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理指标对小麦抗旱性的贡献不同,其重要程度在雨养条件下依次为:Fo2>OP>CTD1>Chl1>RWC>CTD2>RWL>Fv1;灌溉条件下为:Chl2>Fo1>CTD1>CTD2>RWL>RWC>Fv2(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右下脚的1和2分别指旗叶和倒二叶;冠气温差的1和2分别指灌浆早期和灌浆中期)。因而,有选择地检测这些生理性状有助于提高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效率。
武仙山昌小平景蕊莲
关键词:小麦灌浆期抗旱性抗旱指数生理性状综合评价
玉米穗粒数形成过程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通过播期、密度、水肥管理等措施创造不同的玉米生长状态,在动态调查玉米关键生育时期生长及穗粒形成的基础上,建立玉米穗粒数与干物质积累、出苗-吐丝持续时间、比茎重(单位茎长的干物质重)的关系模型,模型模拟的相对误差(RE)为0.08%,相关系数(R)为0.857,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度高,拟合效果显著。模型预测效果的t测验表明,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玉米穗粒数。通过对玉米穗粒数形成过程的分析表明,模型变量基本反映了玉米穗粒数决定过程涉及的因素,从统计学及生物学方面均能较好地解释玉米穗粒数的形成。本研究也建立了玉米比茎重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模型,两者在9叶期、12叶期和吐丝期均呈负相关关系,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
阎忠敏廖树华张太俊周顺利
关键词:玉米穗粒数干物质积累
水分、密度和其他栽培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先玉335为材料,研究了水分、密度和其他栽培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各栽培因子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从多因素分析,其影响顺序为:密度(x2)>底钾(x5)>追氮(x6)>底氮(x3)>补水(x7)>底磷(x4)>追肥/补水生育期(x8)>播期(x1)。在数学模型中,各栽培因子间耦合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密度(x2)与补水(x7)的耦合效应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在试验研究范围内,当播期为4月16日,密度为72 047.8株/hm2,底施氮量为135.3kg/hm2,底施磷量为262.0 kg/hm2,底施钾量为295.9 kg/hm2,追施氮量为239.6 kg/hm2,补灌量为1 198.0m3/hm2,追肥/补水生育期在玉米18展叶时,玉米产量达到理论最高值,为16 194.8 kg/hm2。
白莎池宝亮黄学芳樊文华
关键词:水分栽培因子玉米产量均匀设计
小麦抗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株高优异等位变异挖掘被引量:43
2010年
为了解北方冬麦区小麦抗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筛选株高相关标记的等位变异,选用117个均匀分布于小麦各条染色体的SSR标记,对136份小麦抗旱品种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48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12.6个等位变异,变化范围为2~42个,供试材料的多态性遗传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016~0.941,平均为0.640。聚类分析把同一地区或育种单位育成的品种、具有共同亲本的姊妹品种聚为一类,部分相近年代选育的品种也分别聚在一类,国外材料的基因导入对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产生了影响。关联分析表明,在旱地条件下与株高显著相关的标记有19个(P<0.01),其中6个极显著相关(P<0.001);在水地条件下与株高显著相关的标记也有19个,其中7个极显著相关。水、旱两种条件下共检测出与株高极显著相关的标记9个,分别是Xbarc125(7D)、Xbarc168(2D)、Xgwm126(5A)、Xgwm130(2B)、Xgwm212(5D)、Xgwm285(3B)、Xgwm495(4B)、Xgwm95(2A)和Xwmc396(7B),其中Xgwm285的220bp、Xgwm495的181bp、Xgwm212的99bp和Xbarc125的167bp等位变异是与矮秆关联的优异等位基因。
魏添梅昌小平闵东红景蕊莲
关键词:等位变异株高小麦
基于Logistic模型的玉米干物质积累过程对产量影响研究被引量:49
2011年
作物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过程紧密相关,各种不同的栽培措施及环境条件会显著影响干物质积累过程进而影响产量。利用2007—2009年不同地区、年份和栽培管理措施的5组田间试验资料,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干物质积累过程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郑单958、中农大4号单株产量与其Logistic模型参数的关系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和0.993,标准误差分别为0.018和0.004。用独立验证试验对模型效果进行了t检验,郑单958和中农大4号的显著水平值分别为0.900和0.379,模型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差异均不显著,RMSE值分别为0.015和0.020。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过程有关,不同的干物质积累过程其Logistic方程的参数也不同;玉米籽粒产量与Logistic方程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的品种其关系模型也有所不同。
乔嘉朱金城赵姣郑志芳王璞廖树华
关键词:玉米干物质LOGISTIC方程模型参数
山西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的思考被引量:8
2009年
根据山西省"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结合2008年冬、2009年春特大干旱对生产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山西制定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特殊意义,分析了战略缺位的深层次原因,并从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协调发展及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建议和对策。
王娟玲
关键词:旱作节水农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