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KS003)
- 作品数:24 被引量:95H指数:7
- 相关作者:阮博程德慧张建荣余玉花赵丽涛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建构被引量:11
- 2013年
-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人本思维、整体思维和发展思维。人本思维要求以"现实的个人"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人性化设计。整体思维要求彰显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价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合作战",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进行同向整合,同时系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展思维要求确立终身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并实现不同层阶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
- 阮博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整体思维发展思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的战略思考——文化软实力的视角被引量:5
- 2013年
- 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处于文化软实力核心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却被边缘化,长期以来受到忽视,这值得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是参与国际文化软实力对话和交流的必然要求,也是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注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战略,从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 赵丽涛
-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文化软实力
- 论现代危机下的公民责任被引量:7
- 2012年
- 现代化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危机将是现代社会的常态。公民的责任能力对于抗击现代危机的意义重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战胜危机的成败走向,关系着政府危机领导的效果。公民参与危机治理的公共事务是公民内在的职责,因为公民身份本身就包含着责任。公民积极主动的责任观念使参与危机的治理成为公民内在的自由要求。公民责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育引导和政治环境的熏陶。公民责任是与公民权利相联系的责任,责任之中包含着权利分享之义。
- 余玉花
- 公共空间、现实境遇与艺术表达——女大学生街头维权行为艺术现象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公共空间中的维权行为艺术以其契合青年身心特点与独立特性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当今女大学生的青睐,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该现象的生成与青年女性表达自身权益、追求"围观效应"及西方思潮的影响紧密相关。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科学地评价,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女大学生进行行为艺术式维权。
- 赵丽涛
- 关键词:女大学生维权行为艺术
- 公共政策防范现代危机的公民个人支持分析——基于文化教育的视角
- 2015年
-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本质要求,是公共政策防范现代危机的重要力量。当前,公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危机教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文化中参与文化的缺失等原因,造成公民的参与意识薄弱、参与能力不足、参与的非理性和参与的不均衡性,使公共政策无法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对此,应加强对公民的危机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危机训练教育、科学知识教育,这是公共政策有效防范现代危机的重要路径。
- 程德慧
-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民危机教育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效性及局限性评析被引量:2
- 2013年
- 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政府行政公开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一次突破。然而,《条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许多案例表明其本身还存在缺陷,分析《条例》存在的漏洞,提出改进建议,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 刘梦慈马骎骎
-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效性
-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价值诉求被引量:3
- 2012年
- 人的政治现代化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的政治现代化要借助公民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来完成,公民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是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旨归,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本质、内容、目标及实施条件等是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助推剂,公民政治生活实践是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促进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主要路径选择。
- 程德慧
- 公共政策防范现代危机的社会组织支持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公共政策防范现代危机获得社会组织的支持是政策本身的价值旨归,也是实现其危机管理目标的现实诉求。社会组织的参与保证了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动政府危机治理机制的建立,增进公共政策利益价值的公正性,优化了危机政策管理的体系结构。公共政策防范现代危机,制定合理的政策是其获得支持的前提,充分发挥营利性组织的资金支持和非营利性组织的服务支持作用,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有效的公共政策防范现代危机的合力。
- 程德慧
- 关键词:公共政策社会组织
- 论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双向维度被引量:2
- 2010年
- 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其实质上就是公众在信息不完整或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对政府这一"抽象系统"自身的能力、政策执行的效果、政府处理公共事件的方法及其效果等所持有的一种合理期待与信心。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使公众对于政府决策充满信任,"取信于民";另一方面,则要相信公众,积极引导公众群策群力,共同决策。同时,现代政府要将信任规范内化为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从而成为政府自身道德自律的准则。
- 张建荣
- 关键词:政府信任关系
- 公共政策“公共性”衰减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 2015年
-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增进公众福祉的重要手段,它天然地具备"公共性"。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公共性"衰减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从各角度厘清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价值内涵,分析"公共性"衰减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 李敏
-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