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Haemmerli根据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例特征,首先以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命名该病,但迄今也有文献称该病为产科胆汁淤积症(obstetric cholestasis,OC);1976年,Reid全面报道ICP对母胎的危害。此后,诸多学者从基础到临床对ICP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临床诊疗逐步规范。继2004年南澳大利亚SAPPWG(South Australian Perinatal Practice Workgroup,SAPPWG)、2006年皇家妇产科学会(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发布产科胆汁淤积症指南,西澳大利亚(2008)、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等也发布了相应临床指南[1-4]。2009年,我国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制定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5]。2011年5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正式发布中国《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第1版)》[6](以下简称“本指南”),从ICP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产科处理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并提出了规范化处理意见,王晓东、刘兴会等同时分别发表了《重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规范化诊治》述评[7,8],促进对本指南的理解和临床推进。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为妊娠特有疾病,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临床上以皮肤瘙痒,生化以肝内胆汁淤积的血液学指标异常,病程上以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异常在产后迅速消失或恢复正常为特征。ICP的主要危害是增加早产、羊水胎粪污染及围生儿死亡率,难以预测的胎儿缺氧可能导致死胎、产时胎儿窘迫,甚至死产,
目的系统评价硝苯地平(心痛定)治疗先兆早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行制定检索策略:以"硝苯地平"+"早产"或"心痛定"+"早产"作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1989年1月至2010年1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1979年1月至2009年12月)。以"nifedipine"+"obstetric labor,premature"作为检索词(不区分大小写),检索PubMed EM base(1996年1月至2010年10月)和BIOSIS数据库(1998年1月至2010年8月),收集有关硝苯地平在治疗先兆早产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员独立地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0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出有关硝苯地平在治疗先兆早产方面的RCTs16个,纳入患者为12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先兆早产方面,治疗组[硝苯地平(舌下含服)]与对照组(利托君、MgSO4、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R=1.13,95%CI:0.08~1.60;OR=1.02,95%CI:0.45~2.33;OR=0.87,95%CI:0.39~1.93;OR=0.46,95%CI:0.21~1.03)]。结论硝苯地平在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与其他常用药物比较无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的RCTs文献质量较低,可能存在偏倚,因此需进行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RCT研究,以便更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硝苯地平治疗先兆早产的有效性。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e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特有的并发症,其严重危害是突然胎死宫内,具体机制尚未明了,可能是急性缺氧的结果,与子宫-胎盘-胎儿单位功能及其血流调节有关。胎盘小叶血管无神经分布,子宫-胎盘-胎儿单位血管床血流调控依赖于局部产生和循环中的血管舒张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是近年研究较多的血管活性物质,主要由胎盘组织分泌,是妊娠期特殊标志物,对子宫-胎盘-胎儿单位血管具有强效的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发生在妊娠中、晚期的一种妊娠特有并发症,以皮肤瘙痒、胆汁酸升高和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此妊娠并发症孕产妇预后良好,但可导致胎儿早产、羊水胎粪污染、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等严重妊娠结局。因此,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缺氧的机制对围生儿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缺氧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