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7C276)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廖灵敏黄宗玉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锈蚀
  • 1篇铅含量
  • 1篇青铜
  • 1篇青铜兵器
  • 1篇显微组织
  • 1篇九连墩
  • 1篇九连墩楚墓
  • 1篇出土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黄宗玉
  • 2篇廖灵敏

传媒

  • 2篇理化检验(物...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青铜兵器的锈蚀形态和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能谱仪等仪器,对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矛样和青铜残剑锋的锈蚀形态和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铜矛样和残剑锋的表层组织结构都可分为完全矿化层、过渡层和心部原始材料3个特征层;但青铜残剑锋的锈蚀程度相比青铜矛样要轻,这是因为其锡含量高于青铜矛样,在相同的埋藏条件下,青铜器的锡含量越高,其耐腐蚀性能越强;同时通过分析还推断出青铜矛样和残剑锋埋藏在少氯的环境中。
黄宗玉廖灵敏
关键词:青铜兵器锈蚀显微组织
九连墩楚墓出土青铜箭镞的锈蚀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仪器对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出土的两支青铜箭镞的锈蚀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支箭镞横截面的组织结构都是由锈蚀矿化层、中间过渡层和基体三部分组成,与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出土箭镞的锈蚀形态相似;两支箭镞的表层锈蚀层并没有形成严重的粉状锈,说明其埋藏保存状况比较良好;铅含量高的箭镞比铅含量低的箭镞的锈蚀程度更严重,说明青铜器中的铅含量对其腐蚀程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黄宗玉廖灵敏
关键词:九连墩楚墓锈蚀铅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