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914013)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彭建兵胡海军蒋明镜黄强兵申志福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裂缝
  • 5篇黄土
  • 3篇地铁
  • 3篇隧道
  • 3篇隧道工
  • 3篇隧道工程
  • 3篇孔隙
  • 2篇地裂缝带
  • 2篇应力路径
  • 2篇应力路径试验
  • 2篇隧道穿越
  • 2篇西安地铁
  • 2篇吸力
  • 2篇裂缝带
  • 2篇孔隙分布
  • 1篇单线法
  • 1篇单元法
  • 1篇地铁隧道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机构

  • 9篇长安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襄樊学院

作者

  • 8篇彭建兵
  • 4篇蒋明镜
  • 4篇胡海军
  • 3篇黄强兵
  • 2篇申志福
  • 2篇王启耀
  • 1篇门玉明
  • 1篇卢全中
  • 1篇李忠生
  • 1篇杨期君
  • 1篇孟令超
  • 1篇唐东旗

传媒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岩土力学
  • 1篇襄樊学院学报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结构抗裂预留位移量
西安地铁穿越多条活动地裂缝带,地裂缝未来活动对地铁隧道结构造成严重威胁。论述西安地裂缝成因、活动方式和剖面特征,对未来地裂缝活动趋势和地铁设计使用期内地裂缝最大垂直位移量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浅埋暗挖马蹄形地铁隧道穿越地裂...
黄强兵彭建兵王启耀高虎艳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裂缝西安地铁
文献传递
黄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触发因素及分布规律被引量:8
2011年
黄土滑坡、崩塌是黄土地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根据统计有1/3的滑坡发生在黄土地区,黄土地区的滑坡、崩塌的发育、发展主要与其地质因素、区域气候、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关系密切.调查研究表明黄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律:1)地层层位的选择性;2)地形地貌的特殊性;3)时间分布的周期性;4)人类活动强烈区.
唐东旗
关键词:黄土滑坡影响因素
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结构抗裂预留位移量被引量:17
2010年
西安地铁穿越多条活动地裂缝带,地裂缝未来活动对地铁隧道结构造成严重威胁。论述西安地裂缝成因、活动方式和剖面特征,对未来地裂缝活动趋势和地铁设计使用期内地裂缝最大垂直位移量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浅埋暗挖马蹄形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出当地裂缝垂直位移量达到20cm时隧道出现开裂破坏,隧道结构抗裂设计时需分段设缝和扩大断面以适应地裂缝的大变形。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建立地裂缝作用下地铁隧道与地裂缝正交和斜交条件下分段隧道三维运动位移模式,确定正交和斜交条件下结构抗裂的垂直位移、横向位移和轴向位移预留量。其结果可为西安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黄强兵彭建兵王启耀高虎艳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裂缝西安地铁
结构性黄土一维湿陷特性的离散元数值模拟被引量:18
2013年
针对结构性湿陷性黄土大孔隙和胶结特性,应用离散元生成了不同含水率结构性黄土试样,研究试样的一维湿陷特性。首先,根据已有的结构性黄土试验资料和胶结颗粒材料离散元数值试验成果,建立胶结强度和初始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蒋明镜等提出的分层欠压法[1]和胶结模型[2]制得不同含水率结构性黄土离散元试样,然后进行不同含水率双线法和同一含水率4个压力下单线法湿陷试验的离散元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提出的离散元分析方法能模拟天然结构性湿陷性黄土的主要力学性质,随着含水率的减少,结构屈服应力和最大湿陷压力增加,湿陷系数随着压力先增加后减小,湿陷起始压力为饱和试样的结构屈服应力,单线法湿陷后压缩曲线与饱和试样的压缩曲线接近。此外,模拟结果还表明,不同含水率结构性黄土离散元试样的最大湿陷系数与天然结构性湿陷性黄土相差较远,但在最大湿陷系数与孔隙比的比值上相接近;结构屈服对应着胶结的逐步破坏,湿陷伴随着大量的胶结破坏。提出了基于胶结点数目的损伤变量,研究了其在加载和湿陷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为认识黄土复杂力学特性和建立其本构理论提供了基础。
蒋明镜胡海军彭建兵
关键词:黄土离散单元法双线法单线法湿陷系数
分段柔性接头地铁隧道适应地裂缝大变形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西安地裂缝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地质灾害,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时必须分段设特殊变形缝。以西安地铁隧道正交穿越地裂缝带为工程背景,采用几何比1:5的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研究分段设缝柔性接头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地裂缝活动环境下隧道设置特殊变形缝的柔性接头避免了衬砌结构应力集中,对结构起到保护作用,分段柔性接头隧道具有较强的适应地裂缝大变形的能力。设置与地裂缝倾角一致的斜变形缝对围岩压力与位移有一定影响,而对衬砌结构安全性影响较小。正交条件下斜变形缝能消耗20%以上的地裂缝位移量,在地裂缝影响区隧道可通过多段设变形缝串联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消除地裂缝大变形对隧道的影响。接头处顶底部止水带基本完好,而两侧止水带因地裂缝垂直位移作用出现撕裂现象,防水设计应重点考虑接头两侧壁的防水。研究结果可为地裂缝活动环境下地铁隧道结构与防水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黄强兵彭建兵门玉明李珂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裂缝柔性接头止水带
地裂缝区黄土和充填土持水曲线的测试与计算被引量:5
2012年
为评价地裂缝区域黄土和充填土持水性能差异及微观机理,实测了两者持水曲线,根据微观结构计算了持水曲线和进气值,根据孔隙分布分析了实测持水曲线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实测的黄土持水曲线在低吸力段位于充填土之上并在高吸力段接近重合,曲线均存在滞回性;基于孔隙分布计算得到的持水曲线与实测曲线形状相似,并能反映一定的滞后现象;实测和Schubert理论所得进气值分别接近于本文公式所得进气值的下限和上限,而由计算持水曲线间接所得进气值位于上、下限之间;黄土大孔隙体积较充填土多而微小孔隙分布相近是两者持水曲线产生差异的原因;双孔隙结构是导致持水曲线中间存在平缓段的微观原因.
蒋明镜胡海军彭建兵申志福
关键词:黄土地裂缝吸力孔隙分布
应力路径试验前后黄土孔隙变化及与力学特性的联系被引量:17
2012年
应用压汞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力路径试验前后原状和重塑黄土孔隙分布的变化,探讨了宏观力学特性与孔隙分布的联系。压汞测试结果表明:试验前两种土具有相近孔隙分布的双孔隙结构;两者w=15%试样等含水率试验后孔隙分布接近,两者饱和试样固结不排水试验后孔隙分布差异较大;应力作用主要对粒间孔隙分布产生影响;常规和减围压三轴等含水率试验后粒间孔隙体积分别减小和增大,相同固结压力下固结不排水减围压三轴试验后粒间孔隙体积比常规三轴试验后的大。原状黄土(w=15%)在低围压常规三轴试验后未出现剪切带,试样内不同部位孔隙分布未呈较大差异性。根据原状和重塑黄土相同应力路径试验后的孔隙分布差异,探讨了试样宏观力学特性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胶结作用、基质吸力和粒间孔隙比对试样的强度和变形起主要作用。
蒋明镜胡海军彭建兵杨期君
关键词:黄土应力路径压汞试验孔隙分布基质吸力
万荣城关变电站地裂缝成因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万荣县城关变电站出现地裂缝,其形成原因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通过实际调查,变电站地裂缝的发展与场地浸水有直接关系。地裂缝对城关变电站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墙体和地面出现拱翘、开裂和水平错动变形。利用探槽、探井揭示地表浅层地裂缝的发育状况,总结了地裂缝的特征,结合场地土层的自重湿陷性,分析了变电站内出现墙体和地面破坏的原因,探讨了万荣城关变电站地裂缝的成因机制。
孟令超彭建兵卢全中李忠生
关键词:地裂缝湿陷性
应力路径试验前后不同黄土的孔隙分形特征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解不同黄土孔隙形状复杂程度的差异和应力路径对孔隙形状复杂程度的影响,对两种黄土应力路径前后孔隙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比较了3种分维模型所得孔隙分形维数的可靠性,然后选用热力学关系模型,由进汞、退汞试验得到地裂缝区黄土、充填黄土初始样和三轴应力路径试验后的孔隙分布,据此分析了两种土体进汞孔隙和退汞孔隙分形维数的差异和受载后的分形维数变化,根据退汞过程仅管形孔内的汞流出及孔隙由管形孔和球形孔组成的假定,得到了应力路径试验前后孔隙形状的改变。结果表明,热力学关系模型得到的孔隙分形维数合理、可靠。初始状态,原状和重塑充填黄土的孔隙形状比原状和重塑黄土复杂;常规三轴试验后试样孔隙比减少,孔隙分形维数增加,球形孔向管形孔转变;相对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减围压三轴压缩试验后试样的孔隙分形维数较小,管形孔占总孔隙的体积比例较少;总体上管形孔的分形维数比球形孔大,且基本不受应力路径的影响,其占总孔隙的体积比例随着试样宏观孔隙比的减少而增加。
胡海军蒋明镜彭建兵申志福
关键词:黄土应力路径分形维数热力学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