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76023)
- 作品数:6 被引量:96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苍字洪雪晴孙艳梅杨欧贾海林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长江口北支中全新世以来的两次环境变异被引量:10
- 2003年
- 崇明岛北侧永隆沙钻孔岩心的粒度、环境磁学、微体古生物和1 4 C测年等分析 ,揭示出中全新世以来长江口北支分别在 2 0 80~ 2 0 0 0aBP和 70 0~ 62 5aBP发生过两次环境变异 ,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长江主泓从北支偏到南支又从南支偏回北支。因此 ,长江三角洲演化的动力系统中 ,在考虑科氏力的同时 ,也不可忽视气候的影响。
- 吉云松刘苍字洪雪晴孙艳梅
- 关键词:环境演变中全新世长江口粒度分析气候变化
- 历史时期长江口北支河道演变及其对苏北海岸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前言众所周知,长江河口属径流一潮流型分汉河口,全新世中期以来长江河口总是以北支废弃、主槽南偏的方式来实现其河口过程。在老北支衰退的同时,新北支已在孕育之中。随着这一过程的迭次更替,不仅在三角洲平原地貌上留下了蛛丝马迹,而且对苏北南部的海岸轮廓线产生显著影响。
- 王庆刘苍字
- 关键词:河道演变三角洲平原长江口北支轮廓线全新世中期
- 长江口北支沉积动力环境分析被引量:42
- 2001年
- 长江口北支为喇叭形准强潮河口 ,其发育深受地形条件、水动力因素和泥沙来源的制约 ,并因此而形成了复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作者以北支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资料为依据 ,阐明长江口北支表层沉积物的分布规律 ,试用M .Pejrup的新三角图式划分长江口北支的沉积动力环境 (相 ) ,以期揭示北支的沉积作用机制 。
- 贾海林刘苍字杨欧
- 关键词:长江口北支沉积动力环境表层沉积物
- 长江口北支沉积物粒径趋势及泥沙来源研究被引量:63
- 2002年
- 本文以长江口北支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资料为根据 ,运用Gao 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对该区域进行分析处理 ,获得采样区沉积物粒径趋势矢量分布 .结果表明 :长江口北支青龙港以上河段的沉积物有向下游搬运的趋势 ;而青龙港以下的河段 ,沉积物的搬运方向是从下游指向上游 ;长江口北支口外海域的沉积物有向长江口北支运移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探讨了导致长江口北支不断淤积的物质来源 :北支以口外海域来沙为主 ,上游也有少量泥沙直接进入北支 ;北支口外海域来沙以长江口南支入海泥沙扩散倒灌为主 。
- 杨欧刘苍字
- 关键词:长江口北支泥沙沉积物
- 中全新世以来长江口北支环境的演变被引量:3
- 2007年
- 从古环境演变的角度,对崇明岛北侧的永隆沙钻孔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粒度分析、微体古生物分析、环境磁学分析以及14^C测年等。大致恢复长江口北支古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中全新世以来,长江口北支由浅海沉积环境,逐渐演变为三角洲平原环境。但通过环境磁学和微体古生物分析,揭示了在2080~2000aB.P.,700~625aB.P.这两段历史时期,长江口北支表现为河口砂坝亚环境和河口河槽亚环境。这两次环境变异事件记录了长江主泓南北迁移的事实。
- 孙艳梅刘苍字洪雪晴
- 关键词:中全新世长江口北支环境演变
- 长江口北支中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变异事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05年
- 对崇明岛北侧的永隆沙钻孔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粒度、微体古生物、环境磁学以及C14测年等分析,大致恢复了长江口北支古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通过环境磁学和微体古生物分析,揭示了在2080~2 000、700~625 aBP这两段历史时期,长江口北支表现为河口沙坝亚环境和河口河槽亚环境.这两次环境变异事件记录了长江主泓南北迁移的事实.长江河道的变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科氏力的作用是长江口不断南偏这一发展总趋势的主要原因,海平面上升与气候的变化则是长江主泓南北摆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 孙艳梅刘苍字洪雪晴
- 关键词:中全新世长江口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