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4CB18301)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相关作者:谈哲敏伍荣生王元胡东明周仲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台湾大学广州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登陆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 1篇雨带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结构
  • 1篇双多普勒雷达
  • 1篇螺旋雨带
  • 1篇雷达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广州市气象局
  • 1篇台湾大学

作者

  • 1篇赵坤
  • 1篇王元
  • 1篇伍荣生
  • 1篇谈哲敏
  • 1篇潘玉洁
  • 1篇周仲岛
  • 1篇胡东明

传媒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我国业务天气预报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被引量:20
2007年
本文着重从我国业务天气预报的现状和国际业务化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趋势出发,探讨了业务天气预报发展目前存在问题和对于这些问题的若干思考。并强调了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必须和大气探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结合,并强调了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应主观和客观预报相结合、数值和统计预报相结合。
伍荣生谈哲敏王元
派比安台风(0606)登陆期间雨带中尺度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2006年8月3日派比安台风(0606)接近登陆时,在距离台风中心东北180km处有一强螺旋雨带生成,并随台风往陆地方向移动.本研究利用位于广州和深圳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所收集到的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该螺旋雨带的回波结构和中尺度风场,并探讨其维持机制.雷达回波分析显示,雨带由多个对流单体组织成西北—东南走向的带状结构,长约200km,宽约35km.同过去研究中台风雨带气流结构呈准二维相比,该雨带在成熟时期的气流结构呈明显的三维特征.从雨带上游至下游,沿雨带方向风速显著减弱,而跨雨带方向风速则明显加强.在雨带上游,雨带内侧为外流,而雨带外侧3km以下为内流.其中2km以下气流进入雨带时逐渐减速并在雨带内形成强辐合,部分内流转为倾斜往外的气流.1km以下,部分内流穿过雨带的强回波中心与雨带内侧的外流在雨带内边缘形成另一强辐合区.在雨带下游,在5km高度以下雨带内外均侧为内流,其中2km以下气流从雨带外部进入雨带时先加速,随后逐渐减速,在雨带内侧边缘形成最强的辐合上升运动后,随高度向外倾斜并在雨带外部形成下沉,部分下沉气流转为内流重新进入到雨带.由于雨带上、下游分别位于海洋和陆地上,因此海陆摩擦差异是造成雨带上、下游气流结构差异一个重要原因.而另一个原因是雨带上、下游同以台风中心为圆心的圆周切线间夹角不同.此外,雨带内的气流也表明由倾斜上升在雨带外侧下沉转化成的内流,对于雨带上、下游内流的加强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赵坤周仲岛胡东明潘玉洁
关键词:双多普勒雷达螺旋雨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